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荷葉圓圓》教學反思1
《荷葉圓圓》是一篇語言優美形式生動的文章,在設計教學時,安排了兩個課時,這次匯報課展示的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孩子們初步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指導孩子們正確、流利地讀好課文第一自然段。
從識字,學習習慣,語言積累,朗讀等方面來看,我做的比較好的是一下幾個方面:
一、四維識字,重點突破。
一年級的重點是識字教學。在識字教學的方法上,我從字的音、形、義、書寫四個方面個個擊破。
1、在讀音上,我尊重學生的意愿,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讓他們當學習的主人。采取小老師帶領大家學習的方式:指出自己覺得難讀的字音,說出難在哪里,并且帶領大家朗讀。學生自主找出了生字讀音上的重難點,這表達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留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說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也為學生在課堂上開辟了展示自己的天地。
2、在字形上,我和我的學生共同交流、探討了多種識字方法。同樣是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并同桌交流識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同學們情緒很搞,積極的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我相機的進行引導和總結,歸納出加一加,換一換,猜謎語,字義法,組詞法,實物教學法等多種識字方法。師生共同的學習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提高記憶生字的效率。
3、在字義上,我注重利用多種方法識記字義。以生字組詞為主要手段,并結合實物教學和動作教學等方法,提高了教學效率,并且注重人人參與,讓孩子做課堂的主人,學習效果顯著。
4、在書寫上,我首先讓孩子們觀察,看看能有什么發現,再說說寫的時候應該注意寫什么,接著邊看老師書寫邊書空,再自己練寫,最后大家一起來評一評。課堂上同學們自主的學習,老師只是相機的指導和歸納,學生是學習真正的主人。
二、習慣養成,無時無刻。
1、自主學習的習慣。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多次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在識字教學的個個環節上均有滲透。我想,這種訓練如果從一年級起就有意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自主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并能持之以恒的進行訓練,對學生將來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2、讀、寫、座的習慣。我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讀、寫、座”的準確姿勢。反復強調,落實到每一個孩子。我堅信好的學習習慣是好成績的堅實基礎。
三、語言積累,處處滲透。
語文是個積累的過程,文字是要反復的在孩子們眼中重現,才能鞏固。我從這學期開始進行《三字經》的課前閱讀,每天一句話,在每節課上課之前進行。我相信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孩子們能更大程度的受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字的熏陶,從而熱愛語言文字。
四、朗讀教學,情境想象。
我十分重視讀的訓練,始終以讀為主。朗讀的形式多樣,并在讀后給予鼓勵性評價,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善于為孩子們創設一個情境,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人人正當“大荷葉”夸夸自己圓圓、綠綠的美麗的樣子。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于:
一、在引導同學們看圖揭題的時候,忽視了孩子們語言的培養。
一年級要求孩子們說完整的話,我并沒有及時的糾正。
二、讀的環節有些欠缺。
低年級的課文,重在朗讀中學習生字詞,在朗讀中感悟課文。而在我的教學設計中,讀書的環節不夠充分。學生齊讀全文的時間較少。這就造成了識字與課文脫節,不利于鞏固生字。
三、鞏固識字不到位。
在識字教學全部結束以后進行的開火車游戲中,有少量的孩子對于個別字仍然不清楚,這幾個字就是重點突破的地方,而這幾個孩子也是重點追蹤的對象。但我忽略了,沒有及時進行突破和鞏固。
四、評價方式單一。
評價學生發言時,只單單運用了口頭方式,應該充分發揮肢體語言對孩子們進行鼓勵,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的效果往往比想象中的更大。
五、忽視了在課堂上的語言積累。
本課是要求會背誦的,我在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僅僅只是在讀,沒有順勢要孩子們背下來,在語言的積累上有所欠缺。
通過這次匯報課,我從反復修改教案,三次試教,組內老師討論到教研員張老師的的點評中,學到了很多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受益匪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探索,快速的成長,盡快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
《荷葉圓圓》教學反思2
《荷葉圓圓》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描寫了荷葉的美麗(圓圓的,綠綠的)。以下4個自然段,用敘述的語言描寫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對荷葉的喜愛,全文充滿了童真、童趣。
在我之前,經驗豐富的王老師和簡老師成功地向我們演示了兩堂精彩的《荷葉圓圓》,在聽課時,我就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抓住課文重點突出創新?于是心里也有了不少想法,也想把這些想法在自己的課堂上展現出來,可上完之后,盡管有成功之處,可還是有很多的不盡人意的地方。
課后認真想了想,覺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有:
1、 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突出孩子的主體地位。
如:對于“荷葉圓圓的,綠綠的.。”這個句子的指導,我先讓學生看著荷葉的圖片自己說說荷葉是什么樣的?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再來指名朗讀,讓別的孩子評價朗讀的孩子哪個詞讀得好,這種方法突出了孩子的主題地位,尊重學生的感受,自發地觀察、學習,在此基礎上達到了訓練了孩子的傾聽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孩子們在此基礎上得到的感悟體驗也更深刻。
2、在課堂中滲透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做學習的小主人。
本文后面四個段落結構相當,比較適合引導孩子自學。我利用這一點,先指導孩子學習了“小水珠”這一段,通過“讀文、找重點詞語、再讀”的方法讓孩子在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課文,接著讓孩子們根據黑板上板書出來的方法自己自學,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不足之處:
1、 整堂課自己沒有進入狀態,和孩子們在情感上沒有產生共鳴。
2、 在安排用動作表演課文內容時沒有很好的把握動與靜的關系,孩子們表演時太興奮了。
3、 朗讀指導不夠到位。
總之,上了這堂課后,我覺得自己還是挺有收獲,也更讓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應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了,多看書多充實自己,向專業型老師邁進!
《荷葉圓圓》教學反思3
《荷葉圓圓》這篇課文是一首輕快活潑的散文詩,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它是夏天里一首清涼的小詩,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都喜歡它。所以,課堂上我盡量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活潑的氛圍,讓學生愉快地學習課文。
首先讓學生觀看美麗的大荷葉(圖畫欣賞),一開始就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創設了樂學的氛圍。我利用精美形象的圖文,讓孩子們發揮想象,體驗情感,通過自由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使孩子們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喜歡荷葉的快樂心情,并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在朗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四個小節的時候,我讓學生充分自由朗讀,邊讀邊悟,邊說邊做動作。在讀讀說說,讀讀做做中,讓學生更加喜歡朗讀,感受到朗讀的樂趣,在讀中獲得思想啟迪和美的享受。
在課的收尾時,還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我準備了一組美麗的荷花荷葉的圖,讓學生欣賞,看到學生“哇,哇,哇……”的驚嘆中,我順勢問了一個問題:“這么美的荷花、荷葉還是你的什么?還會有哪些小伙伴會來玩啊?”學生的小手唰唰地舉起來,說得有聲有色,讓我不禁為他們驚嘆。
如果說以上是這節課的收獲,那么,我在上完課以后的遺憾也很多:
第一,識字教學不扎實。識字教學在低年級語文教學里,一直是重點也是難點,這節課的識字環節仍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原因是我一直不敢放手,生怕孩子們耽誤太多的時間,于是把生字一個一個的出示。
我想,今后我應該在識字教學和寫字教學上下工夫,多磨練,多學習。
第二,課堂的自我調控能力還太差,當學生的回答突如其來時,也許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自己心里不知道如何應對,慌亂緊張,這也是我今后應該多多鍛煉自已的!
我想做什么事情都會有不完美,總會有遺憾,但當我看到課堂上學生舉起的那一只只小手,一雙雙滿懷期待的雙眸,我被他們深深地感動。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朗讀,他們感受到了真正的童趣,觸摸了生機勃勃的荷葉,真正開心愉快地學了這一課。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正是因為有了興趣這個動力,學生才會有如此期待的表現。
【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教學反思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荷葉圓圓》教學反思05-08
《荷葉圓圓》教學反思12-15
《荷葉圓圓》教學反思通用15篇04-21
冰心《荷葉母親》教學反思12-16
《荷葉圓圓》教案錦集10篇05-06
荷葉圓圓教案模板合集7篇04-23
荷葉圓圓語文課件設計05-08
荷葉圓圓教案集合五篇04-10
關于《荷葉圓圓》教案匯編九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