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寓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人生寓言》教學反思1
初一新生對寓言的學習有了一點點基礎,但理解也僅僅限于淺層次上。特別是以人生為主題的寓言,理解上更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堂上從朗讀、復述、抓關鍵詞語句子入手,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師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練習中鞏固,在質疑中創新。逐步理解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人生寓言》教學反思2
按照新課程的閱讀教學目標要求,閱讀敘事類作品要“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我這節課的預設也正是按照這個要求來做的,把重點放在交流閱讀感受上。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有這樣一些體會:
第一,引導學生討論,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一個有開合度的問題往往才能引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如本課例中的“你喜歡文中的白兔嗎?為什么?”這一問題給了學生思維的空間,他們可能答“喜歡”,也可以答“不喜歡 ”,只要言之成理就行。所以學生回答問題就有了選擇,有了靈活性,也便有了個性。
第二,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傾聽,抓住有價值的信息,善于追問,讓學生把一個主問題所涉及到的支問題,關鍵問題牽涉出來,加以討論,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取得共同的收獲。如在同學們回答了“喜歡”與“ 不喜歡”之后,我所追的“白兔有了月亮就一定會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是什么?”這正是本課的重難點問題,到此也就水到渠成地加以解決了。
第三,在點評學生答問時,教師應真誠地贊美和指點,讓每個答問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和保持學生長久的語文學習興趣。
一節課的收獲是有限的,本課時的教學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在其后一篇的自主學習探究與交流中就再沒能出現如此的高潮了。這正映證了課堂教學的藝術是永遠缺憾的藝術吧!
《人生寓言》教學反思3
《人生寓言》兩篇課文中,重點放在了第一篇《白兔和月亮》。對這篇文章的賞析非常仔細。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將文中優美的詞句一一評析,氣氛活躍。有一個同學甚至回答:“有一只白兔獨具審美的慧心中的獨字用得好,這樣說明了這只白兔賞月之才舉世無雙。”
在概括兩篇寓言的寓意上,雖然通過了引導,但是兩個班的同學們均把握不準,最后都有同學發現這篇課文的導讀中包含了課文的寓意。因此,在課堂引導上還得繼續加強。
【《人生寓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人生寓言之》教學反思06-12
人生寓言反思09-08
《人生寓言之》教學反思•評價01-07
人生寓言反思通用09-20
《寓言》教學反思10-02
《寓言》教學反思10-24
《寓言》教學反思09-16
《寓言》教學反思10-24
人生寓言反思6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