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 篇1
第一課時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明白,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通過交流,討論、親手制作卡片等形式開展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引導學生關心自己生活的環境,明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使學生懂得保護生態環境,愛護人類資源的重要性。在這堂課中,學生們都積極發言,熱烈地討論。為了樹立人們的環保意識,引起人們對環保事業的重視,同學們并通過自己的雙手制作了很多宣傳卡,廣告標語,并在社區或街頭發放環保宣傳卡和張貼環保廣告。整個課堂環境輕松、氣氛活躍。學生在張貼環保廣告時都非常認真,細致。從他們的表現中,我們是真的發現學生的環保意識是提高了。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很好。
第二課時
本節課本著學生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開展環保活動,具體思路如下:教師首先準備一系列周邊的生活事例、資料等,設計成案例材料,再設計一系列活動,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師生共同得出相關結論。這樣符合感性材料到理性認識一般認識規律,符合思想品德課中“三貼近”原則。通過活動學生都知道垃圾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并對垃圾分類的處理提出很好的建議,從這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學生對環保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以“栽”棵綠綠的樹,評出“環保小衛士”激勵學生。讓學生對環保事業能一直堅持下去!讓學生明確保護環境還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這節課效果很好。
第三課時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有一個精辟的教育理念,即“做中學”,即主張通兒童充分自主的活動豐富經驗,通過真實的經驗促進發展。中西方許多教育理論家都非?隙▽τ趯W生品德的形成和學生發展的作用。本課教學,從搜集生活信息活動入手,開展設計討論活動、校外實踐活動和匯報展示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處在民主寬慰的氣氛中,他們不再依承教師的設計方案進行活動,而是自主設計行動方案,自主參與活動,教師則從教育者轉變成學生活動的大朋友,引領人。使學生品德真正是體驗中形成,而不在于教師的講解傳授中形成。本課教學已經不再依賴于教科書所提供的圖片材料和文字材料,而是開發了學生社區資源,讓學生從社區生活中搜取信息,在學生社區生活中開展活動,從而較好地體現了《品生》課“源于生活”的課程理念。這節課效果很好。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 篇2
。、自主源于有效指導。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課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實踐、自主探究,這就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和指導。本節課一開始,就先播放優美的風景片,讓學生談觀后感。接著播放破壞環境的圖片,并結合課前的有關破壞環境的社會調查,交流破壞環境的危害性。教師創設了一美一丑兩種不同環境的對比,對學生形成強烈的心理沖擊,樹立了環保意識,從而產生了想為環保做貢獻的沖動。這時,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被充分激發了。接著,針對提出環保小建議和創作環保小標語這兩個活動,教師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個活動來開展,將學生的需要置于核心地位,為其個性的充分發揮創造空間,也為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充分的活動空間。就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指南》中說的那樣:學生能獨立思考,教師不揭示;學生能獨立操作的,教師不代替;學生能獨立解決的,教師不示范。
。、發展始自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師“教”出來的,也不是學生“聽”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課程,因而,學生只有在活動中發展,在實踐中成長。這節課要求學生課前要收集資料,進行社會調查。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會如何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培養了學生調查、訪問的能力。同時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也得到發展。在廢物小制作這個環節里,學生通過實踐制作活動,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了發展。同時,懂得了愛護資源,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可以說,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里所獲得的發展是以往在書本里難以實現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就體現在實踐活動中。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 篇3
我本著“貼近幼兒生活”的原則,在人與自然的領域中確定了與“環境保護”相關的主題,并以“環保小衛士”為主線,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引起他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認識環境污染與我們日常生活環境的密切聯系,逐步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懂得自己是社會中的一員,從而自覺地保護環境。
在開展“環保小衛士”綜合實踐活動前,我們班的孩子帶來了很多的一次性用品,他們針對“一次性用品的利弊”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爭論中,孩子們學會了辨證的看待問題,他們不僅認識到一次性用品的衛生便利,還逐漸意識到一次性用品存在著許多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諸多弊端。那么如何減少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呢?怎樣喚起更多的人們加入到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隊伍中來呢?許多孩子建議要以身作則,當“環保小衛士”向周圍的人做宣傳。因此,我和孩子們共同商定宣傳計劃、請家長與孩子討論宣傳方案,在一系列的準備之后,孩子們分別產生了各自的想法。他們們積極性高昂,興趣濃厚,都主動為保護環境各抒已見、獻計獻策。最后,孩子們準備自由組合成兒歌表演組、宣傳隊、海報組、時裝表演組、童話劇組等5個小組向人們做環保宣傳。
在宣傳匯報展示環節中,時裝表演組用各種廢舊塑料袋、易拉罐、紙杯、快餐盒等做成的服裝引起了全班幼兒的關注;海報組的幼兒畫了兩幅畫——“地球生病了”、“哭泣的小樹”,他們倡導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亂砍伐樹木;要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童話劇組編排的童話劇更加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宣傳隊的孩子一邊拿著用廢舊碗面盒制成的喇叭,一邊揮動著自制的宣傳旗向大家呼吁“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兒歌組一首聲情并茂的'《我是環保小衛士》的朗誦更將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中孩子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向全班幼兒展現了"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保護自然,萬物共存"的環保理念。通過本次宣傳匯報活動,大大提高和加深了幼兒對保護環境的實質性的認識,增強了環境的意識,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做一名真正的環保小衛士的強烈愿望。
我認為本次活動的設計比較合理,首先運用課件的形式讓幼兒回顧活動的進程,再通過幼兒之間的商討確定如何分工合作,到最后進行宣傳匯報展示的環節,整個活動過程層層遞進,充分展示了幼兒實踐的過程。當然,活動中仍存在一些欠缺:在各組為宣傳做準備的環節,因海報組速度較慢,造成兒歌組、宣傳隊等小組幼兒無所事事,如果其他組多投放一些材料供幼兒現場制作宣傳旗、宣傳綬帶、宣傳服裝,時間安排就會更妥當,幼兒的等待現象就不會出現。另外,部分幼兒在宣傳過程中膽子較小,宣傳語說得不夠連貫。這些不足,我將在日后的環保宣傳活動中多加以指導。
《環抱小衛士》的綜合實踐活動會繼續開展下去,我將結合幼兒的特點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環保行動。如“小手拉大手,環境更美好”活動,引導孩子們用文明言行影響帶動周圍的人,真正體現“綠色家園,人人有責”。如用廢舊物品編制小工藝、小制作;參加一次社區環保宣傳;可以舉行環保繪畫展,“我是環保小衛士”、 “未來的地球”……;讀一本環保書籍;節約水、電……我想通過諸如此類的活動,孩子們一定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雙手來描繪未來、用自己的行動來創造未來!他們也一定能更加懂得環保的重要意義,并成長為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 篇4
本周我進行了二年級四班的公開課,課題是《紙和環!贰Vv的是關于紙和環保的話題。本節課開始我先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個生活中有關“紙”的實際案例,本環節的名字叫做“小法官判一判”。在剛上課的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都踴躍舉手發言,我覺得這個互動效果還是不錯的。在“小調查”環節中,我找了一個小朋友說出自己用紙量,然后讓他們自己進行課下小調查,調查十名同學的用紙量再算一個月,一年的總共用紙量。但是我覺得這個乘法對他們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會有點困難。在“紙從哪里來”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同學們知道值得主要來源是樹木之后,我帶領同學們參觀了造紙廠,了解了造紙工序,我把樹木被砍伐的光禿禿的情景展示給孩子們,他們都覺得很殘酷,不忍心看。我想這個效果可能就達到了,這樣的話他們就能夠聯想到現實環境和自己的用紙的行為是息息相關的,能夠聯想到自己的不良行為可能使更多的大樹被砍伐,就可以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更加束縛自己的行為,節約用紙。
在本課后面我也展示了紙的進化過程,從甲骨文到竹簡到帛到蔡侯紙,讓孩子們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紙的進化和來之不易。同時給孩子們串聯出來了四大發明的知識,有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術,也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非常的偉大。我在講課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非常喜歡聽故事,所以在課件中也帶來了一個“漢武帝的煩惱”的小故事,并附配圖,孩子們比較喜歡。在故事會環節中,我沒有計劃好,直接指名孩子來進行角色扮演,不足的是沒有給孩子們準備的時間,時間開始,這樣做沒有合理安排好時間,而且對孩子來說比較唐突。下次遇到類似的活動我會吸取教訓,給孩子一些準備的時間。
要知道把課堂交給孩子們,老師只是起了一個引導作用,設計好環節和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問題和尋找答案。我引導孩子們思考關于節約用紙和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些什么,孩子們能夠思考并積極踴躍回答問題,但是我覺得活躍的孩子總是那幾個,所以還需要去設計更多更好的的環節來活躍課堂氣氛。還有課堂紀律方面,不能一味地強調“安靜”,沒有什么效果,而且就算安靜了也是暫時的。所以就需要我自己再找一些好的方式,比如獎勵小紅花和小貼畫等方式鼓勵小朋友們,讓孩子能自覺的遵守課堂紀律。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 篇5
現代文明社會,講究合作交流,口語交際日顯重要?谡Z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在我執教了《說環!泛,我對口語交際有了新的認識,雖然我沒有能夠很成功地完成這堂口語交際課,但收獲還是不少。
一、要重視“情境”的創設。
口語交際是交際雙方為了特定的目的,運用自己的口頭語言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種言語活動。也就是說,口語交際是在特定情境中發生的一種交際現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因而,創設具體的情境,是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先決條件。
生動、逼真的情境創設極富感染性,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表達的強烈欲望。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正是基于此,在這一堂口語交際課上,我也試著去創設情景,如:一、讓學生作為一位小市民,去向一位環保局長咨詢、投訴或者提建議;二、讓學生作為一名記者,去采訪身邊缺乏環保意識的人。通過這兩個環節,學生就在十分自然的狀態下進行交際活動,激發了學生的交際動機,打開了學生的話匝,將學生引向生動活潑的課堂情境中,調動了學生說的欲望。
二、要把握好“聽”的環節。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口語交際的要求是:“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币虼耍诒竟澱n上,我較強調對學生“聽”的要求。首先,局長與市民的對話中,讓學生體會到“在聽別人說話時要注意仔細傾聽,把話聽清楚!比缓螅俚阶约罕硌輹r,就會吸取人家的精華,同時也讓自己不犯別人的錯誤。在采訪別人時,我都要求其他同學仔細傾聽,因為一不留神,你就聽不到記者問什么。由于要求明確,學生聽得都較認真,在緊接著的表演中都能夠圍繞主題。最后,在評價他人的環節中也能緊緊抓住同學在介紹中的優點和不足進行評價。
三、要實現“雙向互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這就指明了“雙向互動”是口語交際的主要特點!半p向互動”是指人與人之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這是指學生在生與生、生與師的口語交流實踐中,相互啟發、相互促進、相互補充,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動態過程。所以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就是口語交際的主要方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交際。這既有老師扮演局長的也有學生扮演局長的對話練習,也有老師扮演記者以及學生扮演記者的對話練習,這是師生、生生的互動,又是在互動中示范、引導。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看、說、評議。這樣訓練的密度大,回合多,在生與生,師與生的互動中滲透了老師的指導,又體現了訓練過程。
當然,這節課中,我的不足之處還是有很多,如:
1、教師的語言評價性藝術不高,沒有很強的鼓勵性。
2、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與差等生的互動與交流;
3、對于衍生出來的問題,沒有合理的疏導。
4、由于我僅重視指導過程,卻忽視學生訓練過程,沒有讓每個學生都承擔具體的交際任務,所以喜歡表現的學生樂于侃侃而談,而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缺少口語鍛煉的機會,造成教學中學生訓練機會不均衡的現象;
5、教學環節過于急促,只注重形式,沒有到位等。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 篇6
環保,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在這個現代世界中,到處張貼著:“垃圾不落地,生活更美麗”、“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薄ⅰ靶〔菹蚰阄⑽⑿,請你腳下‘留情’”……之類的環保意識廣告,可是……可是只有少數人可以遵守,而大多數人卻視而不見,當沒有這回事兒似的。
先說說浪費水資源的事吧。我國已經是缺水較嚴重的國家之一了,有許多地區缺水,河水干涸,極度缺水,那里的人們視水如命。有一次,我看見一個阿姨洗手涂肥皂的時候不關水,水越流越多,“嘩嘩嘩”聽著水聲的我再也忍不住了,把水龍頭一關,并用帶著一點教訓的口吻說:“阿姨,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國已成為缺水較嚴重的國家之一了,你怎么能這樣浪費水呢?”阿姨被我說得啞口無言。
再說說亂砍伐樹木而造成了自然災害。樹木可以吸收人類呼出的二氧化碳。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亂砍伐樹木,造成綠化減少,發生沙塵暴、洪水等自然災害。洪水的發生是因為樹木減少,河水漲潮水土流失后造成的。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我希望在植樹節那天能栽培出更多的樹木,增加綠化面積。水需要珍惜,因為“水,給人帶來生命,沒有水,那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自己的眼淚!睒淠疽膊荒軄y砍濫伐。地球給了我們那么多資源,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讓我們一起為環保而反思!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 篇7
這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分別是:“什么是環保”、“我能為環保做什么”、“揭秘環保小搭檔”和“制作環保小搭檔”。
在“什么是環!杯h節,首先通過1978年和2012年地球遠景圖對比,自然而然引出“環保的緊迫性”,然后通過課本圖片和判斷題讓學生對“環!备拍畹睦斫飧咝蜗蠡⒕唧w化;接著通過短片展示同伴環保小達人的具體做法,讓學生知道,原來環保還可以這么做,從而讓“環!焙唵位、日;,激起學生“我也能做”的環保意識。最后在“揭秘環保小搭檔”環節通過展示圖片、學生分享、老師展示等方式幫助學生明白環保搭檔就是環保小幫手,它可以是一種行為,也可以是一種物品。最后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創作環保搭檔,讓自己的環保行為逐漸清晰。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了解了什么是“環!,也找到了一些環保小幫手,其實環保一點都難,它存在于生活的點滴中,存在于行動上舉手投足之間,甚至大部分學生已經在默默踐行著,如學習垃圾分類,把垃圾分類的知識向社區居民宣傳,用廢舊紙盒再利用,做成學習用具、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小小的身軀,大大的力量,多一點“順便”,多一些“留意”社會會慢慢改變,讓我們帶動更多的人,將身邊的“環保搭檔”匯聚成一股力量,讓我們可愛的地球開心的笑起來。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01-20
《我是環保小衛士》教學反思01-27
我是環保小衛士01-01
我是“環保小衛士”02-21
我是“環!毙⌒l士02-20
大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我是環保小衛士》09-22
環保文章:我是環保小衛士09-17
環保征文:我是環保小衛士08-30
我是環保小衛士總結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