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課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作文課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課的教學反思1
語文教師們往往困惑的是學生在寫作中常見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個人方面,既無個性,又不生動整篇文章顯得干枯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細閱讀這些作品,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共同問題: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寫完整,而忽略了進行生動具體,細致入微細節描寫。揪其根源,我設計了《細節描寫—記敘問的靈魂》作文片斷練習,習作課。
這節課我本著潛心鉆研校本教研課題的態度精心構思真正做到了針對性,實性,環節清晰層層深入。
首先我設計了同一內容《修理三角板》細致描寫與概括描寫兩個片段,“粗細”對比來相識細節。
其次讓學生在課后查閱有關細節描寫的片段課上匯報,來深刻了解細節描寫的范圍很廣泛,不僅僅只對人物動作、神情、外貌等的刻畫,還包括對事件發展物件、社會環境、自然景物等作業細致入微的描寫,再次擴展了學生細節描寫的范圍。接著從講述小學生作文《摸螺螄》,中國作家施耐俺的《武松打虎》,外國文學大師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郎臺》,三個片段中,讓學生感悟無論是小學生作文還是中國作家,乃至于外國文學大師創作都非常重視對細節的描繪來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使學生更加明確,“一個細節在揭示人物的性格 特征的作用,有時和一個情節、一場戲肩著同樣的作用!
我想只有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深刻的感悟其作用和好處,學生才有信心學好。
于是在學寫法指導上,我以刪除修飾詞和限制的詞悟好處和練習在“走”這個動作前加上修飾限制的詞,讓學生學會細節描寫?坍嬋宋飼r,讓學生知道不僅要寫好“做什么”,還要寫好“怎么做”,這樣才能使人物更具表現力,很好的為中心服務。
在指導學生細節描寫要用詞精當,仔細推敲這一點時,我回憶起了,前些天我和兩位同學“平托”著班上身體僵直,正在抽筋的小徐妍一直奔到二醫院急診室的情景,引導學生 這個“送同學去”醫院,不是普通的“送”字,而是一直“平托”到醫院的細節,使學生領悟到用詞精當,具有生動性、真實感、更能突出人心精神品質——即“于細微處見精神”,.才能達到寫作目的。最后,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尋找印象最深刻的細節,練說、練寫,達到了擴展,延引、落實了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
開課伊始,我選擇了《修理三角板》這個系列動作細節描寫的片段,容易讓學生誤解,刻畫人物細節是一個系列動作描寫過程,在選入課本片段時,我也想到了這個問題。細節描寫不等于“細細的寫”,應該是能突出人物精神的細小環節或情節,即“于細微處見精神”。這是我為一些差生考慮,而在猶豫中沒敢舍得放棄這一段,所造成聽課老師的誤解。這是我的失誤,我應該換取本冊書《荔枝》母親剝荔枝的片段,讓學生從文本感悟細節描寫會更好。
在本節課最后一個環節,擴展延伸“讓學生到生活中找細節”練說練寫中,我們班朱麗娜同學寫了“媽媽在我生病時呵護我”的片段寫得很好,同學們給了她很好的評價。我應該趨熱打鐵,讓學生找到為什么、好在哪里,學生就會在朱麗娜所寫的片段中找到突出母愛的動作、神情、詞語,來感悟細節描寫對突出人物精神的好處落實教學重點。原因是我過高地要求她,把她的文章與我選入本節課的中外文學大師的文章相比覺得不太新穎。其實我們應該從學生的點滴進步看到我們的成功之處,毫不吝嗇夸大他們習作上的進步使學生更增強寫作的信心。
作文課的教學反思2
這是一堂作文指導課,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最難,作文教學中,作文指導課最難出彩。因作文指導課要講授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生聽起來常有昏昏欲睡的現象。
設計這一節課時,我通過《儒林外史》中嚴監生的故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本上解決了講授枯燥理論引不起學生的興趣的問題。
在講課的過程中,我結合我的小課題,把教學環節分為了五個主要的層次,由易到難,由理論到實踐,講練結合,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提問的過程式中,我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距,把學生分為幾個層次來回答問題,使好中差生都能有表現的機會,都能有所收獲。
“教學就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我的這節課也有許多缺點,現在想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有些緊張,故事講的不夠精彩,沒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舉。
2.學生的積極性調動的不夠到位,學生的學習氣氛不夠熱烈,回答問題時不夠踴躍。
3.限于學生的作文水平和領悟能力,本節課還有許多學生并沒有參與到活動中來。
4.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不夠到位。比如在大顯身手這一環節,教師應在學生定作之前對劉翔的姿勢、動作、神態等給予必要的提示,這樣學生的寫作難度就會降低,學生的寫作就會更加的容易些了。
作文課的教學反思3
上周那次作文課,我練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景練習,兩堂課的時間,我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大概有三分之二連草稿都沒完成,完成了草稿的.,質量較高的也是寥寥無幾。自那以來,我對這種訓練方式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第一,寫作指導不應該只是作文課才講,應該是滲透到平時的每一節語文課中的。像上周這一次大作文訓練,我們是練習寫景,其實我們的第一組課文全部是寫景的。每篇課文其實也都有寫景的順序和抓景物的獨特之處來寫的教學目標。但是我卻在上課的時候沒有注重利用課本這個教學資源來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也沒有順道在學完一課之后就通過寫作練習來加深對這種寫作方式和方法的理解和運用。以至于到了按本單元作文訓練要求來寫作的時候,學生似乎還才聽說什么寫景順序、抓景物的獨特之處等說法,這樣自然寫作起來就像“擠牙膏”了。而作文課應該把重點放在講評學生平時日記的好與壞,得與失,以及通過全班同學一起來討論研究修改作文這種方式來提高大家的寫作水平,作文的上本應該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突兀地來這么一次看似跟本組課文有關,實則卻脫節的一次作文訓練。
第二,我突然要求學生兩節課當堂完成一篇大作文,并且還要帶上老師作文指導的時間,是因為曾聽一位老老師講過她以前的訓練方式,就是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草稿一般都只讓他們花第一節課的一半時間來打,到第二節課,就都要求開始謄正作文了。但是我卻沒想到,我這是沒有結合學情的機械的照搬照抄式的借鑒。因為我們的學生現在才剛入四年級,他們正式進行作文訓練的時間就是一年(一、二年級都是寫話訓練),而之前提到的那位老師所講的做法是大概六年級的時候才開始的,是為了讓他們在畢業考試的時候不至于因為作文時間把握不好而導致考試失誤。我現在四年級剛一開始就要求他們這樣做,實在有點揠苗助長之嫌。所以,這種方式暫時是肯定不可取的,就算要當堂完成,肯定也還是得讓他們事先打個底稿。
第三,寫日記這種方式不可棄,還是得重拾起來,或者至少應該保留寫周記的方式。每周結合課文的學習,寫那么一、兩篇回家作文是完全有必要的。怕抄襲,也得另想辦法。而且也還有課上當堂練筆這種方式,以及以前同事的限寫本班級范圍內的題材等方式來杜絕抄襲?傊,想通過每周兩節的作文課來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效果,那簡直有點不可思議。因為一個是時間不充分。老師指導不充分,學生思考不充分。二個是表揚、鼓勵不足。學生寫作重在激起他們寫作的興趣,尤其是小學生,如果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來強制他們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無異于殺雞取卵,所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而我們的當堂作文教學,事先沒有寫底稿,當然就發現不了好文章,而下次作文練習又沒有時間來講評作文,所以導致學生好的習作都淹沒了,學生盡管寫出好的文章卻得不到贊賞,而寫得不好的學生也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因為沒得比較啊,老師也沒有指導他們去分析好與不好的區別在哪里啊,所以學生就越來越無所適從,久而久之,這種當堂訓練不但不能激起寫作的興趣,反而會扼殺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導致再也不愛寫作。
所以,今后的寫作,我認為我還得多想一些辦法來調動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可以先從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入手,閱讀與口語交際結合起來,讀了好的文章和好的書就要給機會給他們去表達,讓他們一起來分享每個人的讀書的收獲。交流讀書的心得和感悟。然后,要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要建立一個比較健全的表揚和鼓勵機制,讓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得到最大的贊賞,讓每一位學生都把表達(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當做是一種自身的需要,這樣才是真正達到了習作訓練的目的。
第四,無論是上閱讀課還是寫作教學課,我都應該盡量讓自己感情豐富一點,沒有感情的課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的。
作文課的教學反思4
對相當一部分的學生來說,寫作文是件苦差事,初中作文教學反思。學生面對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搜腸刮肚也寫不出一個字來,教師批改那些千人一面、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文章,真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對此,老師學生都是苦不堪言,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通過教學反思和經驗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積累。課外多積累詞語、句子和文段,以此打下寫作的基礎。學生進入初中后,隨著課程的增多,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而學生大部分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書面作業,不知不覺就忽略了課外閱讀,更談不上讀一些課外書籍來充實自己,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
所以我在每節課前要求學生給大家介紹自己所積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語故事及優秀文章等,并且要求其他同學在本子上作好記錄,這樣不僅能督促學生了解更多課外知識,積累更多名言名句,同時也能培養寫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觀察。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是美的。”何不讓學生有意觀察大自然、練就一雙敏銳的發現美的眼睛,激發觀察興趣呢?氣象萬千、美不勝收的大自然,旭日東升,霞光萬道的清晨,皓月當空、星光燦爛的夜幕,桃紅柳綠、鳥語花香的春色……這一切都對學生有著巨大的魅力。送給學生一把興趣的金鑰匙,讓他們打開心扉去看、去說、去發現、去體會。
再次,鼓勵。美國教育學家巴士卡里雅博士宣稱:“把最差的學生給我,只要不是白癡,我都能把他們培養成優等生!彼拿罘骄褪琴潛P和鼓勵。中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有渴望得到肯定和贊揚的心理需求。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一點,在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挖掘出他們不竭的創作動力。因此,教師都要用賞識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特長并給以及時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期待肯定和贊譽的心理得到滿足,就會有了寫好作文的自信,就會有希望。
學生的每一篇作文,不管成功與否,都是他們苦心經營的結果,他們勞動的付出都渴望得到承認,因此要善待學生的勞動成果。作文講評中巧妙的運用評語激勵學生或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贊揚,會極大的點燃學生的寫作愿望,他們就會投入更大的寫作熱情,盡量去寫好每一篇作文。這樣,贊許和鼓勵,會更大地開發學生的寫作潛能,給他們創設輕松愉悅的寫作環境,消除了作文難的心理障礙,學生就樂寫、善寫,逐步寫出較為成功的作品。。
總之,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而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探索,去找到一條能真正體現本人教學風格,而又卓有成效的方法,實踐教書育人的總體目標,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作文課的教學反思5
高中語文必修表達交流板塊中,“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一篇作文教學留給我無盡的思考。
眾所周知:親情是說不完的話題。但在這次作文教學中,面臨被嬌生慣養的諸多獨生子女,他們可能會對日常生活中的親情毫不在意,甚或不以為然,毫無感悟。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親情,感悟親情,并用筆生動描寫親情顯得尤為重要。
本節課的作文教學利用了多媒體,想以此來放飛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插上思想的翅膀,調動學生平日的生活積累,讓學生盡快進入課堂話題中來。
教學設計時,考慮了這些因素,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優勢喚醒和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使其達到情不自禁、躍躍欲試的寫作狀態。
并本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原則,運用了大量的圖片,實例,并插有幾首歌曲,如《游子吟》和電影《少年犯》主題曲,一方面增強了作文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另一方面這些經過精心選擇的圖片,實例,歌曲能讓學生受到心靈的洗禮,打心眼里體會到親情在自己生活中的的存在。教學環節中設計的親情細節的訴說發自于學生的內心,容易讓學生對親情的感受產生共鳴,這樣就能引領學生走入這次作文教學的深處。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些中學生卻感受不到親情。這時就要適時指出:學生如果對親情都熟視無睹,那么他們在精神上是不會成人的。因此,教會學生將感受到的親情淋漓盡致地加以傳達,實現的是學生自身與自我精神的碰撞,與社會的對話;它是對其靈魂的燭照與洗禮,——當學生讓親情在筆底溫暖地流瀉時,他托起的何嘗不是一個生花的世界!通過心靈的深切反思,學生平時生活中的那些感悟就會入情入理,如文入段。
其次,這次作文教學安排了很多的學生活動,如:對親情圖片的討論,分析;對親情詩文的欣賞感悟;對與親情有密切聯系的動情的歌曲欣賞。這樣安排好處有三:1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2激活了學生的思維;3豐富了作文教學的素材。這樣組織教學,真正讓學生認識到:作文不是瞎編,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盡的源泉。平時留心生活,關注生活就是積累了作文的材料。
當然,這次教學設計在教學中還有一些不足:那就是學生在課堂上談得親情細節包括作文片段練習都是凡而不深,廣而不透?赡苓@是家庭和社會忽視的重要問題。親情和感恩教育的缺失,讓學生面對有話可說的作文反而覺得無言來對。所以,面對“親情”這一情感濃度極高的話題作文,過多的講解寫作方法勢必會事倍功半。每個人心中都有著很多很多的親情印痕,平時生活中的那么多點滴,片段經歷,不能只留在心中,要喚醒記憶深處的親情,雖然親情是世界上最真誠、最溫暖、最珍貴的情感,它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歷程,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像陽光一樣照耀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尤其是住宿生,背井離家,面對生活的困難,學業的壓力,父母的噓寒問暖在夜深人靜之時,會更令他們倍感溫馨、念念不忘。學生的周記中也多次寫到父母接送他們的情景,而他們一想到自己考試的失敗,就更加愧疚不已,甚至都有放棄學業,為父母分憂的想法。但是也正是那份親情使年輕的心能夠風雨兼程!可以說沒有親人的關愛,沒有親情的溫暖,生命是多么荒涼!因此抓住作文契機,讓學生盡情書寫親情,更能涌現出情真意切的美文。表現親情時,學生最容易忽視的是生活中的細節,認為家庭活動太平常,以致不能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寫出來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
因此,我確定以“指導學生從細節中感受親情、通過細節描寫表現親情”作為此課的教學重點,這樣更便于組織教學,也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樣教學也讓親情教育感恩教育充盈在教學之中,讓語文教學充滿人文關懷,也就把語文教學徹底從工具性轉變為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功能,彰顯了語文教學的新功能。
【作文課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一堂作文課的教學反思04-14
讀后感作文課教學設計12-09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精選03-16
《離騷》教學反思精選10-30
主題班會的教學反思【精選】03-24
《草原的早晨》的教學反思【精選】03-24
《小排球》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5
談禮貌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03-25
有關《月光啟蒙》的教學反思【精選】03-25
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