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時間:2020-12-12 19:51:44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實用的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3篇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年級共有兩個教學班。班額較大,大部分學生都來自農村,學生對音樂知識了解甚少,但多數同學對音樂愛好有加,教師既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又要抓住學生的發展特點,讓學生從根本上接受和感知音樂,為學生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實用的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3篇

  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共有九個單元,在每一單元中均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其中在這九單元中,演唱歌曲共有18首,分別是課本中表演部分規定的曲目。欣賞曲目共有8曲,通過以上曲目的欣賞,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和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這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它與以往的教材有一定的區別,只有對教材了解了,才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

  本教材分為必學內容和選學內容,每部分曲目都跟有律動、讀譜知識,而現行的實驗教科書是沒有單獨列出,在課本中有機動聯系在一起,欣賞沒有單獨列出,而是在每課的開頭,命名曲欣賞改為聆聽,這是一大不同之處。

  教學目標要求:

  1 初步學習用輕快、明朗、富有彈性的聲音唱好歌曲,了解時值,培養熱愛音樂的興趣。

  2 初步了解音樂長短、強弱、高低,感受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不同時值。

  3 學習木魚、碰鐘和鈴鼓的演奏方法。

  4 學習u o 的正確發音方法。

  5 通過音樂游戲、表演動作,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

  6 學習欣賞簡單的樂曲,初步了解語言樂、語言使學生感知音樂的魅力,能使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各方面的提高。

  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本學期共有十八首學唱歌曲,這十八首歌曲都是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歌曲的感情、速度、力度,都要嚴格要求學生。在欣賞部分,學生了解曲目背景、唱會歌(樂)曲的主旋律是本學期欣賞部分的重點。

  2.教學難點:認識碰鈴、響板、三角鐵、雙向筒和鈴鼓;認識聲音的強弱和長短。

  教具學具準備:

  1 投影儀投影片圖片 錄音機 磁帶

  2 木魚碰鐘鈴鼓 雙響筒

  3 動物頭飾

  4 繩子 大鐘 小鈴

  教學中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 教學歌曲時,先向學生分析歌曲的情緒,應注意的地方,發音方法

  3 學唱新歌時,采用齊唱、輪唱、對唱、哼唱等多種方式

  4 鼓勵學生自編自演

  5 教學律動時,制作一些頭飾,激發學生表演興趣

  6 欣賞教學時,同時放投影或錄像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7 多讓學生動手演奏簡單的樂器

  教學進度

  第一、二周

  (一)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二)能夠和大家一起整齊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第三、四周

  (一)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快樂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二)能夠整齊地演唱《其多列》和《跳繩》,學習用歌聲及動作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三)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第五、六周

  (一)知道國旗、國歌是祖國的象征,能夠以崇敬的心情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二)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同唱一首歌》。能在歌唱中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能按圖意拍擊節奏、編創節奏、傳遞節奏。

  第七、八周

  (一)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二)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動物說話》、《我有一只小羊羔》,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三)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神態。

  (四)認識木魚、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五)能準確地朗讀歌謠,并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第九、十周

  (一)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小寶寶睡著了》,并能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二)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閃爍的小星》,用畫星星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高的感受。

  (三)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

  (四)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第十一、十二周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用動作感受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三)能夠創編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四)通過圖譜“走歐”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分音符的時值。

  第十三、十四周

  (一)通過聆聽《小青蛙》、《野蜂飛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的動物,并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現自己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三)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小蜻蜓》,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并能運用打擊樂器準確地為歌曲伴奏。

  (四)能按節奏編創歌謠。

  (五)聆聽《野蜂飛舞》,想象音樂中所表現的野蜂飛舞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現自己聽后印象。

  第十五、十六周

  (一)通過聆聽《星光圓舞曲》、《會跳舞的洋娃娃》、《號手與鼓手》、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學習用甜美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布娃娃彈琴》、《法國號》、用動作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三)能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探索感知音的長短。

  (一)通過聽《火車波爾卡》,《捉迷藏》、唱《火車開啦》,《躲貓貓》等音樂活動,表達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歡樂的情緒。

  (二)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地演唱歌曲。并通過歌曲的游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三)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并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奏。

  第十七、十八周

  (一)通過聽《平安夜》、《小拜年》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

  (二)通過唱《新年好》、《龍咚鏘》感受中外小朋友過新年的不同音樂情緒。并能通過紅綢舞、秧歌舞步的學習,表現過年的愉快心情。

  (三)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為歌曲伴奏。

  (四)能編創簡單節奏。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二年級的實際情況,制訂音樂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音樂教學工作。

  二、一年級具體教學內容如下:

  1、唱歌:共計22首。繼續學習鞏固正確的唱歌姿勢、坐姿,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繼續學習自然地呼吸,做到不聳肩;咬字清楚,口型正確。能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能夠隨教師的要求整齊地開始和結束。18首歌曲能夠基本背唱。

  2、唱游: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奏、節拍的變化,有表情地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動作;繼續學習音樂劇、集體舞、歌表演、音樂游戲等,注意音樂與動作的配合,樂感的培養。

  3、器樂:繼續認識幾種常見的打擊樂器;注意與律動、音樂劇、音樂游戲、歌表演等相配合。繼續學習口風琴的基本指法及演奏方法,能夠吹奏教材內簡單的歌曲,可以進行簡單的樂曲伴奏及表演;學習口琴的吹吸方法,可以演奏、表演簡單的樂曲及歌曲。

  4、欣賞: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能夠認真聆聽音樂;欣賞中外優秀的兒童歌曲、民族和器樂曲;初步感受活潑、雄偉、優美、抒情等不同情緒的歌曲與樂曲。

  5、音樂知識:學習的音樂知識:音的長短、音的高低、音的強弱;能夠準確的拍讀二拍子、三拍子等節奏。

  三、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等。鼓勵學生自信地演唱、演奏,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

  四、教學要求:

  1、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

  2、注意音樂教學與各個領域間的有機結合。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民主、和諧、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

  5、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輔助音樂教學工作。

  6、因地制宜實施《新音樂課程標準》。

  7、落實器樂進課堂,做好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將器樂教學與其它音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五、年級情況分析:

  1、學習習慣:本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有強烈的求知欲。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與老師呼應。

  2、學習能力:對于教師傳授的知識點,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理解并且掌握。教學實踐活動中,有學困生,他們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感受能力、創作能力等方面與其他學生相比有一定距離。教師將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幫助他們,使他們與全體同學共同進步。

  3、潛能開發:對于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為有特長的學生及學習較突出的學生盡可能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

  六、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有關音樂教學的理論書籍,以課改為契機,推動音樂教學的課程改革,向科學的課改靠攏,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

  2、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注意經驗的總結與整理。

  3、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本學科教學內容的在整體教學之中的地位及作用。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做好課后小結。

  4、重視學生平時的學習效果與考查。

  5、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各種能力。如:制作教具、多媒體課件等。

  6、平時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共有123名,其中女生56名。學生中樂感能力強的占2/5,中等生占2/5,樂感較差的占1/5,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充分被調動起來了。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愛表現自己,針對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教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特定計劃如下。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十課,每課由歌曲、萬花筒和欣賞、小書架和音樂游戲五部分組成,主要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學生的樂感和節奏感,還有學生創編各種活動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3、能夠和大家一起整齊地演唱并背唱歌曲《小雨沙沙》、《放牧》。

  4、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5、知道音有長短、強弱,談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

  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四、教學措施:

  1、教師要認真備課,首先利用現有條件盡力使用教具,對每一首歌曲必須學會。

  2、采用教師教、聽錄音、優生教的手段認真鼓勵、督促學生學習。

  3、教師盡力培養學生的良好欣賞習慣,欣賞優美的中國民族兒童歌曲和少量的外國兒童歌曲。

  4、利用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多接觸各種樂器,可教學幾種簡單的樂器,如笛子、口琴等。

  5、開拓音樂教學課堂模式,可把音樂課變成集舞蹈、音樂、體育于一體的多形式模式,增強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五、課時安排:每周兩節課。

  六、所需教具、學具:

  多媒體、光盤。

【實用的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3篇】相關文章: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5-17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5-07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5-08

音樂教學計劃總結03-12

小學學期的音樂教學計劃03-22

初中音樂的教學計劃范文03-21

小學音樂學期教學計劃05-01

音樂教學計劃(匯編15篇)04-13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22

一年級的音樂教學反思03-0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 | 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的天堂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在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 天天高清在线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