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1
大教育家布魯巴克說:教育最精湛的藝術就是學生自己提問題.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自然學習帶勁.
當我一聲號令:"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自由閱讀!"學生便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閱讀課文.老師巡堂指導:可針對"我"的心情,感受提出問題;也可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提出問題;還可以啟發學生從哪些內容中體會到了什么思想來提出問題.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最大的技巧就是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都進行交流,把知道的東西和同學分享,把不知道的東西通過網絡發給我,我利用網絡篩選,梳理學生的疑問,作為學生協作學習的目標.(有些問題可以課后解答)
小組協作式學習討論問題.學生可以瀏覽本課學習網站,可以上互聯網,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查閱相關書籍資料.
協作學習成果展示的設計:通過校園bbs發表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小組間可以互相競爭和辯論,還可以發email,互相交流.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研究表明:學習通過聽說在頭腦中只能保持信息的50%,而通過討論,交流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就能保持信息的70%.
在時間的分配上考慮欠缺,一課時現得有些緊張,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匯報交流.
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2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這篇文章是圍繞著“神奇的科技世界”這個主題編排的,展示了現代科技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可以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但語文課總是要有語文味的,不能忽視語文能力的訓練。本課文章對人物心情變化的描寫非常細致可以指導學生理解積累并加以朗讀訓練。其次,本文在介紹電腦網絡的特點是采用了許多精彩的語段,可以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尤其是對電腦用途方面更可以在學習本文通過敘事的形式介紹的方法有針對性的仿寫。
在這篇課文的備課時,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在教學中既讓學生了解科學知識,又能把握好語言文字的教學。
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篇精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通過聲像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本課教學一開始,我就對學生說:“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故事嗎?學生肯定會興趣盎然。隨后我就播放錄像并說:“有一位明明也和大家一樣,對網絡充滿了好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感受一下作者在網上時大開眼界時神奇經歷。
2、在讀書中理解,激發情感,在讀書中表達情感
這篇文章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我家的電腦可以上網啦”的喜悅之情。開始我先讓學生讀課文,而后理解課文內容,從這兩個方面的討論情況來看,學生讀書沒有感情是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密切相關的。例如第一自然段,作者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首先告訴大家他很高興。可是我班62位同學有61位理解為“寫的是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因而讀起來竟沒有一點高興的味兒。于是我引導學生重讀這兩句話,邊讀遍理解,學生終于體會出這段表達的是“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我感到特別高興。”在此基礎上同學的朗讀也有高興的味兒啦。
3、抓住學生的不同理解,引發學生的辯論
課文的三、四、五自然段寫的是作者親身感受網絡的神奇功能。在理解時一部分認為是寫網絡功能的,一部分同學認為是寫體驗網絡的神奇功能的。從同學們的回答情況來看大家都同意是在寫網絡的神奇功能的,但出現了兩種不同意見,誰的更準確呢?在教學中我抓住這兩點引導學生各據一方進行辯論。在斌論中學生終于能夠準確地理解表達內容了。
在教學中,我以“蜘蛛也愛上網”的身份帶著同學們遨游在網絡世界里。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到網絡世界的神奇。安排了以下這么幾個活動項目:音樂點歌、qq 聊天,接收圖片、qq 游戲、信手涂鴉這么幾個項目。最后以小記者采訪的形式概括學習的收獲,以學生喜愛的游戲方式組織課堂教學,不僅能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情趣,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4
一、設疑引入激活情趣?
上課伊始,我首先板書課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然后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邊讀邊思,解決疑惑
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必讀邊思,把自己的疑惑從文中劃出來,并試著找一找有關的句子,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三、抓住重點分組討論?
1、“網上世界能幫我們做些什么?”
2、“你怎樣通過網絡了解國內外重大新聞?”
3、“我的電腦出了問題,你能利用網絡幫我解決難題嗎?”
4、“請你談談網絡中游戲娛樂的感想”“電子郵件有什么好處?”
學生通過自己查找到的材料和自己的`實踐知道了電子郵件發送信息既省錢又迅速。通過網絡解決自己學習中的疑惑相當于聘請了一位免費的高級老師……抓住重點解決問題,從而也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記憶猶新。網絡世界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5
今天在三(7)班上了一節語文課,內容是第23課《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這是一篇介紹網絡功能的文章,編者意圖是通過這篇文章讓學生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激發學生對網絡和科技的興趣。
看完這篇文章,我第一感覺就是這篇文章太滯后了,我覺得,現在的小學生應該比較清楚網絡的用途了,對網絡早已經是充滿興趣了。在某種程度上,這篇文章的科學性遠遠大于文學性,所以吳老師的建議是,盡量將這篇課文上出“語文味”。
上這節課之前,在三(7)班聽了兩節語文課,這個班級給我的印象是,學生很積極回答問題,不管是講新課,還是評講試卷,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總是把手舉得高高的,二分之一的學生總是回應著老師的問題。
備課時,我參考了教師用書,主要設計了幾個問題:“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神奇的功能?作者是怎樣去感受網絡的神奇的?“我”在上網前、上網時、下網后的心情變化是怎樣的?在講解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穿插一些重要句子,重點詞語的品讀。并設置了一些小練筆,小組討論,學生上臺操作網絡等環節來激發學生興趣。
上完這節課,我覺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有:
第一,除了學生上臺操作網絡這一個沒有實現之外,其余的教學內容基本得到了落實。
第二,教學設計體現出了趣味性。如米老鼠、唐老鴨、孫悟空這些動態圖片的出示,恰到好處地調動了學生的情緒。同時,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了小組討論。
那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有:
1、板書設計不合理,甚至在教學過程中忘記了板書。
2、時間安排不合理。由于上課過程中,忘記了時間概念,大多時間在和學生交流互動,導致后面的教學顯得倉促。
3、調控課堂能力還有待提高。三(7)班的學生很活躍,拋出一個問題后,很多學生都想發言,雖然發言的內容大同小異,但他們的積極性很高。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只能忽視部分同學的舉手。此外,這群學生的發言常常會偏離課文內容,每次我都要想方設法拉他們回到課堂上,有時候的處理顯得生硬。
4、品讀句子,詞語做得還不夠深入。由于時間沒有把握后,在品讀句子、詞語時,只是走馬觀花,不夠深入。這是做得最不好的地方。
經過這節課,下次在備課時不能再想當然了,也讓我意識到如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情緒,讓課堂教學更有效,特別是低年級的教學。
【三年級下冊《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反思08-21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教學反思08-28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反思09-08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反思01-18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反思03-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反思07-15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學反思01-03
《我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課后教學反思11-12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教學反思范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