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率教學反思

時間:2021-01-10 12:34:2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關于稅率教學反思(通用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在這段時間的教學中我們通過努力地工作,也有了一點收獲,讓教學總結為這一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總結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稅率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稅率教學反思(通用5篇)

  稅率教學反思1

  今天教學了《稅率問題》,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于納稅的知識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而且納稅這部分內容也比較簡單,學生基本都能掌握。

  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告訴學生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偷稅、漏稅是違法的。還告訴學生吃KFC的時候也可以索要發票等等,學生表現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期待著教授利息時學生的表現。

  教學了《稅率》這一內容,課后回想起來,這節課有好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課開始我在黑板上用紅粉筆寫了一個大大的“稅”字,問同學們:看見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好多學生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且都不知道什么事納稅。所以我讓學生開始自學根據課本給出的內容還制作了一些課件,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有兩個環節課后想來需要改進。

  一、稅率公式的引入。接著我告訴學生,這個5%叫做“稅率”,誰能猜一猜“稅率”表示的意義呢?學生都能說出含義,如果我接著讓學生說出怎樣求各種稅額的公式,學生們會很快的理解。

  二、有關計算技巧。在計算完稅額之后,讓學生說說怎么樣求稅率會讓學生更加理解稅率的含義。

  稅率教學反思2

  本節課教學的內容是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成功之處:

  1、明晰概念,理解概念的意義。在本節課中,出現的概念比較多,例如:什么是納稅,什么是應納稅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這些概念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說明,這樣記憶會更深刻。另外,對于拓展知識成數也要讓學生認真理解,這個概念與學生生活聯系不密切,但是對于農民來說,必須要求掌握和理解的。

  2、靈活掌握計算公式,正確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應納稅額、各種收入與稅率之間的關系;本金、利息與利率之間的關系;掌握其中一個計算公式:應納稅額=各種收入x稅率;利息=本金x利率x時間,就可想到另外兩個除法計算公式。不足之處:注重了數學問題的解決,忽視了對學生關于如何根據不同的存款特點選擇儲蓄。

  例如練習二十三中第7題:在學生獨立設計不同的儲蓄方案后,沒有讓學生評議感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與弊,教給學生簡單的生活知識。一般來說,定期比活期的利率高,存款年限長利率就比較高,如存三年期、兩年期比存一年期的利率高,但不能像一年期那樣每年可取一次利息,而國債因不用交納利息稅,獲取的利息比同期的定期存款稍高些。再教設計: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此達到兩者的和諧統一。

  稅率教學反思3

  本課的內容是特定應用中生命的百分比,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成功:

  1清除概念,理解概念的含義。在本課中,更多的概念,如:什么是稅,什么是稅額,什么是稅率,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是什么。這些概念允許學生使用自己的理解來解釋,使內存更加深刻。另外,對于擴大知識到數量的學生也需要認真理解,這個概念與學生生活并不密切相關,而是對于農民,必須要求掌握和理解。

  2靈活掌握公式,正確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應納稅額,各種收入和稅率之間的關系;本金,利息和利率關系;掌握一個計算公式:應納稅=各種收入x稅率;本金x利率x時間,你可以想到另外兩個公式。

  不足:

  著重解決數學問題,忽略學生如何根據不同的存款特點選擇儲蓄。例如,在前七個問題中練習二十三個:學生在設計不同的儲蓄計劃時,沒有讓學生感覺不同的'感覺存款的方式的優點和缺點,教給學生簡單的生活知識。一般來說,利率高于現行利率,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如存在三年,兩年期比一年期利率高,但不能作為一年作為利率每年,國庫券不需要支付利息稅,利息收入略高于同期定期存款。

  重新教學設計:

  合理的教學環節,合理配置教學時間,數學知識與生活結合現實,以實現兩者之間的和諧。

  稅率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稅率的概念、有關鈉稅金額和稅率的計算方法等。

  我首先通過復習折扣和成數引入又一與百分數相關的概念一稅率,然后組織學生自行閱讀教材,獲取納稅、稅率的概念和各種稅收形式的信息,培養了學生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學習了基本概念之后,一個關于稅率的例題使學生體會了將文字描述轉化為數學表達式的過程。另外,細心的學生可以發現,我的提問作為引導,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他們的審題步驟及方法。

  我們在本節課應該注意的是,如何將我們引導學生對題意進行分析理解的過程轉化為自我提問引導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學會把復雜的題目簡單化,從而在具體地解答時感到輕松容易。

  此外,對于稅率這一概念,學生可能沒有對于折扣那么熟悉、感興趣。所以,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想辦法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與思考中。

  在課堂總結的時候,我們應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實踐,在培養學生正確認識納稅的意義的同時,也號召學生影響身邊的人都做積極的納稅人。

  稅率教學反思5

  《稅率和利率》一課是百分數乘法應用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這節課也是在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與生活緊密聯系,能比較明顯體現出我們數學小組研究課題的一節教學內容。以前我在教學這節知識時,認為學生只要能正確計算利息就行了。所以教學過程也很簡單,只是告訴學生計算公式,讓學生按照計算公式計算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這次教學,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努力做到把新課程理念和教學行為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課后作以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可取之處。

  1、設計好課的開始,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開篇不僅很快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課的開始,我設計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過春節。問學生是否喜歡過春節,并說出喜歡的原因。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過春節對于小孩子來說還是非常高興的一件事情。因為過春節不但有好吃好玩兒的,而且還有壓歲錢。如果壓歲錢多了,除了自己花掉一部分外,剩下的還可以存到銀行里,從而引出課題。接下來我又用課件出示了一張存單,讓學生進行觀察。“存單”這個詞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但是小學生真正接觸到存單的大概并不多,這樣就會使他們感受到本節課學習的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多么緊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

  課堂上,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這也是當今課改的精神。因為這節課的內容也不算太難,書中給出了明確的計算公式,而且課前我還讓學生對儲蓄知識進行了調查了解。根據教育局的開展合學教育,打造高效課堂的精神,所以課上我設計了讓學生看書自學定義的教學環節,這樣不但使學生對存款中的有關知識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還省去了費時的說講。接著讓學生結合學習中的體驗開展交流匯報活動。在學生的匯報過程中,我再不失時機地出示20xx年利率表,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學生不但對存款的意義有了明確的認識,對存款中的有關專用術語也就有了較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對利息的計算公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不用再費周折。有效培地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注意練習題內容的選擇與生活實踐的聯系。

  我們知道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在設計練習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這樣就體現出了數學服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練習,我的設計是由簡單到難。首先,我讓學生先進行判斷練習,回顧復習有關定義。接著通過運用公式進行計算各種情況下的利息練習,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其次,在實際運用中,讓學生通過動手填寫存款憑證,實際計算應得利息,這樣學生就獲得了存款的實際體驗。把數學學習和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每一節課都有不足之處,當然我的這節課也不例外。在教學環節上處理有些不當,課的前半時比較寬松,而后半時就顯得有些緊了。這都在于練習題的選擇有些難了,而且這一難度的加大是陡然性的,如果是循序漸進性的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關于稅率教學反思(通用5篇)】相關文章:

關于歷史教學反思11-08

關于《觀潮》教學反思11-14

關于背影教學反思10-27

關于蒹葭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3

關于高三數學的教學反思(通用13篇)03-11

《陀螺》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3

寒號鳥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1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通用12篇)12-13

《觀潮》教學反思(通用6篇)03-16

風箏教學反思(通用8篇)03-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色悠久久网国产精品99 | 午夜视频网址在线 |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