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內的連加》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10以內的連加》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連加,本課選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實用數學》第六冊第四單元中的10以內的連加。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10以內加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學習連加法,加深學生對加法的理解與應用。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連加法的計算順序是從左向右進行計算,為后面要學習的10以內的連減及10以內混合運算做好鋪墊。本課的重難點分別是掌握正確的連加的運算順序,正確列算式計算。
一、自我評價
本堂課我為學生設置了一個完整的情節,小貓釣魚。讓學生在故事情節中學習知識,旨在防止學生長時間學習的枯燥感同時也為較為乏味的數學知識增添一些趣味。這一安排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在本課的各環節的設計中我是這樣想的,首先是檢復的部分,在這一環節中我為學生準備了兩道與授新部分緊密相關的看圖列式計算。分別為2+3和5+1,在復習看圖列算式的同時,也為學生在授新部分的計算打下基礎。這一過程起到了我預期中的效果。接下來是授新部分,在這一環節中按照情節發展,我要求同學們幫助小貓算一算小貓一家釣了幾條魚。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適當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思想教育。在列算式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問題,由于之前我們一直都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而所列的式子也都是1+2=3的形式,在加上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連加,因此學生在列算式的時候很困難。在授新部分學生所列算式出現了錯誤。但在接下來的計算進行的比較順利。在設計本課時,我預想到學生在列算式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困難,但實際上課時遇到的困難比我的預想要大些。由于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連加,對于連加法完全沒有概念,因此在授新時如果能給學生一些更直觀的概念如告訴學生要求小貓一家一共釣了幾條魚,就要用貓媽媽釣的魚加上貓爸爸釣的魚再加上小貓釣的魚得出的總和就是小貓一家釣的魚數。再過渡到2+5+1學生理解和識記起來就會更容易一些。針對學生這種狀況,在接下來的練習環節中,我放慢了腳步,利用分解的圖幫助學生一點點的體會怎樣列連加算式。經過幾道練習題后,我明顯的`感到學生有了一定的進步。在最后的列算式的練習中輕度學生已能夠正確列連加算式,并能夠正確的進行計算。中度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給出算式后正確的進行計算。重度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才能夠完成。接下來是鞏固復習的部分,在這一部分中,我為學生安排了比較有梯度的練習題,由教師指導到教師引導再到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當然,如果還有多一些的練習時間我還想要為學生多安排一些實際動手操作的練習,這樣效果會更好。
二、問題反思及教學重建
在教學中我還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如教學術語方面,我在強調連加的運算順序時只是說“在計算連加時我們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而沒有強調要先算前兩個加數的和,再用前兩個加數的和與第三個加數相加。”另外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我沒有正面解決問題,而采取了回避的方式。在授新時,關注面很窄,僅僅照顧到了輕度的學生,對于中重度學生的關注還不夠。另外在課間的制作方面,還有待加強,最好能夠將一些學生難理解的抽象的知識如“連加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進行計算”直觀化。針對以上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特別注意,逐一改正。
我覺得上好一堂課,除了學要課前的準備,臨場的發揮外最重要的還是學要扎實的功底。而作為一名新教師,在經驗、臨場等諸多方面我顯然還很不成熟。但我相信勤能補拙,我會將平時的每一堂課都當作公開課來準備,都以公開課的心態去教學。多跟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多自我反思。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10以內的連加》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連加、 連減教學反思04-02
連加、 連減教學反思04-02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2-16
《100以內數的讀寫》教學反思12-23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04-07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4-23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15篇)04-15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07
《億以內數的改寫》教學反思(3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