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23 20:45:1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1

  1、學生在自主編制口訣的過程中體會口訣的來源。由于學生已經有了2—8的乘法口訣編制的經驗,我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借助龍舟賽、袋鼠跳格圖這一載體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制口訣,親歷口訣產生的過程。從課堂上學生匯報交流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來看,學生不僅很好地歸納出9的乘法口訣,而且對于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表述的也很清楚。原因是課堂上我留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的奧秘,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后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給與了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在自主、匯報、探索、交流中學到了新知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2、讓探索規律活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由于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9的乘法口訣中隱藏的規律并運用這些規律幫助學生記憶口訣。讓學生的發現顯示出應有的價值,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樂。例如:讓學生用探索得到的積的十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相加的和是9這一規律,怎樣才能快速地判斷7×9=62。這節課,我沒有偏重規律發現的多少,而是注重規律本身含義的有效解釋與新舊知識間的溝通。這樣學生對規律的認識更深。

  3、游戲的設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師生對口令,生生對口令,不但拉近了老師與學生間的距離,同時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到前面背口訣,給了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手指記憶法將學生的手腦并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記憶了口訣。

  4、注重多樣練習的設計。在鞏固練習中,習題的設計有層次、有坡度,使9的乘法口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合作交流,體驗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優越性,同時培養與提高了學生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本課的教學中,還有不足之處。例如:讓學生觀察龍舟圖獲得數學信息時,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數一數每條龍舟上的人數。課堂上,我沒有關注每一位學生,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每次講課都有很大的收獲,有收獲就會有進步,這些收獲都將成為我教學生涯中的一筆財富。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2

  我針對所執教的《9的乘法口訣》一課,通過備課和上課的前后比較,反思如下:

  1、在新課導入方面:我選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片《西游記》引入課題,是因為這樣更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滲透德育教育。

  2、在上課效果方面: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的奧秘,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后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課堂中,學生發言積極,思維活躍,學習氛圍高漲,自己能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做到了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死記硬背為靈活記憶。

  3、在教法學法方面:本節課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后一部分,雖然教學方法與前面大致相同,但由于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己找規律,通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通過教師適時、適度的引導,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熟記9的乘法口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找規律的數學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觀察、推理和概括的數學能力。

  4、在評價體系方面:本節課我針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面向全體學生進行了多樣的評價方式,例如:激勵的語言:“你真善于觀察!”、“你的發現與眾不同!”、“你具有科學家一樣的智慧!”;鼓勵的掌聲:“小朋友,小朋友,你真棒!”、“向你學習,為你驕傲!”;耀眼的星星:根據學生的表現,為學生頒發智慧星、合作星等,真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5、存在的不足:在教學智慧星主題圖的時候,讓學生用加法計算出相同加數的和也就是幾個9相加的和時,發現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些慢,還有出錯現象,可見學生的加法計算能力退步了,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加強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溫習。另外,在學生的發言中,我總是希望學生的表現能像我課前預設的那樣完美,但是對于學生而言這一要求過于高了,課前“備學生”這一環節我對學生年齡特征和存在的差異考慮還不夠周全,在今后的備課中還需努力。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3

  學生前面已經學會了1—8的口訣,對于編口訣背口訣已經相當熟練,本課關鍵是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巧計或機械識記9的口訣,并在熟悉口訣的基礎上解決多種與9有關的乘法問題,最后的提高部分是讓孩子們在經過長期的編題、畫圖、分析訓練的基礎上,自編與9相關的乘法應用題,用六步法解題。

  全課流程:復習、背口訣、簡單運用(各種形式的練習)—較復雜應用(應用題編題、分析、畫圖、解答)

  本課的計劃展示亮點:常規做法,不是一節課可以生成的。

  1、常規聽算,這是最近一個月每節課必進行的常規,聽算結束會將全對的名單反饋給家長,昨天到場39人,全對的32人,完全準確率82%;

  2、學生背口訣的各種形式,這是在學習1—8的口訣的過程中形成的,還學習了鄰班的一些做法;

  3、學生的編題訓練雖然不是二年級教材要求的,線段圖也只是教材規定要學生認識而非要求學生掌握的,這個可以說是我從嘗試讓學生編題開始,自己想出來的訓練方式,它是指向更高年級的學習的,而不是為二年級的應試而設的,這是一種新的嘗試,我最想探討的是這個問題,也是我上這節課的目的。我假借了9的口訣的名義,讓學生展示他們的編題和分析能力,籍以研討。編題作業,即堂完成并給老師批改的有29人,24人全對,后補的8本全部正確,1人當天病假,2人未交,實到39人,上交37本,暫時32人全對,準確率82%。

  第一個想順道探討的問題是——常規作業。近來一直堅持每天10道題的堂聽,即時改,每天發全對名單給家長表揚,現在基本保持每次29——33人全對;背口訣的形式,從一年級的學加減法開始,很多讀背的形式就在使用,學生比較習慣用不同的方式來強記或巧記;學生平常除了完成優化作業,還設有堂上練習本和1號練習本、2號練習本。1、2號練習本是必改的練習,它們是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格式的,讓孩子們不僅僅知道作業要準確,完成起來還要有規范,堂上練習本是聽算或做嘗試性的練習(比如練習格式)用的,也常常批改。此前,我們班就用堂練本練習過筆頭編題,然后,用一號本編題,我每題必細批。學畫線段圖,也經歷了三階段要求,9次練習,到這回在堂上編題,孩子們已經是第10次編倍數應用題了。以前教高年級的數學,也沒讓學生練這么多,常常放過了每天的口算練習,這種專題的訓練也幾乎沒有過,后來,自己的孩子讀書了,并且我教的比她低一個年級,很多教過的感悟和女兒身上的失誤結合起來,不斷地驅使我去思慮一種細密的教法。或許我的做法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過于苛刻,但是,我認為,對他們終是有用的,于是實踐之。做我們班的家長不容易,因為我總是每天群fa全對的表揚名單1—3次(每本作業本一次),家長是壓力不小的;做我們班的學生不容易,小小的年紀,總是不斷地編題,寫字,我發現,他們極少用拼音代替,二十來字的應用題,總是一個個字寫出來的,作業的書寫也越來越好,因為我除了表揚作業全對外,還不時表揚又對又工整的。

  這個魔鬼老師的魔爪,不知道家長和孩子是否渴望早日脫離?好讓大家都透口氣?吳詠是開放式的學習,回家基本不用做作業的,而我,每天都有常規作業,基礎訓練必不可少。或者我應該尋求一條中間的線路,也解放我的孩子和家長們,但是,我認為,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不用功,怎么會有好成績?要讓孩子們學會用苦功,至少在一二年級,一二年級的計算基礎打好了,才有資格談中高年級的更高級思維的發展。這是我拋出來的第二個順道探討的問題——低年級學生應該輕松還是要學會受苦?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4

  一、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冊教材中表內乘法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一個多位數乘法,在計算時都要分成若干個一位數和一位數相乘。因此,表內乘法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基礎知識,是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須達到計算正確、迅速。同時表內乘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在本節課《9的乘法口訣》教學中,注重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使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本節課的設計說明與反思

  表內乘法是第一學段的學生需要掌握和形成的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本冊教材里集中進行表內乘法的教學,“表內乘法(一)”教學乘法的意義和2~6的乘法口訣;“表內乘法(二)”,教學7~9的乘法口訣和“倍”的概念。本節課力求讓學生在理解乘法含義的基礎上掌握9的乘法口訣。

  本節課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將所有相關的乘法算式排列在口訣表的兩邊,目的在便于學生理解一句口訣可以用于計算兩個乘法算式,也自然地滲透了乘法的交換律。同時,進行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記憶口訣的活動和練習。如“對口令”等,使學生通過這些富有童趣的活動,心情愉快的記憶乘法口訣。

  本節課還注重了把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滲透于掌握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過程中,學習乘法計算的目的是用它解決問題。教學中注重了讓學生通過活動探索,理解乘法計算的含義和方法滲透用乘法解決問題的教學。例如本節課中要求學生根據賽龍舟情景圖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并進行解決問題,使乘法計算教學與用乘法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乘法含義的理解,有更多的機會練習乘法計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所學習的知識有什么用處,如何用,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5

  本節課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后一部分,學生對于口訣學習已有了一定的經驗,并且有了一定的推導口訣的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我在教學設計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小組合作,推導口訣

  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為他們的學習創造條件,教學中,我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了讓學生自編口訣這一教學環節。我提供了一些小木塊,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后自編口訣。同時,又不局限一種推導方法,允許學可以想其他更多的方法來編口訣。為學生開辟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合作與交流中,使他們提高學習的主體意識,學會學習的方法。

  (2)尋找規律,記憶口訣

  由于9的乘法口訣有其特殊規律,因此,創設情景,放手讓學生找規律,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熟記9的'乘法口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規律的教學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數學能力。從這個教學案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在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教師要從以前教師教,學生學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引導者,也是學生的合作者。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自主討論、交流,來探索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從中點撥、引導,并和他們一起學習、探討,不要急于事成,把現成的結論事先告訴學生,要在自己發現學習中所得到的結論記起來也更加容易。所以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吃透教材,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學策略,不斷給自己充點電,使自己不至于被高度發展的社會所淘汰。跟上時代的步伐,使學生覺得教師是他們真正的合作者和朋友。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6

  學生自學9的乘法口訣能夠準確地填寫算式和口訣,掌握了初步的編制口訣的方法,可見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一樣可以對其進行自學能力的培養,但這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所講內容適合自學的情況下。

  這節課的教學也存在一些遺憾:學生介紹口訣時個別后進生的表達力較差,對教師的要求聽不明白(課上提問較多得是中下等生),讓其回答問題時浪費的時間較多。教學之后感到有得有失,正是由于讓學生自學及回答問題時占用時間較多,所以課尾安排的只是拓展環節沒有時間了(與語文教學結合介紹“數九歌”,讓學生感受9的口訣在生活中的應用。即一九、二九不出手……中的一九就是從冬至后開始得9天,二九就是十八天),只有忍痛割愛,沒有向學生介紹只有放到自習課上了,象我意料的一樣,學生對這樣的知識很感興趣。另外,在介紹課后練習中的一道了解規律的題目時,由于時間關系,學生觀察的并不是很細致,如果有時間,聰明的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找到規律,其實這樣的規律并不是要求學生掌握運用,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了解,將數學的方法進行滲透,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思考能力,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有趣,進而想學習數學。課后我想如果課堂上學生自學的能力再強些,回答問題在順利些,或許這節課上的會比這精彩,但是課堂上發生的情況有時是不在我們的預設范圍之內的,所以,只有利用好課堂中隨時出現的問題,把教學效果爭取做到最好,這也是我的教學中一直追求的目的,一直想達到的最佳境界,我會一直努力下去!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7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2―8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的,由于學生已經經歷過多次編制口訣的過程,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初步建立了編制口訣的數學模型。所以,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編制9的乘法口訣。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輕松獲取知識,獲得成功的喜悅。

  掌握9的乘法口訣規律有助于學生記憶口訣。教學中,我能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尋找規律。學生在探究中發現:每多一個9積就加9,積的個位和十位相加得9等規律,并用它記憶難記的口訣,以達到學以致用。

  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學習,所以在記憶口訣環節時我設置了對口令、開火車、手指操等游戲,不僅強化了記憶,更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并愛上學習。

  在練習環節,我設置了多樣化的練習,這樣不僅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更讓他們感受到運用乘法口訣的便捷性,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節課有優點,當然也有不足,課堂上沒有完全照顧到每位學生,而且評價學生的語言也不夠豐富。今后,在工作中我會多學習,多反思,把工作做到更好。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8

  9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習1~8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多次經歷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初步掌握了總結乘法口訣的方法,基本具備了自己總結9的乘法口訣的能力。

  《課程標準》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英國教育家斯賓塞也曾說過:“應該引導兒童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先利用知識的遷移類推性,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總結1—8的乘法口訣的方法,自己編寫總結9的乘法口訣,發現口訣中積的規律,充分發揮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有利于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思維,然后采取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引導學生熟記9的乘法口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后利用對比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課堂的主要部分:編寫乘法口訣和尋找乘法口訣表格中的規律,都是通過學生小組學習進行的。一方面發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從學生匯報交流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來看,學生不僅很好地歸納出9的乘法口訣,而且對于每句口訣的意義表述也非常清楚。我想是因為我留給了他們的足夠時間去思考,又給予了他們充分展示發言的機會。學生在自主探究、匯報交流中學到了新知識,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通過自己編口訣,培養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新方法,同時他們在編口訣過程中,也會產生了一種成就感。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編出后該怎樣記住呢?我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積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后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死記硬背為靈活記憶。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9

  講9的乘法口訣這節課時,我和講1到8的的模式有所變化,一上課我就提問檢查孩子們對已經學過的口訣的掌握情況,我知道,有一部分的學生只能熟練地背誦部分的口訣,還有一部分同學已經會背本節課將要學習的“9的乘法口訣”,但我不能認為有些同學會背,就不教了或教得快一點,一切都是為了照顧到大多數的孩子,從零開始。讓孩子們根據學習乘法口訣的經驗,沒有一句一句的分析每一句口訣的意義,而是讓學生根據前面學習口訣的經驗你一句我一句的搜集9的乘法口訣,既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鞏固“已知”的機會,又抓住學習目標不放。這很好的體現了讓孩子們自主探索的學習數學的方式。我認為這節課以下幾點還比較不錯。

  一、背口訣貫穿始終。

  學口訣就是為了讓孩子們記住,并能靈活運用,當然用是建立在積極的基礎上的,所以這節課我會讓孩子們以背為主,在孩子們搜集完9的乘法口訣口讓孩子們讀背;接著以圖畫的形式幫助孩子們理解口訣的意義之后再讓孩子們自由背、分組背、集體背等不同的形式進行背誦;然后。用手指的幫忙,讓孩子們邊做動作變背誦;在練習過后還讓孩子們給同桌背。

  二、借助圖畫,幫助理解。

  這節課,我不是像以前那樣,一句一句的去分析,讓孩子們去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而是挑幾句借助圖畫來理解記憶。

  三、有針對性的練習

  有計算,有解決問題,將解決問題貫穿到計算課中。既鞏固了對乘法口訣的理解和記憶,又滲透了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學以致用。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10

  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這一課中,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創設。展示西游記的圖片,西游記中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其中一句乘法口訣九九八十一是9的乘法口訣直接引入課題。在結合龍舟情境圖的展示,找數學信息,寫乘法算式,編寫乘法口訣,引領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探究發現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

  本節課我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如在教學環節找一找乘法算式的積有什么規律和特點,積的十位數和個位數加起來都是9,口訣的積十位和個位上的數有交換的現象,如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還有積是9,比10少1,積是18,比20少2……這些特點都是不同于其他乘法口訣的地方。這些積的特點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快記憶乘法口訣。之后介紹其實還借助雙手幫助記憶口訣,聯想法,如七七四十九天,不管三七二十一,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孫悟空有七十二變。這些記憶方法的介紹重在讓學生能夠快速記住這些乘法口訣。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設計了一系列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性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在數數、算算、編編、理理、說說的過程中,發現編制口訣的方法,記憶口訣的方法,經歷了有條理的數學思考的過程。

  教學中雖然注重了情感的陶冶和習慣的培養,可是仍顯得不夠,尤其是在教學語言表達、環節過渡銜接方面等等,都還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仍需思考提高。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11

  9的乘法口訣是新教材二上內容。由于接觸小學生的時間太短,在備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向丁主任和其他同事請教,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預設。了解到學生在一年級的時候已經學過了加法與乘法的轉換,明白了乘法的意義。而且本節課之前學習的其他的乘法口訣為9的乘法口訣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上完課后發現了課上的很多問題,結合教學設計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由于一年級留有口頭暑假作業,一部分學生在暑假已經將乘法口訣記得比較熟練,在學習乘法口訣填表格的環節中,本來設計意圖是兩個9相加得18,學生直接喊出二九十八,忽略了乘法與加法的關系。并且表格結果處理的過于匆忙,沒有將表格進行拓展滲透,更沒有達到于老師所說的,了解全部學生的情況,教師放手的過程就是讓學生變齊的過程。

  另外,選擇最后一個習題數量過大,小部分同學畫出8行9列的圓圈代替向日葵的時間太長,如果換成2行或者3行更容易接受。

  以后在執教本課內容時,我認為還應該在下列方面做努力:

  一是要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發現乘法口訣的規律,尋找記憶乘法口訣的方法。對口訣的記憶,還要在運用口訣的過程中逐步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二是要運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信息,發展初步的應用意識,逐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9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1篇)】相關文章: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8-31

《5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12-23

《用7.8乘法口訣求商》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3

9的乘法口訣比賽說課稿11-04

9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2篇11-07

8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1-15

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1-13

7的乘法口訣說課稿11-02

《乘法公式》教學反思01-26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02-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 中文字幕婷婷丁香色五月 | 免费A∨一区二区三区AV | 欧美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