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放式作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對開放式作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開放式作文教學反思1
以前每逢作文課,老師總要為作文題目絞盡腦汁,因為要出一個既要讓學生有興趣寫,又要讓學生有話寫的新穎、不重復的題目并非易事。開放式作文解決了很多老師出題目難的問題,有的老師一到作文課,要么寫關于人生的話題,要么寫關于環保的話題,要么寫關于生命的話題,諸如此類大得摸不著邊際的話題。更有甚者,有的老師干脆什么題目也不布置,讓學生們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是一部分老師不負責任的表現。開放式作文,首先解決學生有話寫的.問題誠然不錯,所以題目盡量不設障礙。但長此以往,學生對審題,圍繞中心選材等一系列作文方法和技巧就顯得陌生了。這樣,學生的作文水平還是不能提高。我認為,作文題目是必須要的,當然出話題為佳,但話題不宜過寬,過寬等于沒出題一樣。出命題作文也未嘗不可。總之,要根據學生“最近發展區”的要求,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作文采取不一樣的要求,過易或過難都不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在開放式作文教學中,把班上學生分為上、中、下三等。有時共寫一個題目,有時分寫難度不同的題目。對上等生,要起點高,要求嚴,重創新;對中等生,應從規范起步,打好基本功;對下等生,應降低要求,允許模仿。
對開放式作文教學反思2
高考對話題作文的要求是文體不限。這有利于學生“力求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開放式作文教學也應該這樣要求,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然而,具體到某一篇文章,絕大多數應該是有文體的。從話題作文開始的第一年高考到現在,五年間出現的真正標新立異、打破常規文體形式的優秀作文能有多少呢?在學生作文中,更多的是記敘文不象記敘文、議論文不象議論文、散文不象散文、小說不象小說這樣的“四不象”文章,還有的學生基本的文體都寫不好,就急于創新,結果寫出了戲劇不象戲劇、訪談不象訪談、實驗報告不象實驗報告的“怪胎”。這不能不說與老師過于開放文體、不講文體特點有關。有老師說,死守文體形式上的特點,讓學生做文體和格式的奴隸,就會把他們在作文中表現出的真情實感削刮殆盡,挫傷他們的寫作熱情。文體與真情實感有這種必然的聯系嗎?難道學生的喜怒哀樂是由文體決定而不是由外界的事物所引起?古人說:“定體然后可以言工拙。”可見文體是作文的首要問題,加強文體指導和訓練不可缺少。
【對開放式作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對漢語拼音教學反思06-15
對《采薇》的教學反思10-27
對《將進酒》教學的反思10-25
語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教學反思12-27
對金子課文的反思12-18
語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教學反思范文12-25
作文訓練教學反思12-15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
一年級上冊《對韻歌》教學反思01-25
一年級上冊《對韻歌》教學反思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