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1
本節課從復習舊知入手,在引課時提問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思想上對本節課產生興趣,并且會覺得知識點不是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強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到數學離自己很近,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其次注重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領悟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的思想方法比有限的數學知識更為重要。學生在探索多邊形內角和的過程中先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進而求出內角和,這體現了由未知轉化為已知的思想。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適時的利用問題加以引導,使學生領會數學思想方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技能,增強空間觀念及數學思考能力培養,并獲得數學活動經驗。同時,恰當的使用課件擴大了課堂容量,使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都有所提高。同時也加大了練習量,有助于學生知識可鞏固和提高。
整節課學生的情緒飽滿,思維活躍,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成功的探索出了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較好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
1、本節課給學生提供的探究思考與交流的時間比較充足,但展示交流的機會不夠充分,并且個別學生沒有很好的融入課堂,游離于課本之外。
2、本節課學生小組活動的準備、具體實施、歸納交流、評價等環節設計不夠完善。
3、練習不夠多樣化。
《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2
上完這節課,感覺還可以,但由于學生探究的時間有點長,練習的就少,習題沒有處理完。本節課先復習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然后讓學生說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接下來問:任意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呢?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然后類比剛才的探究方法,去探究五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在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的同學運用了課本上的方法得出了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
在本節課中,有一個意想不到:就是當我問同學們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時,竟然有兩個同學高高的舉起了手,這兩個同學屬于那種特別調皮、不聽話、有時搗亂的學生。讓這兩個同學到講臺上講一下他們的方法,沒想到他們講的頭頭是道,思路很清晰,下面的同學也都能聽懂。
于是,我抓住時機,讓同學們給以熱烈的掌聲,表示鼓勵。這兩種方法,就是那些優秀的同學也沒有想到。這確實是我意想不到的,下課后我就想:這些孩子應該很聰明,就是不愿學習,怎樣讓這部分孩子想學習,把玩心收回來放在學習上,需要我們老師認真地去思考。
同樣一節課,同樣的內容,教師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就有不同的教學效果。總的來看,這節課學生學習積極性教高,大多數學生能參與到活動中,會把多邊形轉化成三角形,體會到轉化思想是是數學中的基本思想方法。少數同學參與意識淡薄,我也曾激勵他們參與,效果不明顯。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把學生推到主動的位置,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盡可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學。
《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3
完成三角形內外角和的教學之后,學生很自然地就會想到對于多邊形的情況如何。為了體現課堂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盡量圍繞學生展開。如: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組與組之間交流等形式。雖然想法上有此意圖,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是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有事先沒預計到的,也有想體現但沒體現完整的。經過課后反思及老教師們的指點,主要表現在:
(1)較多的著眼于課堂形式的多樣化及學生能力(如:合作、探究、交流等)的培養,而忽視了教學中最重要的知識點的落實。學生練的機會不多,僅有編制習題解答這一部分,且對學生來說要求較高,教師在編題前可先讓學生解題,給學生搭好階梯,使其不至于感到突然。
(2)小組討論可以說是新教材框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事先一定要有詳細的計劃。這也是本堂課暴露缺陷較多的環節。比如:組員的設置,以4、5人為一組較為合適,且要分工明確,如誰記錄,誰發言等,避免某些小組成員流離于合作之外。教師還應精心策劃:討論如何有效地開展;時間多長;采取何種討論方法;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又該擔當何種角色等。
(3)在小組交流過程中學生的發言過分地注重于探索的結果,而忽視了學生探索過程的展示。同時教師有些總結性的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較為單一,肯定不夠及時,表揚不夠熱情,比如當最后一個平常表現較為一般的學生有此創意時,教師就應大加贊揚,從而也能激發課堂氣氛。
《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4
這節課本節的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充滿生機。在進行四邊形內角和定理的教學時,設計完成三個步驟:
(1)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的方法發現四邊形內角和定理;
(2)讓學生把發現概括成命題;
(3)通過學生討論命題證明的不同方法。
整節課充滿著“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學理念,營造了思維馳聘的空間,使學生在主動思考探究的過程中自然的獲得了新的知識。但由于本節課的內容多,學習時間較緊張,所以在給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四邊形內角和的不同的證明方法這一環節時把握地不夠好。由于討論的問題有難度,討論時間不夠充分。而且我為了能完成這節課的內容沒有對四邊形內角和的證明方法做以補充。
這節課成功之處在習題的設計,由淺入深,每道題都各具代表性,都是典型的例題。使學生能夠熟練的應用多邊形內角和。在講此處不足是到后面難一點的題時,因為快要下課了,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時間,就顯得有些倉促,后進生有可能沒弄明白。
這也很使我糾結:好學生很快都完成了所有的習題,而弱一點的同學第二題還沒做完,為等他們,好學生感覺無事可做或者在做其他習題,讓他們幫助未完成的同學吧,后進生就好像找到了依靠,自己不思考就等著別人來幫忙。改怎么處理好呢?
【《多邊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2-09
《多邊形外角和》教學反思04-06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通用12篇)12-25
《大洲和大洋》教學反思范文12-23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范文01-13
《小藍和小黃》教學反思范文12-23
認識厘米和米教學反思范文12-23
父親樹林和鳥教學反思范文12-20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學反思范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