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3-03-01 20:24:09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1

  《地球上的水》是江蘇教育出版社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生命之源——水》的最后一節課,本課是在前面認識了解“水的各種性質”之后,來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通過分析知道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的缺乏,提高學生的節水意識以及了解水污染的現狀。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反思:

  優點: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主要采用了生動形象的課件演示,讓學生充分體會地球上水資源分布的廣泛,感受到水體的美麗。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喜愛之情。而且通過課件,把一些抽象的數據形象化,讓學生體會到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的缺乏,并通過學生動手活動,再進一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地球上水資源雖豐富但可直接開發利用的`淡水卻少之又少。利用課件、視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使學生通過學習,提高自覺節約用水的意識,養成節水習慣。在教學中以觀察、提問、小組討論研究、學生動手活動等為載體,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地學習,在教師引導下,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體驗、感悟、內化。

  不足:

  1、科學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進行科學探究的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凈化水的實驗,比較簡單,可以嘗試在老師指導下讓學生動手做,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更濃。

  2、節約用水的措施因為時間關系,學生談的多是家庭生活中的措施,而工業、農業方面沒有涉及。如果涉及,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用科學改變生活的意識。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2

  《水和水蒸氣》是三年級下冊《溫度與水的變化》中的第六課。我從下雨后,地面上會有一些水洼,一段時間后,水沒有了。水到哪里去了?導入本課。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得出水洼里的水蒸發到空氣中了。又通過動畫顯示,讓同學們看看水蒸氣蒸發的過程,使學生明白出水蒸氣是看不見的,而且是個緩慢的過程。接著就提出“水在什么條件下變成水蒸氣?”、“什么情況下蒸發得更快些?”由于同學們渴望看見水蒸發的過程,所以這部分的`討論很激烈,很自主。第一想到的是“加熱”,并要求同學們用老師提供的材料自己設計對比試驗來驗證。部分優秀的同學已經能完成這個環節,但仍需繼續加強幫助所有同學構建“對比實驗”的概念。加熱實驗過程中同學們完成的不錯,觀察的也很仔細。

  實驗最后從實驗結果中總結出結論,同學們會說水干了,這時我就進一步指導他們用科學的語言進行歸納“勺中的水完全被蒸發了”。學生還說出了另一個加快蒸發的條件:風。學生是從媽媽晾衣服都放在通風的地方想到的。對這個學生,上課時大力表揚了,表揚他是一個很會觀察的好學生。還有一個條件“增大表面積”學生不容易想到,我從洗頭發后怎么樣干得快?學生想到了“電吹風吹干”這,讓學生們從日常常見的現象中總結出該掌握的科學道理。

  對于第二個環節:空氣中的水。我以問題“空氣水蒸氣不會滿出來嗎?”“江河湖泊中的水不是越來越少了!”等引入讓學生討論,通過講解和演示實驗讓學生明白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就會形成小水滴,降落下來。不知道是不是沒講清,但是這部分內容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體現在盛冰的玻璃杯外面為什么有水珠?沒有很好的解釋。這部分內容下次教學需仔細斟酌。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3

  《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課是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在上冊的學習中,學生對常見動物的基本構造以及一些生命特征進行了觀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這節課我主要從學科特點出發,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有效運用科學課件,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親歷了一次“觀察——發現——提問——推測——研究”的科學自主探究過程,達到了提高三年級孩子科學素養的目的。上課時,我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一、啟發性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在導入環節中,先讓學生回顧蝸牛和蝴蝶的生長過程,進而通過有趣的語音了解它們的壽命,同時也隱約地揭示了動物的生命周期有長有短,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在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埋下了伏筆。

  二、本課的教學思路清晰

  (一)觀察蠶卵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肉眼觀察蠶卵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點,再分小組讓學生使用放大鏡進行細致的觀察。從學生的匯報看,他們的觀察很到位。例如:他們能用借助直尺測量蠶卵的大小,用放大鏡觀察到蠶卵中心處向下微凹,蠶卵有的是黃色,大多是灰紫色……這些說明學生已經能借助有效的工具進行細致的觀察了,抓住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強烈的參與欲望,我感到十分高興。

  (二)從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我通過一段視頻——“蠶的孵化”的播出,將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探究的新世界,兩分鐘的真實錄像,讓孩子們領略了蠶的生命:剛孵出的蠶寶寶,長得黑黑的像小螞蟻,在顯微鏡下,身上的細毛都隱約可見,幼小的蟻蠶艱難的堅持不懈的伸縮著身子從卵殼里往外蠕動,很久,很久……孩子們靜靜地觀看,而實際觀察在深入,思考在深入,蠶寶寶如此費力,孩子們的心也隨之為他擔心牽掛……

  (三)怎樣飼養

  在本環節中,我通過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問題(1)蠶要從卵里鉆出來了,我們怎樣迎接小蠶的誕生?給了同學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小組進行討論,(要為小蠶建立一個“家”,并在盒蓋上鉆些小孔、為它準備食物等。)這里我引導同學考慮:為什么要在盒蓋上鉆孔?從而讓同學認識到蠶的孵化需要空氣。再通過講解,讓同學明白蠶卵的孵化還需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

  問題(2)蟻蠶誕生了,怎樣才能做一個稱職的蠶爸爸蠶媽媽?

  這里讓同學根據書上的養蠶竅門來交流,同時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同學明確了蠶的健康生長還需要考慮光照、食物、病蟲害等因素的影響。

 。ㄋ模⿲W習觀察記錄的要點和方法

  提出兩個問題:

  (1)你認為哪些是需要我們記錄的?

 。2)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蠶的各個時期記錄下來?從而引導同學科學、細致地觀察和記錄。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大部分孩子能夠認真試驗,并對養蠶產生了很濃的興趣,課后有好多小朋友拿著自己養的蠶來向我請教。看到孩子們充滿好奇與愛心的面容,我的心里感觸良多!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4

  這節課給我同時也給我的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這一堂課,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維方式,能自己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真正做到主動的'學習,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作為教師,我盡可能的把課改后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融通在教學中,使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質的突破和提高,真正下放權力,不擺架子,尊重學生,主動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徹底改變過去教師唯上、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學生提出的諸多問題里,作為教師的我,對于學生提出的個別問題,并沒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緣于自己知識水平的限制。因此,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當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的同時,拓展自己的知識空間,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的反思06-20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2-01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5-16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5-08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1-25

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1-05

小學科學《輪軸》教學反思06-21

最新小學科學教學反思12-24

【推薦】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2-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中出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 最新精品视频精久久综合 | 亚洲无玛中文字幕久久婷婷 | 永久三级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