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上秦兵馬俑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四上秦兵馬俑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堪稱“世界八大奇跡”之一。規模宏大的兵馬俑不僅是秦軍強大力量的縮影,更是一代文化的縮影!肚乇R俑》是一篇狀物類的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課文的背景內容厚重博大,易于聯系拓展,盡情揮灑。課文語言精美,思路縝密,易于教師極盡品評體悟之能事。
《秦兵馬俑》這篇課文語言生動、描寫細致,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體會課文的語言來發揮想像去觸摸兵馬俑各具個性的豐富形態,激發學生的情感,但是相對于生活閱歷淺顯四年級學生來說,未免還是顯得有些抽象?紤]到這樣的因素,我根據課文內容精心選擇了一組將軍俑、武士俑、車兵俑、馬涌等不同類型兵馬俑的特寫圖片,請學生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句子,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學生的表象,拉近了學生與這多年前的珍貴歷史文物的距離。這篇文章的解構結構嚴謹,起、承、轉、合,環環相生,絲絲入扣,易于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結構等關鍵處的聯系自讀自悟,又快又準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如開篇作者即說兵馬俑在世界上是“舉世無雙”的,結尾說兵馬俑“絕無僅有”,前后呼應。中間通過過渡段:“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形象鮮明。”連接了前后兩部分,介紹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我通過理解這些總起句、中心句和過渡句,帶領學生理清了文章脈絡,從而又快又準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作者的寫法上,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在描寫兵馬俑時“好像”前后的內容分別為實寫和虛寫,作者通過想象把靜態的兵馬俑寫活了,讓我們都能感受到兵馬俑形象生動的形態。用這種方法讓學生們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學會寫作的'方法,起到閱讀和寫作的雙重培養。在理解完“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币痪浜,再以此句為線索回蕩全文,感受每一種類型兵馬俑的精美,感受兵馬俑整體構思的精美──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最后,抓住首尾呼應的“絕無僅有、舉世無雙”兩個詞語,體會兵馬俑所凝聚的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非凡的創造力以及作者的自豪、贊嘆之情,總結升華學生對兵馬俑的認識。
不足之處:
(1)導入太長,邏輯混亂。我先聯系之前學過的課文作為導入,接著介紹了兵馬俑的歷史背景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反響,但是這個先后順序有些亂,可以先介紹反響和地位,再結合圖片說明歷史背景,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2)在課堂調控上,介紹“規模宏大”部分用的時間太多,各個環節的聯系不緊湊,使得這篇自讀課文沒能在一小時內上完。
(3)另外,作為自讀課文,我扶的太多,放得不開。在講解幾種類型的兵馬俑時,先講了將軍俑,之后的幾種本想讓學生自學的,結果還是不由自主地講解了。以后可以試著用小組討論后提問或者填表格的方式完成。
【人教四上秦兵馬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