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精選10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1
一節綜合性學習,我居然上了兩節課!我真是服了自己。
授課后該如何進行調整呢?現在結合好友的建議進行第二次備課。
第一個環節讓學生展示搜集的有關友誼的古詩、名言警句、名人故事,不能讓所有的小組展示。因為雖然學生展示的東西并沒有重復,但是,滔滔歷史長河中,真摯友誼的內容比比皆是。所以,可以提前讓學生做成手抄報,展示評選出的優秀作品。這樣可以把時間省出來。展示的內容也豐富。
第二個環節,讓學生回顧自己小學伙伴,說一個自己最難忘的朋友,難忘他的什么,這樣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從小學到初中的變化,回顧往昔,重溫往日的溫情。
第三個環節,說說進入初中以來,自己最喜歡哪個朋友,他身上的那種品質吸引了自己。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一個人之所以受大家的歡迎,是因為他身上具備的優秀品質,為學生的成長助力。
第四個環節。讓學生齊讀書上兩個故事,翻譯過來,陳述故事,讓學生明白,朋友是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莫逆之交,雪中送炭。講述我們潁上歷史人物的故事:管鮑之交。
最后,展示《論語》中有關友誼的句子:選擇教參書上的兩句:何為益友損友,讓學生知道交什么樣的朋友。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2
興趣是學生喜歡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觀性得到最大發揮的標志,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應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呢?我認為,主要還是應該從過程評價及價值觀的體現出發,讓學生有成就感、愉悅感。
“綜合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參與進來,因此為了提高其積極性,作為組織者,指導者,必須學會對學生進行評價,不論是從定性評價還是定量評價,是形成性評價還是終結性評價,都應該讓每位參與者有成就感,讓其價值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要做到這些,首先我們教師必須能客觀地描述每位學生,尤其是能力差的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及其表現,突出他們參與性與進步點,對每位學生的表現盡量是加以鼓勵,以積極評價為主,并從多方面加以引導。其次,倡導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及幫助作用,相比較而言,學生無論從年齡、知識層次、心理范疇等許多方面具有共同性,易于交流,易于溝通,讓他們以各自的愛好興趣、地域等不同方式組成小組,也是十分有利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第三,存同求異,鼓勵創新,從學生的.學習經歷知識結構來看,大多數學生是相似的,在很多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涉及的內容是相似的,但是,作為我們老師來說,應該是善于發現相似之中的差異并進行恰當的評價,促進他們思維的求異,以此業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并逐漸培養整個班同學的創新能力。
綜合性學習,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和科學創新思想的一個環節,確實值得我們每位語文教師重視,它是把課內與課外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愿每位老師都做個有心人,把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語文教師應盡的天職承擔起來。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3
一、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綜合性學習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且操作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老師們在畏難心理的導控下比較不愿選擇這種課題。其實探究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獵奇則是學生的天性。老師們只要能提出對學生構成困難,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且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引發他們的興趣和欲望。并且在探究合作中,老師和學生加強交流,學生和學生互幫互助,共同體驗獲取知識后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又會進一步激勵學生去獲取更多更深的知識,引發更強的求知欲望,如此循環不已,自我激勵,學生就有了永不衰竭的學習動力。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真正投入進去的話其實并沒有想像中那么難。
二、主題閱讀活動的開展值得肯定和推廣。本次探究的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學生每個月的主題閱讀活動。因為學生的世界很小,因為他們涉世未深,學生的世界很大,因為他們將面臨整個世界。所以主題閱讀的開展有利于學生豐富人生閱歷,拓寬知識面和眼界。但是,真正要把這種活動更有效的開展下去,還需要老師們的努力。老師除了給學生確立主題外,還應該組織學生閱讀交流,討論總結,并指導學生寫閱讀體會。且一定要貫徹始終,這一點非常重要。更重要的一點是初一年學生就應該開展閱讀活動,這樣更加能立竿見影。
三、應更加注意培養學生的情商。語文的三維目標中有一點是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語文課是非常注重情感體驗的,但要在課堂上真正引導學生感悟,又是語文課的一大誤區。因為很多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真正落實這一點,沒能適時適地的加以引導,讓出一定的時間給學生感悟和表達交流。所以學生比較缺乏多樣的情感體驗。本次教學過程當中,老師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在這一環節的設置上也沒有騰出多一點的時間讓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在暢談中去深入領悟“親情”,這是不足的'。
總之,綜合性學習這種探究課程最能體現集體的協作精神,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這一次的展示課,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它不但是學生集體合作的展示,也是我們語文組共同智慧的結晶,雖然這節課還存在諸多不足,但這節課的課前課后最值的收藏的是一中合作、互助、支持和關懷的情感。這種情感是我們最應該傳承的。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4
本次“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活動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工具性的特點。學生以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方式搜集信息,整理資料,實地采訪,進行思考與探究,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機會,培養了語文交際能力。同時,通過生動豐富的資料,使學生更深刻、更理性的認識了母愛,并以實際行動回報母愛。然而,活動中也反映了一些問題。一是單親孩子和留守孩子問題。他們缺少對人間溫情的深刻體驗,因而在活動中不是太積極,雖將他們特意分成一組,但效果還是不太好。教師在生活中學習中應多給他們以關懷與鼓勵。
二是農村學生能接觸到的'文化資源貧乏,搜集資料工作難度大。一些學生家庭條件較好,父母有一定文化、一定修養還可以為孩子提供一些支持;而據學生反映,大多數家長文化條件有限,對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資料無能為力,對于學生的采訪也表現的不夠熱心。然而,許多學生還是克服了困難,基本上完成了小組分給的任務。雖然艱難,但鍛煉了學生,增長了才干。針對這一類情況,我們應該多開展這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實踐活動,從而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的學習打下基礎。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5
早上第三節課,我帶著忐忑與懷疑的心態走進了七年級六班的教室,簡短的課程安排后,我帶同學們進入了今天的綜合性學習的學習狀態中。其實,還沒檢查同學們的預習、準備效果時,我就想當然地認為今天的綜合性學習肯定不會盡如人意,想想平時那一幫讓人頭疼的“野小子”,他們就連最基本的語文學習要求都難以達到,這次提前給學生布置的搜集資料和較高標準的預習工作,對他們來說,從心底上就會摧毀他們那一點點在心里燃起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這是大綱明確要求的教學內容,我不會也不可能不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
按課前的準備,我用了一兩分鐘導入了新課,進入了第一個教學內容的學習成語積累。我先是按常規形式抽學生說說自己搜集到的成語,第一個回答問題的同學就讓我對他的表現有點吃驚,他搜集的成語有學過的,也有沒有過去沒有學過的,有的連我也有點陌生。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學生陸續作答,同學們搜集的關于友情的成語加起來遠遠超過了我備課時準備的成語,此時我有點對學生們刮目相看了。
到了第二個教學環節——關于友情的詩句的積累。好家伙,同學們發言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都爭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積累的詩句分享給大家,隨著同學們說出的更多詩句的出現,我自己在心里漸漸地感到都有點不好意思,和學生積累的詩句比起來,我為了上課準備的詩句顯得知識水平太過淺薄。我只積累了學過并耳熟能詳的幾句,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五六句詩,而學生們積累的全是比較經典的友情詩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結交在相知,何必骨肉親。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元鳴而鱉應,兔死則狐悲……此時,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們的潛力的何其的大,這對我來說,又怎么不是一次虛心和同學們相互學習,共同掌握,攜手共進的好時機。與我而言,知識的.充實倒是其次,帶給我心靈的震撼和觸動是好久沒有過的。這是我平時為了應付檢查即使寫一百遍教學心得體會也不及的心靈深處的思想轉變。
在心底,我反復地對自己說,今天與其說是我給學生們上課,倒不如說同學們的優秀表現帶給我的思想上的巨大觸動是真真切切地給我上了一堂更新思想意識的一課。課后,說真話,我沒有以前新課后常有的成功感,反正心里怪怪的,一種說不出的滋味讓我落寞、失落、有點小抑郁,我在想,那是這次教學活動后的壓力、愧疚、驚奇、或許還帶有一絲絲欣慰等心緒經過我的思想醞釀、發酵后奇怪的感受才對。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6
《少年正是讀書時》是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本人利用名師工作室的平臺給學生上了一節課,為了上好這節課,在課前我讓學生大量的搜集了名人讀書的故事和名人名言,還讓學生認真的填寫了書上的個人閱讀狀況調查問卷表。在這節課后,本人對教師們提出的意見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反思。
這節課,我首先運用書法家顏真卿的《勸學》這一首詩歌,讓同學們從這首詩歌的后兩句明白我們少年時代正是讀書的最佳時光來導入課題《少年正是讀書時》,接著就讓同學們分享搜集的名人讀書故事,并談出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示。然后又讓學生談名人讀書名言,并從這些名言中汲取讀書的經驗。通過個人閱讀狀況調查問卷的.填寫和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閱讀情況來了解分析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來談談“課外閱讀是否有必要”這一話題。最后我運用表格的方式來教會學生如何擬定我們的讀書計劃,并抽出最先完成的幾個同學所寫的讀書計劃來進行點評。
在這節課中,我分析了當前初中學生閱讀的現狀,并提出了《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的閱讀量作出的規定,也提出了我們七年級學生必須要看的課外書目的要求,在課堂中還進行認真的指導學生填寫讀書計劃,其中我認為成功的地方就是導入部分很自然,整堂課的教學層次清楚。
總的來說,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第一、在這節課中,顯得很緊張,放不開,教學有些趕。
第二、在講解名人讀書名言的時候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說我們的讀書經驗方法。這點是最值得深思的,在讀書方法上對學生的指導不夠深入。
第三、沒有完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顯得比較少。
第四、在點評學生回答問題上顯得很單一,缺少針對性和鼓勵性語言。
第五、學生的思維需要老師去啟發,去開啟,在這上面做得還不夠,需多加強。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磨煉,我相信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更加注意對學生的引導,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7
這節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少年正是讀書時》我貫徹了新課程理念,在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的基礎上,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了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就是小組化活動。
我在教學中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放手讓學生搜集、交流、討論、展示材料;顒有问截S富多樣。開課時我和同學進行了一個互動游戲,引領學生不知不覺走入了“書”的天地,接下來通過“背誦名人讀書名言”、“講述名人讀書故事”、“介紹名人讀書經驗”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好讀書——學名人手不釋卷”的重要性。然后結合“流行作品”、“網上閱讀”這些新的閱讀內容及閱讀方式組織學生辯論,極大地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創設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氛圍,從而引導學生“讀好書——伴經典含英咀華”。最后水到渠成,“讀書好——養氣韻意到筆隨”,我又設計了讓學生推薦一本好書的活動,這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在“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三個環節中,我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參與度,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創新精神的培養,盡可能地使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每一個活動中,他們或聽、或說、或讀、或寫、或辯、或議,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真正獲得了學習的主動權,而老師僅僅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當然,課堂中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夠精練,對學生的點評不到位,以后教學中我一定注意多加“修煉”!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8
當我們開始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時候,學生已經在小學學習了六年,并且即將離開小學,開始新的生活。這次綜合性學習就是充分運用多種語文形式,讓學生回憶美好的小學生活,互相激勵,繼續前進。
“語文綜合性學習”一切均是從語文學科目標、特點和性質出發來進行的,正如“語文課標”所建議的那樣“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時間活動的緊密結合。”我班根據教材上的活動建議和班級實際情況,以制作“成長紀念冊”為軸心,以“師恩難忘”為切入口,教材引路,將課內外學習和生活融會貫通,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綜合實踐活動 ,同學們共同制作了兩本“班級紀念冊”,紀念冊里融“集體榮譽”“同學情深”“師恩難忘”“我愛我家”四個欄目,在“集體榮譽”欄目里,學生搜集了六年來班級的獎狀和同學參加各種賽事獲得的榮譽;“同學情深”欄目里有“最難忘的人和事”,用習作形式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有六年來同學們的合影,并加上了標題,記錄自己成長的點滴;擅長畫畫的為同學畫像后寫下了心里話,記錄下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師恩難忘”欄目里有回憶自己最喜愛的老師選擇最感動的一件事學成的記敘文;有給老師的一封信;有給老師的建議等而且有老師和同學們的.合影,表達了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我愛我家”這個欄目,孩子們通過搜尋學校幾年來每個點滴變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來記錄見證他們成長足跡的母校,表達對母校深深的愛。
整個活動學生在說一說、寫一寫、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發學生對母校、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學生的作品也算精彩。
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最不足的是,學生的參與面不夠廣,雖有分組,但是后進生有濫竽充數的現象;有些學生雖有大量的一手資料,但平時不怎么表現自己,在課堂中有點茫然,不知所措,導致質量不佳;有的在明確說話范圍的環節處理得不夠果斷,有點拖泥帶水,結果是學生的思路沒有得到開拓,沒有緊扣“成長足跡”這個主題展開思索。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沒有等到有效的訓練,很多學生說話不完整,聲音小,口齒不清。
今后要盡可能地創設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開放學習的環境。抓好策劃、活動、交流、評價等幾個環節,使綜合性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9
本節課是一節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課,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剪紙,教學難度適中,主要讓學生了解剪紙這門傳統的技藝,掌握簡單的剪紙技巧,通過欣賞優秀的剪紙作品讓學生感受古今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培養民族自豪感。同時,讓同學親自動手,嘗試剪紙,激發學生對剪紙的興趣。課堂上,結合學生的興趣、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現狀和他們創作情緒,我為他們提供了蝴蝶、小魚等學生喜聞樂見素材,供學生創作。
本節課的設計亮點是:在教學中,我以“引、學、做、評、賞”為活動主線,通過欣賞激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在學習探究剪紙作品的制作過程,培養學生感知事物、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小組合作研究中提高觀察能力、協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創意剪紙活動則喚起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剪紙制作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在評價和欣賞環節,我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的個人評價相結合,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學會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整個活動設計思路清晰,環環相扣,一氣呵成。
反思這次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會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與學生一起對這一活動主題進行再研究,創造出更多創意作品。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10
近段時間在開展小學階段的最后一次綜合性學習:難忘小學生活。忽然覺得孩子們真的很可愛。他們給我唱《每當我輕輕走過您窗前》,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六年了,朝夕相處下來,能沒有感情嗎?
寫《給xx的建議》,孩子們有寫給校長的,有寫給任課老師的,有寫給同學們的,也有寫給我這個班主任的。他們把寫好的建議書呈給校長閱覽的`時候,校長鄭重地做出了答復。針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建議,他還在教師大會上做了說明。他說:其實,我們的孩子是很聰明的!
是啊,我們的孩子是很聰明的!這一次的活動,他們寫下的是心理話,寫下的是對母校的留戀,寫下的是對老師的深情。六年了,我們批評甚至責罵(還有稍稍的體罰)過他們,而他們也賦予我們諸多的快樂。
同學們商討著畢業留念冊的事情。我知道,去年,就已經有很多同學在偷偷地寫畢業留言了。我沒有阻止。但我覺得應該以更美好的方式來紀念我們六年的小學生活。班上有個同學的爸爸開了個規模較大的廣告公司,我們想請他們給我們設計屬于自己的、與眾不同的留念冊。孩子回去跟家長一商量,馬上獲得了支持。為此,班里特別成立了留念冊策劃小組,進行分工。
班里的同學分成了八個小組,來感謝師恩。他們的想法別出心裁:幫助老師打掃衛生、批改作業、贈送禮物、當老師講課、親手縫制衣服送給老師等等。
畢業聯歡會,孩子們也開始在籌備了:活動的準備、材料的準備、人員的安排。當我真正放手讓他們做這一切的時候,發現:他們真的長大了,我不能再用“小孩子”來評價他們了!
【綜合性學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反思 (通用21篇)05-20
綜合性學習《有朋自遠方來》教學反思10-23
《綜合性學習》專題復習教學案02-29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05-24
綜合性學習《文學部落》教學設計05-08
語文綜合性學習05-31
有朋自遠方來綜合性活動教學反思10-07
綜合性學習活動試題09-24
綜合性學習試題及答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