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天人合一”、資源有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
二、目標任務
1、學生獲得環保的基本知識和觀點,懂得最基本的環境理論。2、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環保的內在動機。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三、主要內容
1、環保理論:⑴我們共同的家園;⑵人與自然;⑶人與動物;⑷人與社會;⑸個人與他人。
2、環保常識:⑴世界環境日;⑵世界環保紀念日;⑶中國環境標志;⑷中國綠色食品標志;⑸綠色食品;⑹環保時裝;⑺綠色筆;⑻綠色包裝;⑼綠色建筑;⑽綠色膠卷;⑾綠色計算機;⑿綠色水源地;⒀綠色汽車;⒁環保材料;⒂無鉛汽油。
3、環保現狀:⑴我們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哪些污染;⑵我們生活的周圍空氣污染有哪些;⑶空氣質量預報;⑷大氣污染對人體的影響及如何減少;⑸白色污染有哪些及如何減少;⑹固體廢物污染有哪些及如何減少噪音;⑺節約可利用資源的做法有哪些。
4、環保行動:⑴保護環境,美化家庭;⑵保護環境,美化社會;⑶保護環境,美化家園。
四、基本途徑
環境教育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教育,應當多渠道、全方位進行。(一)開設環境教育課
要把這項教育開展得扎實深入,必須開發環境教育課程并把其作為基本載體,以便使環境教育比較系統地開展。學校要求各年級在這方面應進行大膽的嘗試,各年級教師應根據本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以及掌握環保知識的現狀入手,根據學校環境教育的目標、理念、和環境教育內容,選擇適合本年級的環境教育的內容,期初制定好環境教育課教學計劃,備好環境教育課教案,上好每一節環境教育課。
(二)學科教學有機滲透
中學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環保內容,老師們應充分重視,對各門學科,特別是重點學科(生物、社會、語文、音樂)的課本內容進行分析、歸類,選出有關環境保護的'篇目,適當地進行補充和擴展,使這些課文的教學與環境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環境意識,達到滲透目的。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寓環境教育于孩子們的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這樣既豐富了環境教育內容,又達到了提高孩子們各種參與能力的目的。一是結合學校原有課程,有意識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愛護潔凈環保教育;二是結合鄉土教材,專門開設環保課;三是利用周二班會和周三下午興趣小組進行環保小分隊活動。
(四)營造校園的環境教育氛圍
良好的生存環境給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靈的陶冶,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因此,每一位老師應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園里創設優美環境,誘發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校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要從我們身邊做起,讓我們的教室、校園美麗起來。各班應采取多項措施美化、凈化學校環境。
【三年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3-26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7-05
小學環境教育教學計劃12-10
學校環境教育教學計劃12-10
小學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3-29
學校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3-30
班級環境教育教學計劃03-27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方案03-19
環境教育教學計劃通用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