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

時間:2021-03-24 13:32:5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1

  在本課的教學中,串聯與并聯起著重要作用,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基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會連簡單的電路實物圖、畫簡單的電路圖,能連接簡單的串聯并聯電路,能根據特點識別串并聯電路。利用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真正的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利用實驗簡單器材讓學生自己操作,連接電路,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自主探究,總結出串并聯電路的特點。通過實物電路和簡單問題的探究,使學生知道串并聯電路的實際中的應用,激發求知欲和研究身邊實物的興趣。本節課下來,我覺得處理的還算妥當的地方有幾點:

  1、在內容的安排上,我以九年級物理教材為準,降低難度,緊靠物理教材并結合學生特點,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2、通過實際操作與學生探究,讓學生自己操作、分析電路。一步步完成教師設計的一個又一個目標,探索出自己對串并聯電路的理解和認識。這樣處理使整個課堂教學內容清晰,銜接比較緊密,知識易于理解。

  3、知識擴展,將所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電路,讓學生運用所學進行分析,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4、此課應該是至少兩個課時才能完成的內容,因此,我將深入探討電路圖與電路實物圖畫法的內容放在了下一節課,本節主要解決概念問題以及串并聯特點的研究上,通過學生總結與實驗展示以及最后總結性的知識記憶與歸納合二為一展示,達到了鞏固的目的。

  不足之處:

  1、新課開始用設計電路,如改成想一想會更好。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設計電路會激起學生的斗志。而對于這個班級的學生而言,設計電路就顯得有些壓力。這個地方比較耗費時間。

  2、在出示自己所畫出的串聯和并聯實物連接圖時急于讓學生抄寫下來,有些浪費時間。

  3、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電路連接過程中我使用了用電器標注正負極的做法,并沒有交代學生在實際中并不是這樣,只是一種更方便和正確辨別、畫出串并聯的電路的方法而已。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將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好,把學生這個主體很好的體現出來,這就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根據學生情況,靈活機動的改變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多學習教學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以應對各種教學問題,改正教學中的不足。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2

  在幾十年的物理教學實踐中,我常常思考:怎樣才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呢?

  首先教師自己要有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就拿教材來說吧,教師不要把教材當本本,把知識原封不動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如認識特點、心理特點以及認知水平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創造性地和有選擇性地利用和處理教材,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但其指導思想不能變,那就是有利于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能最大程度地使教學的設計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設計的思路符合新課程倡導的理念。

  這節課是以學生為主的電學分組實驗,主要是鞏固學生對串、并聯電路特征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認識串、并聯電路特點,也將為今后進行電學分組實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首先設計電路,照電路圖接好電路認真檢查后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既要獨立思考,又要分工合作,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器材。本節實驗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動手的習慣。一切按計劃完成,收到較好的效果。

  但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我也發現一些問題。例如:

  (1)有的學生把導線接在接線柱上,卻不知道導線沿什么方向纏繞,部分學生不按要求去操作,導致電路接觸不良,從而影響了實驗效果;一部分學生接好電路后,就觀察實驗現象,而忽略了必要的檢查,實驗中有短路現象發生。

  (2)開始不能用設計電路,應改為想一想會更好。因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設計電路會激起學生的斗志,而對基礎差的學生而言,設計電路就顯得有些壓力,使學生有一種知難而退的感覺。諸如此類現象,我想今后要給學生更多的實驗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才會更完美。同時我自己也要加強實驗方面的演示和指導工作,提高整體實驗效果。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3

  在電子百拼教學中,串聯與并聯起著重要作用,為學生今后學習打下基礎。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會讀、畫簡單的電路圖,能連接簡單的串聯并聯電路,能根據特點識別串并聯電路。利用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真正的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利用電子百拼讓學生自己操作,連接電路,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自主探究,總結出串并聯電路的特點。通過實物電路和簡單問題的探究,使學生知道串并聯電路的實際中的應用,激發求知欲和研究身邊實物的興趣。本節課下來,我覺得處理的還算妥當的地方有幾點:

  1、在內容的安排上,我以初中物理教材為準,降低難度,緊靠物理教材并結合百拼教學,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2、通過百拼,讓學生自己操作、分析電路。一步步完成教師設計的一個又一個目標,探索出自己對串并聯電路的理解和認識。這樣處理使整個課堂教學內容清晰,銜接比較緊密,知識易于理解。

  3、知識擴展,將所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電路,讓學生運用所學進行分析,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4、課程結束后又設計了課堂鞏固內容,出了一些題讓學生回答,達到了鞏固的目的。

  不足之處:

  1、開始不能用設計電路,如改成想一想會更好。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設計電路會激起學生的斗志。而對于七星泡中學的學生而言,設計電路就顯得有些壓力了,使學生有一種知難而退的感覺。

  2、在聯系生活環節,有一張圖片是節日小彩燈,讓學生分析電路的連接。學生回答的是并聯,而我給的答案卻是串聯。在生活中這兩種連接方法都有,但串聯電路有弊端,并聯的用法還是比較多的,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很少能看見串聯電路的例子,沒辦法只好用這張圖片來解釋生活中的串聯電路。通過反思發現如果將此環節改為:用生活中的常用并聯電路讓學生分析,然后問學生:“誰能舉出串聯電路的實例?”最后解釋,串聯電路有弊端,所以人們都不用串聯電路了,這樣效果會更好。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根據學生情況,靈活機動的改變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多學習教學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以應對各種教學問題,充實教學中的不足。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4

  本節課從實驗和理論推導兩個方面研究了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的知識。在研究方法上,突出了等效替代法,雖然很好領會,但在具體操作方面還是不容易理解,集中體現在理論推導時,學生普遍感到困難。從而興致不高,有個別同學打瞌睡。

  在進行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的教學過程中,我沒有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教學教學。而是先用理論推導的方法,引導學生教學推理,得出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的總電阻和各個分電阻的定量的關系式。然后再引導學生用實驗探究的方法探究出教材中的較為淺顯的定性的理論。

  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出現在的學生所普遍缺乏的理論推導的能力。讓他們體會到實驗與理論推導都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而,還可以鞏固過去所學習的知識和培養他們的知識遷移的能力。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完美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的能力。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5

  1、在探究串、并聯電路的特點過程中,提出進行比賽時,應省去“看哪個組最快讓2個燈泡同時發光?”這句話,因為老師講這句話后,學生就會馬上動手實驗,而不注意聽比賽規則。

  2、讓學生在第2、3題的電路圖中找不同,引出串、并聯電路的特點,不必按“連接特點→電流路徑→用電器之間的影響”的順序,最好按學生先找到哪個不同,就分析解釋哪個,這樣顯得順理成章,學生更易接受。

  3、讓學生在第2、3題的電路圖中找不同,對于學生回答:“亮度不同”;“用的導線根數不同”等。老師要及時表揚,可一帶而過,不必過多糾纏。

  4、學生在第2、3題的電路圖中找不同時,如果有學生說:“靠近電源正極的燈泡亮些。”那么老師可微笑反問:“兩個燈泡交換位置,還是這樣嗎?課后,我們可以試一試。”

  5、兩生上臺摘燈泡時,如果事先不斷開開關,那么老師要趁機強調:帶電作業不安全,進而提示在家換燈泡時,要先斷開總開關,才能確保安全。

  6、下一節課最好復習“判斷并聯電路中的干路和支路方法”,然后增加一個題目:

  以上電路連接正常,當開關S斷開時,請回答:

  引出串、并聯電路的開關作用:串:控制整個電路;并:干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控制該支路。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6

  1、本節課的教學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出發點,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地進行觀察、實驗、探究分析、歸納總結等信息加工和知識的意義建構以及創新能力發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則適時介入,引導,啟發,組織,幫助,促進;學生則養成科學的理性思維習慣,自主學習以及協作學習的方法。

  2、本節課教學過程獨辟蹊徑,有以下創新特點:以圣誕屋音樂燈的視頻資料開頭,增強學生好奇心,要;學生探究實驗改變一般教學設計先講串聯,后講并聯的常規方法,而是串并聯同時進行,讓學生觀察、對比、分析,兩個電路各自的特點就非常明顯了。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主動觀察、分析推理、設計創新等能力,結論的得出是直接的,印象也是深刻的;知識的獲得、規律的歸納由教師告知變為學生主動獲取,降低了難度,起到了鞏固重點又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規律應用的教學體現以切合生活實際的練習為主的教法,鞏固了新學知識;課后作業的安排適當提高了難度,讓學生跳起來摘蘋果;結尾承前啟后,發人深思;整節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同時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信息的雙向交流渠道暢通,學生參與活動的廣度和深度都適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八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合理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在課堂上無法直接觀察的物理現象,利用投影展示實驗結論、課堂練習,節約了教師的板書時間,在短時間內能給學生更多的信息。在處理知識的獲得過程時則采用實驗探究,讓學生有動手動腦的機會,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而不是被動接受。

  4、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僅局限在課堂練習中,而是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而且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積極的評價,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好物理甚至更多科學知識的良好愿望。

【串聯與并聯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串聯和并聯教學反思12-29

串聯與并聯電路說課稿11-02

教招初中物理面試:《串聯和并聯》教學設計01-06

唱游與律動教學反思范文12-28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范文11-05

《體育與健康》高一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5

《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12-23

《旋轉與角》教學反思(通用6篇)12-27

《蝸牛與黃鸝鳥》教學反思范文12-23

《背影》的教學設計與反思范文10-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色福利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久久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