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29 19:10:3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1

  課程將探究式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著重點放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探究問題的活動中獲取知識并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了解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技巧。

  這節課我設計了以“觀察—猜想—驗證—應用”為主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知不覺”學習到新的知識。在學生猜測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來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激發求知的渴望和學習的熱情,最后達成共識。

  這節課我創設了學生喜歡的情境:“三個三角形的爭吵”入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索三角形的內角和。讓學生“量一量”、“剪—拼”、貼近了學生的生活,降低了學習難度,注重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親生去體驗去感悟。

  在操作反饋的過程中我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你選用什么三角形,采用什么方法來驗證;

  第二,經過操作得到什么結論。學生分小組對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進行驗證,經歷量、剪、拼一系列操作活動,從而得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結論。

  本節課不足之處:

  1、學生在還沒學習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及三角形的內角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就無法復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

  2、在解決三角形內角和是什么這個問題,說的不夠透徹,課后我改成這樣,先讓兩個學生說,說完讓一個學生指出來,讓他用黑色水筆畫出來。為驗證三角形內是180度做鋪墊。

  3、學生在介紹剪拼的方法時,可以讓介紹的學生先上臺演示是如何把內角拼在一起,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的時候就可以節省時間。而且由于內角和這個概念沒有講清楚,學生在這一環節花了一定的時間。

  4、在學生匯報方法時,還應該用尺子比一下拼后的三個角是在一條直線上,更直觀的說明三個角形成一個平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5、練習設計是有分層次,但是學生說的較少,我比較急地去分析,留給學生的時間不足,這是我今后要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

  本節課我引導學生用測量或剪拼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并會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解決實際問題,但整堂課引導的比較急躁,今后我要朝著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我愿意鍛煉和改變自己。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2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青島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三角形三個角的關系。課堂上我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究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探索、實驗、發現、討論交流、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一、創設情境,營造探究氛圍。

  怎樣提供一個良好的探究平臺,使學生有興趣去研究三角形內角的和呢?這節課在復習舊知“三角形的特征”后,我引出了研究問題“三角形的內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而畫一個有兩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卻無法畫出這一問題的出現,使學生萌生了想了解其中奧秘的想法,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由于學生對三角尺上每個角的度數比較熟悉,新知的探究就從這里入手。我先讓學生分別算出每塊三角尺三個內角的和都是180°,由此引發學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嗎?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呢?”,我趁勢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動手驗證。通過小組內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驗證,可以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在明確驗證方法后,學生在小組內通過動手操作、記錄、觀察,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否為180°。之后我組織學生在全班匯報交流,有的小組通過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測量誤差);有的小組通過撕一撕、拼一拼的方法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可以拼成一個平角。還有的小組通過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也發現: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角。此時我利用課件進行動態演示,在演示中進一步驗證,使學生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全班交流中獲得了三角形的內角和的確是180°的結論。這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為后繼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三、練習設計,由易到難。

  探究新知是為了應用,這節課在練習的安排上,我注意把握練習層次,共安排三個層次,由易到難,逐步加深。在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結論時,第一層練習是已知三角形兩個內角或一個內角的度數,求另一個角。練習內容的安排從知識的直接應用到間接應用,數學信息的出現從比較顯現到較為隱藏。第二層練習是判斷題,讓學生應用結論思考分析,檢驗語言的嚴密性。第三層練習是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四邊形、六邊形的內角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這些練習顧及到了智力水平不同的學生,形式上具有趣味性,激發了學生主動解題的積極性。

  這節課我不斷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猜想、去探究、去發現新知識的奧妙,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中掌握知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我基本達到了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

  1、為學生營造了探究的情境。

  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通過學生自己發現的知識,學生理解的最深刻,最容易掌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提供給學生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造、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觀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動中。上述教學中,我在引出課題后,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理解內角與內角和的概念。在學生猜測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來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當學生有困難時,教師也參與學生的研究,適當進行點撥。并充分進行交流反饋。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探究氛圍。

  2、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動手操作,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在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的過程當中,大部分同學都是用度量的方法,此時,我引導學生:180度是什么角?我們能否把三個內角轉化一下呢?經過這么一提示,出現了很多種方法,有的是把三個角剪下來拼成一個平角,有的用兩個大小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還有的是用折紙的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大腦,就連平時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也置身其中,充分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新授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學在課堂上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當中,并且思維靈活,敢于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掌握了知識之后能夠靈活地應用,教學效果比較好。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4

  《課程標準》倡導探究性學習,力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的時候,我注意鼓勵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方法去探究,并利用多媒體去驗證學生的結論,最終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

  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飛翔。“為什么不能畫出有兩個直角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內角度數有何奧秘?”這正是小組合作的契機。通過小組內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內完成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測量、剪拼、折拼等實際操作,建立解決問題的目標意識,形成學習的氛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晰地觀察到剪拼、折拼的過程,進一步驗證探究結論。同學們通過自主實踐、合作探究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整節課的練習設計,由易到難。在應用“三角形內角和是180°”這一結論時,第一、二層練習是已知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度數,求另一個角和簡單的判斷題。第三層練習是求特殊三角形內角的度數,真正做到了三角形內角和知識與三角形特點的有機結合。

  在實際教學中,我多次利用超級畫板、flash動畫,從開始的激趣引入、觀察猜想,到后來的數據驗證,多媒體在整個教學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另外,參與學生的探究活動是我教學的一大特點,詢問、點撥、交流,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我也發現,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的組織如合理分工、有效合作等方面不夠科學合理,還需更具體的指導,以使每位學生都能真正參與,讓合作探究更有效。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5

  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這一課時,為了達到本節的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放開手讓學生去自己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

  上課前學生就已經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為了讓學明白為什么是180°,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三角形的內角和”時,開始就由大小不同的三個角(銳角、直角、鈍角)爭論誰的角大入手,導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爭論誰的內角和大。對于這場爭論的結果是什么,會引發學生的思考,究竟哪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大?這也正是我本節課要與學生共同研究的問題。處于這種狀態的學生注意力特別集中,學習興趣異常高漲,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于是我及時揭示課題,提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討論學習方法。當學生通過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之后得出自己的結論時,他們體驗了成功,也學會了學習。在這節課中師生互動交流,共同找到了幾種驗證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方法,很好地體現了師生的雙邊活動。試想,如果上課之初,我自己一味的的去告訴他們三角形的內角和為什么是180°,并且告訴他們探究方法,我想即便告訴的方法再多,再詳細,他們學到的也只是有限的方法,而且是老師的方法,不是自己發現的方法。但換一種教學方式,孩子們不但找到了所有我知道的方法,也找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方法,我們大家在研究中都是受益者。

  為學生營造了探究的情境。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通過學生自己發現的知識,學生理解的最深刻,最容易掌握。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提供給學生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造、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觀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動中。

【三角形內角和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反思(通用12篇)12-25

 三角形的內角和課件和教案05-12

三角形的內角和試講稿11-16

《三角形的內角和》優秀說課稿模板12-28

《三角形的內角和》說課稿7篇11-05

初中三角形內角和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12-27

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02-09

《鄉愁》課后教學反思11-14

《背影》課后教學反思10-30

《荷花》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12篇)12-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一本2019道国产香蕉 |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 | 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五月 | 日本丝袜国产亚洲 | 一本色道久久鬼综合88 | 亚洲色婷婷六月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