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雖然接觸宣傳畫課程已經有一個多學期了,但是以往都只局限于聽課,自己執教今天是第一次,雖然前期準備很充分,也借鑒了很多同事的經驗,但在實施過程當中還是發現存在很多問題,存在很多困惑。
本次活動,我事先尋找了很多關于中秋節的宣傳圖片,還找了一些全家團圓過節、買月餅、吃月餅的圖片先讓幼兒進行欣賞,目的在于讓他們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了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在欣賞過后,孩子們對于“團圓”這個詞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印象卻不深刻,他們對于中秋節的概念還是停留在吃月餅,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經驗,對于團圓,由于全家人一直以來都在一起吃飯,本地人沒有特別的慶祝儀式,也沒有整個家族的人一起吃飯的習慣,所以孩子們還是很難理解,因此后面的宣傳畫制作環節也被局限了起來,內容僅僅限制于全家一起賞月、吃月餅。
在幼兒自制宣傳畫之前,我先讓他們觀看了我尋找的一些關于中秋節的.宣傳圖片,讓孩子們尋找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征——滾圓的月亮,結果孩子的注意力卻被其中幾張圖片上的嫦娥所吸引,話題轉到了嫦娥的身上,雖然在我的引導下回歸正題,但是還是有孩子對嫦娥念念不忘,影響了后面的創作活動。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把自己講的內容畫出來,我揣測了孩子的心理,事先準備了一些人物簡筆畫:抬頭賞月的人、吃月餅的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飯的一家。考慮到時間比較緊張,這個環節我只是出示了這些簡筆畫,并沒有進行示范、講解,當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怕示范后,孩子會畫得和我一摸一樣。雖然我還進行了語言的提示,讓他們也可以根據自己所說的內容進行宣傳畫的創作,但在孩子們作畫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他們基本上都畫了我所示范的這三種類型,而且他們所繪畫的人物形象完全停留在自己原先的認知上,抬頭、吃、坐的動態基本上都沒有表現出來,有些孩子的人物形象居然還是停留在蝌蚪人,教師的范畫不僅沒有發揮作用,而且還框住了孩子的思維。
這使我非常迷茫,到底應不應該出示范畫?在出示范畫后需不需要仔細地講解?思考再三后,我覺得范畫還是應該出示,對于孩子們現場所說的其他內容,最好也能夠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來,這樣一來,孩子們才能夠將自己腦中的形象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出示范畫后,我覺得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講解,并且提出作畫的要求,到底可不可行,要在下次活動中進行實踐。
【中秋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
教學設計反思01-27
橋教學反思04-22
春曉教學反思04-21
《村居》教學反思04-21
跳水教學反思04-21
《集合》教學反思04-19
線上教學反思04-19
燕子教學反思04-17
秋游教學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