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29 13:26:5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寫實與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象和殘酷的現實更迭出現,是這個凄美的故事最打動人心的地方。

  教學這篇課文一是要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切實關注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體會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三是通過課文,使學生走近安徒生,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為了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在此基礎上以小提綱的形式:賣火柴、擦火柴、凍死街頭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對于六年級的學生理解長篇童話這種形式的文章是一個創新。老師的引導到位,學生的思路清晰,一下就把握了課文的整體。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強調精讀細說。因為“讀”是語文課的基礎。要使學生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注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賣火柴”這部分,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擦火柴”這部分,讓學生自讀,使學生領悟作者的想象描寫完全基于現實,十分合理。同時抓住課后習題來“說”。課后習題的設計意圖在于關注閱讀理解的個性化,尊重學生個人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我給學生創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讀、說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或自由選擇合作伙伴,自己選擇讀、說的內容、形式。全班交流時,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獨立體驗。

  在處理“凍死街頭”的部分時,課堂里面久久回蕩著哀婉的音樂,用音樂襯托出小女孩的可憐,以輕聲朗讀的方式處理的這段,和小女孩同悲同泣。小女孩走了,但是誰也不知道她曾經多么幸福,她跟著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在這里緊抓住兩個“幸福”的不同含義,幫學生體會到了安徒生老爺爺在寫下這兩個幸福時那種對小女孩的祝福、同情,對現實的抨擊,對當時社會的憤怒……,升華了學生的感情,學生對當時社會的認識,使學生及在場的老師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教師又機智的引導學生和當今社會的對比,激發了孩子內在的真善美,喚醒他們對別人的愛,對弱小的愛,對社會的責任……

  上完了這節課,仔細回想也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比如教學內容安排過多,使朗讀教學顯得有點蜻蜓點水,不夠深入,有些學生只能淺顯地感悟句子的意思,卻不能由內容想開去。在今后教學中還應把握好教學內容,達到精而準,使學生的能力充分得到提升。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2

  本學期的優質課,我根據課程進度選擇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

  要想上好課,第一步必須深挖教材。作為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不能只停留在識記生字,朗讀課文上了。我經過反復閱讀此文,挖出了一條線:體會賣火柴小女孩的“不幸”和“幸福”,通過對比,感受小女孩的可憐、堅強。第二步,該設計教學過程了。我覺得五年級的孩子經過近五年的語言感悟訓練,應該較為容易地找出語言點,自讀自悟,教師只稍作點撥即可。最后,用“讀完這個故事,你想對小女孩說什么?”進行寫話訓練,升華思想。第三步,制作課件。我根據本課的教學思路,插入了精美的圖片和適合的背景音樂,感覺圖文并茂,恰如其分。

  4月19日下午第一節,我在五三上這堂優質課。原先的預設對于學生一片茫然。學生對于課文思想和語言的感悟沒能達到預期效果。課后反思自己的設計沒有問題,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我們知道,備課不但需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再完美的教學設計不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都是不現實的,相當于空中樓閣。

  語文教學離不開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品悟語言。這篇課文本以為在上節課已讀過了,所以,上課后就直接讓學生感悟,但學生沒有融進去。因此,對語言文字的品析必須建立的充分讀的基礎上。

  本次優質課,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在實踐中提高。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3

  對于情感濃的文章,如果學生學完了,沒有動情,那恐怕不能說很好地體現了人文性。情從哪來?情從文本來。教師除了懷著滿腔的情來教學,還要找準生情點,恰當地喚醒它,點燃它,讓它在學生的心中燃燒。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它打動了無數人的心,《你別問,這是為什么》一首詩就是最好的說明。無論是“寫幾句話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家”的寫話設計,都給了學生運用語言宣泄情感的很好的平臺。但宣泄是需要情感的積蘊的,閱讀中怎樣找準“生情點”,點燃學生的情感呢?

  師:賣火柴的小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怎樣美妙的情景?誰來讀一讀?

  生:(讀四次幻覺)

  師:你們注意到這些句子了嗎?請讀一讀,這些句子在暗示什么呢?

  出示: 1、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2、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

  3、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圣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閃爍的星星。

  4、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尸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生:它其實告訴我們,小女孩看到的一切不管有多么美妙,它們只是一個夢幻,短暫的夢幻而已。

  師:是啊,多么美妙的夢啊!可惜它太短暫了,短暫到只有火柴燃燒的幾秒鐘。小女孩何嘗不知道呢?大年夜她擁有的,只有賣不出去的火柴,只有冰冷的墻角,只有在漆黑的夜空閃爍的遙遠的星星。可她還是不斷地擦燃火柴,陶醉在短暫的滿足和快樂中。那么從小女孩這些幻覺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小女孩之所以想到火爐,是她太冷了。

  生:小女孩想到烤鵝,是她太餓了,并且因為是大年夜,應該吃烤鵝的。

  師:從哪里看出她太餓了?

  生:從“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看出她餓的程度,她想馬上吃到烤鵝。

  生:我還看出她向往圣誕節的快樂,想念疼愛她的祖母的溫暖的懷抱。她沒有一點歡樂,也沒有親人的疼愛。

  師:溫飽、快樂、親情,擁有它們的時候,有多少人感覺不到它們的珍貴,又有多少人感覺不到其間的幸福!對于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來說,一個火爐,一只烤鵝,一棵圣誕樹、奶奶的懷抱,就是“幸福”的全部啊!就是小小的她夢寐以求的全部啊!

  讀了這個故事,有個孩子寫了一首詩──《你別問,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吧。(生讀)你讀了這個故事,不想寫點什么嗎? “幸福是什么”已經從一個最基本的角度得到了詮釋!

【六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通用9篇12-25

六年級下冊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反思(通用13篇)12-23

六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說課稿12-17

《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匯編15篇)01-07

賣火柴的小女孩_600字01-21

《賣火柴的小女孩》好詞好句04-08

改編《賣火柴的小女孩》作文12-22

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有感-六年級02-08

《賣火柴的小女孩》觀后感01-22

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中國02-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另类在线A∨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乱码 | 香蕉人在线香蕉人在线8 | 在线观看日本高清区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