安全教育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各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下面由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全教育教學反思,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篇一:安全教育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始終是學校的大事,而學生課間活動中出現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往往就是一個個安全隱患。為了創設一個更文明、更安全的學習成長環境,今天的班會課我特地針對“課間活動安全”這一主題對全班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一、小學生課間十分鐘傷害事故的主要表現
1、擁擠傷害。這種傷害主要發生于教室門口、樓道。課間十分鐘學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門口、樓道,加上小學生年齡小,安全意識差,擁擠現象難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學生失足跌倒,就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甚至危及學生生命。
2、追逐傷害。小學生精力旺盛,好運動,特別是男同學常會為了芝麻大的事,滿走廊地追逐打鬧。在追逐過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回頭探看。這樣的邊跑邊看最危險,倘若學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險程度就更高了。
3、游戲傷害。這是課間十分鐘學生傷害事故的多發區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戲本身隱含了危險因素,二是游戲的地點常常不是在寬闊的操場,而是在教學樓的連廊上、教室前。
二、學生課間安全注意事項:
1、上下課通過過道和樓梯間時,不要擁擠、打鬧和做恐嚇同學的惡作劇,防止擁擠事故發生。
2、課間不要玩耍小刀、玩具槍等會傷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帶入校內。
3、課間運動不要太劇烈,不要追逐打鬧,避免撞傷或摔傷,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課堂精力旺盛。
4、正確使用體育設施,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不要在秋千、雙杠、滑梯等設施上做危險動作,避免摔傷。
5、學校有修建工地,不要到危險區域內玩耍。
6、課間休息時,如有校外陌生人邀請外出,千萬不要輕信,以防被人拐騙。
7、上廁所時不要慌張、擁擠,防止地滑摔傷和發生擁擠事故。
篇二:安全教育教學反思
在四(4)班上了《珍愛生命遠離火災》這節地方課以后,對我的促動很大,沒有想到學生這么喜歡上消防安全課。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基本達到,暨是:引導學生認識火災的巨大危害,幫助學生了解防火的基本常識及火場自自救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火場中自護自救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的防范火災、珍愛生命的意識,滲透學生對消防官兵的熱愛與敬重。但是靜下心來我認真的反思我的課堂,總結我的課堂,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增強了學生的防范火災、珍愛生命的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
在查找身邊火災隱患的討論交流中,提高了學生的防范火災、珍愛生命的意識,有的同學在替我們身邊的學校擔心、為我們的家庭擔心、為我們的森林擔心,有的同學還由此想到我校的消防現狀……從同學們的討論聲中,我驚喜地發現,一次消防安全科,竟也能激發并增強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真不簡單!
二、培養了學生火場中自護自救的基本能力。
如何在火場中學會自救與逃生呢?這是本課的又一教學重點。為突出這一重點,我結合視頻,給學生于啟發引導,接著讓學生現場學習與演練用干粉滅火器滅火的`自救方法,學習報火警電話,最后,讓學生通過視頻學習火場逃生方法,認清火場中的安全通道、逃生標志,以及基本的保護措施,逐步培養學生在火災中自護、自救與逃生的基本能力。
三、有待改進的地方。
1、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我要抓住遠離火災這個重點,重點教給學生在火場怎么樣逃生,顯然這方面我做的不夠好,僅僅是看了火場自救與逃生的視頻,演練了怎么樣報火警?而老師沒有強調、沒有和學生討論逃生方法,也沒有系統的教給學生逃的方法,重點不突出。
2、逃生的教具準備不夠。比如毛巾、水、白布等。
3、教學內容偏多,太廣泛,課的容量大,重點不突出,教學內容開口要小。
4、在課的前半部分,查找隱患的部分我放的太開,學生查找的多,我可以適當分類,避免學生重復說,可以為后面的學會自救留下更多的時間。更好的突出重點。
篇三:安全教育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校園安全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活動時間長,情況也比較復雜。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學生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如此反復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可不,盡管老師強調校園里不能打鬧,可是事故還是不斷的在發生。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很多時候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眼觀六路,耳聞八方。時刻不忘對學生提出要求,學生的一切行為都不能離開老師的視線。再者就是在班上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讓學生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同時,應該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例如:利用聽故事,決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每天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出入教室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入廁等生活各環節的安全警示,并請學生們相互監督,定期評選出班內的平安小衛士。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有機的滲透,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為小學生安全行為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校園安全是個永恒的話題。交通事故、樓道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著“祖國的花朵”。每一年有多少可愛的生命因為意外傷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無情的摧殘。而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對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學生人身安全的關系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需要一個支點也需要一個平衡點,我們也常常困惑于此。
今天當我們的教育倡導著教育活動生活化、情景化時,我們力求把孩子帶到真實的世界中,讓他們真實的去感知世界、體驗生活,這就意味著要放開成人的庇護,讓他們自由的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保障學生的安全和為了使孩子學生自主地成長,活動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險性”結合起來呢?例如游戲,它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現今教學經常用的教學形式。但在游戲活動中特別是戶外的中,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完全避免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游戲的難度,也是不利于小學生成長的。日本有教育學家指出:“游戲活動要有一定的冒險性,如果沒有,孩子無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險的能力”。安全一直以來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抓、常教,但有時有會出現一些我們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我認為不能在老師的強烈管理中控制孩子的安全,而是要讓學生自己了解,我應該怎樣來注意安全,怎樣來保護好自己。對于學生的安全,學校是責無旁貸,那么學生呢?他們僅僅只是被害人么?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只是在學校。我們都知道,學生受教育的途徑有很多,一般我們都認為有三種力量在讓學生受到教育,1、學校2、社會3、家庭。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學生的安全問題上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學生們在學校平安地度過一天,我會感到松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
【安全教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學會反思》教學反思05-17
古詩教學教學反思04-27
關于教學反思的反思05-24
關于教學反思的反思05-24
2017年安全教育反思的內容03-26
教學反思范文06-07
《景陽岡》教學反思06-07
白楊教學反思06-05
影子教學反思06-04
掌聲教學反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