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1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在之前的退位減法的教學中,學生已經掌握了退位的基本思想:“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一作十”的想法,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并且懂得運用豎式計算,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在本節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自己通過教材例題中的數學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運用列式進行豎式計算。
低年級學生對學習充滿了好奇,就像剛學步的娃娃,雖須大人扶著、牽著,但他們也喜歡自己去闖。所以,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他們獨立閱讀數學書的能力。先讓學生帶著“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這樣的問題閱讀教材,學習從例題中找出相關、有用的數學信息后針對問題展開思考,進而培養學生養成閱讀教材后試做習題的習慣。
閱讀教材只能供給知識的材料,若要據為己有,必須依靠思索之力。因此,當學生自主得出算式“56-18=”時,我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實踐操作去發現方法。然后在合作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達到互相啟發,共同進步的目的。匯報方法時我向學生提出質疑“我們上節課學習的不退位減法個位上6減2是夠減的,可今天這道題個位上6減8不夠減,怎么辦?”我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多種選優,擇優而用”的科學研究態度,認同教材中提供的相對較好的方法。最后通過小組討論自己總結出筆算減法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十位退1后不要忘了減去退去的1等等。
在本課教學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由于課堂時間把握不當,只做了一些基本練習,缺少了一些提高性練習,因此,沒有辦法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進行強化訓練。在今后教學中我應重視課堂中的練。
由于學生學具帶得不全,只有部分孩子進行了操作,而且很多孩子不能把操作的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就利用課件進行了操作演示,讓孩子們跟隨演示一起說過程,只有幾個孩子能流利的表達,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筆算,授新課時,我直接出示了例題讓學生自主探索,目的是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是100以內筆算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理解個位不夠減時,從十位退1這個重點,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遷移到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通過教具操作與演示,放手讓學生互相交流說出計算方法,掌握寫豎式過程。在合作交流匯報中,學生有不同的思路,再從中再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旨在提高計算速度。
整節課雖然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比較、發現。注重體現學生參與探討算法,教學中顯得也較輕松。但在做課后練習時,有很多的地方出現錯誤,有些學生在寫豎式時,出現兩位減一位的個位對了十位上,有的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了1,計算時十位漏減退的1;在列豎式時減時個位不夠減,不向十位退1,而是用下面的數減上面的數,或者直接用大數減小數。
最后突然想起一句小兒歌提醒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提高計算的準確率。不夠減先退位、做個標記戴頭上。個位夠減繼續算。十位減1要牢記。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3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們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作為教師不要去為學生設計問題,設計方法(“過渡題”“樣板題”),這樣容易把學生帶入教師預設的方法中。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去比較,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認同書本上相對較好的方法。
此節課,我也深深的感到,作為一名教師要有耐心,要把機會讓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在啟發中互相創新,在啟發中激起探究的熱情。因為這種動態生成的效果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雖然對一時的“創造發明成果”還沒有馬上轉化,但在這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展,共同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吧。
本節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從小就培養學生“多種選優,擇優而用”的.科學研究態度。同時當學生自己創造的算法被肯定時,他們幼小的心靈所萌發出的自我價值、學習信心、主動挑戰意識等不也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所在嗎?我認為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樣化乃至教學改革的真諦。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4
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要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情景:星期天,老師去新華書店挑了三本書:《十萬個為什么》每本48元、《安徒生童話》每本35元、《格林童話》每本23元。你能提出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我直接把學生引向本節的學習內容,當然我也把“問題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現解題多樣化,口算、擺小棒、筆算均可。算法多樣化是問題解決策略多樣化的一種重要思想,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就計算教學而言,提倡并鼓勵算法多樣化,不僅糾正了“計算方法單一,過于注重計算技能”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鼓勵了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然后大家集體交流各自方法,從而也引出了筆算減法,通過學生自己講解、互相質問、教師引導到改正展示,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學生不僅學會了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舉兩得。
這一節課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把機會留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發展、提高、創造的機會,讓他們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數學的快樂!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5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這個星期一直在教學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在這之前已經學習了口算和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不退位和不進位加法以及進位加法;與此前最大的區別在于現在學習的內容需要退位,屬于逆向思維,因此在學習的層次和難度上就有了一個高度。
在進行教學時,側重了以下幾方面:
一、從課堂中捕捉信息,體會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對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點在于知道夠十個就可以捆成一捆,而減法中,個位不夠減就需要學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課堂上我發現學生在操作的時候,已經有意識的要拆一捆小棒,在這個地方就要問學生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個一?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再進行操作。接下來小結的時候就可以提煉這個方法了。
二、及時引導,為筆算作好鋪墊。以前學的進位加去都是強調滿十向十位進一,屬于順向思維,而現在是退位減法,屬于逆向思維,難度比較大。所以我們在學生操作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在個位思考,個位不夠減的時候,怎么辦?能不能借一些過來?借一個十實際上就是多少個一?可以怎樣去表示?讓學生上臺演示說說操作的方法。突破個位不夠減,退一作十再減的難點。也為后面的筆算作好鋪墊。
三、突出算理,重視方法。在進行豎式計算時,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這兒就主要強調十位上被借走一個十后,十位上相減時應該如何計算,這個也是一個難點,因此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多讓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演示,針對錯的進行反復強調,從而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四、計算題教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要注意,這個環節如果注意不好的話,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費。就是要特別注意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包括:
1、要提醒學生做計算題時,首先要看楚題目,擺豎式的時候不把題目給抄錯。
2、要規范、合理的擺豎式。要告訴學生擺豎式的時候要寫一個數字然后空出一個數的位置,再寫下一個數字。這樣的豎式學生在計算時,不會因為數字擠在一起,而出錯。
3、要提醒學生擺完豎式后,要記得把答案寫在橫式上.。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2-16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4-12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4-22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說課稿11-03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15篇04-22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15篇04-22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04-09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教學反思04-22
一位數除兩位數教學反思04-06
《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