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到底有多長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到底有多長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自然物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長度,理解用不同長度的自然物測量,數據不同但結果相同。
2、在聽賞故事中引發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材料準備:
ppt課件、木夾子、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發測量興趣(價值分析:通過談話,引發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提問:知道蛇究竟有多長,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結:測量可以知道物體有多長。
二、根據故事,嘗試工具測量(價值分析:梳理測量要點)
(一)、提問:許多相同的夾子,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操作,嘗試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測量)
小結:很多夾子用一個接一個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二)、提問:一根吸管,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探索,嘗試用做記號的方法測量)
小結:一根吸管用做記號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三)、提問:沒有材料,怎么量?(價值分析:通過交流,了解身體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為測量工具)
小結:沒有材料時用自己的身體的'某個部位也能測量。
(四)、提問:同樣是蛇,量出的長度為什么不同?(價值分析:通過比較,理解用不同的測量物測量,結果不同)
小結:不同長度的材料測量,數據不同但長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鞏固測量方法(價值分析:通過到環境中去尋找,進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測量工具)
我們再去找找其它的測量工具來測測小蛇的身長,看看結果怎樣?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數學教案:到底有多長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比較輕重》09-22
大班健康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03-21
大班社會教案:變廢為寶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夢》09-22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昆蟲》09-22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連續跨跳》09-22
大班健康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齲齒》09-22
大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開心罐頭》09-22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運水果》09-22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分類》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