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時間:2020-12-21 09:02:1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推薦】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4篇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推薦】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4篇

  1.從音樂科的特點出發,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方針,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基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學科教學中。

  2.正確處理知識的邏輯順序,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選擇教學內容,努力處理好內容的濃度和廣度。

  3.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兩者之間的協調關系,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10課。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聽賞”“活動”等內容。

  在本冊中,歌曲內容健康生動活潑,體現了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礎上進行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以及體驗各種生活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音樂知識有:節奏的把握、人聲的分類、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學習和音樂家聶耳的故事等等;顒雍鸵魳吠拕∈墙滩牡奶厣唬ㄟ^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更好的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并達到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通過表演童話音樂劇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和教益,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整冊教材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的興趣為動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玩。

  三、學生分析

  1.學生人數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適當的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小學生好動,還有一部分學生頑皮,但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

  3.現在的小學生智力水平相對高,動手能力也較強。

  4.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5.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6.雖然已經是小學階段的第三年了,但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還是非常重要(正確的演唱姿勢、上音樂課的習慣、游戲的規則等等)。

  四、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通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五、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 ,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2.演奏

  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了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并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音樂教育面對全體學生,也應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編寫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三年級下冊總共9課,分別是《春天的歌》、《我們的朋友》、《童趣》、《音樂會》、《牧童之歌》、《愛祖國》、《老師的歌》、《愛和平》、《家鄉美》,其中表演歌曲有《嘀哩嘀哩》、《春天舉行的音樂會》、《頑皮的杜鵑》、《花喜鵲和小烏鴉》、《一支短笛輕輕吹》、《搖船調》、《我是小音樂家》、《嘹亮的歌聲》、《剪羊毛》、《小小羊兒要回家》、《一個媽媽的女兒》、《只怕不抵抗》、《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甜甜的秘密》、《每人身出一只手》、《友誼花開萬里香》、《山里的孩子心愛山》、《全都認識我》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優秀的外國歌曲,并配以群體的音樂活動,如:齊唱、獨唱等,這是一種以音樂為紐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與學生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賞有《春到沂河》、《春》、《森林深處的杜鵑》、《賽馬》、《猜調》、《木偶的步態舞》、《游擊隊歌》、《苗嶺的早晨》、《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牧童短笛》、《孤獨的牧羊人》、《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紅旗頌》、《救國軍歌》、《我愛米蘭》、《飛來的花瓣》、《小小白鴿》、《歡樂頌》、《黃土高坡》、《洞庭魚米鄉》、《鄉下的陽光》等,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新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各年級的歌曲還兼顧時代性。朗朗上口,易聽易記,讓學生愛唱愛聽。在樂譜使用上,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兼顧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譜種。刪除了過難的和弦等知識,和聲(音程)主要通過口風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實踐,另外,還有自制樂器,編創小品、游戲、舞蹈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材的最后,還有活動性的測試與評估,鼓勵學生自測、自評、互評、他評,形式豐富多彩。

  二、學生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三年級四個班的音樂課。從整體的水平看,班級的整體水平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學生在音準、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可以,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上課紀律也不錯,舉手發言的學生較多。從整體水平來看,這學期學生音樂水平明顯好轉,在教學常規方面大有進步。在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等方面有所提高,三年級學生已經系統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例如:他們已經基本認識了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學習了很多內容健康、優美、動聽的兒童歌曲,感受了音樂的美,具備了一定的編創能力。但還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需要進一步系統地學習,來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加深對音樂的了解,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在課上進行多媒體教學,加強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現代化,促進教育改革,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偟膩碚f,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還要充分注意這一學段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要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音樂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出相應的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2.演奏

  (1)樂于參與各種演奏活動。

  (2)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

  (3)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4)每學年能夠演奏樂曲2~3首。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4.識讀樂譜

  (1)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3.創作實踐

  (1)能夠創作2~4小節的節奏短句。

  (2)能夠創作2~4小節旋律。

  (3)嘗試用電腦創編音樂。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

  (3)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并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4)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完整地背唱所學過的歌曲,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能夠隨著音樂自由發揮想象力,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4.樂于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在此基礎上按課時,認真寫好教案。

  2、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35-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35-40分鐘要效率。

  3、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認真上課,在課上多給學生自我表現和發問的機會。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5、指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發聲練習曲。

  6、注重學生的音樂綜合技能、技巧、知識訓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7、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了解歌曲的情緒,并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不同的歌曲。

  8、每節唱歌課給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練習,教師正確處理、引導。

  9、合理安排時間進行音樂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了解一些音樂知識。

  10、通過律動以及集體舞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樂感,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

  11、在綜合課、唱歌課、欣賞課、器樂課、歌舞唱游課中滲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12、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3、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用輕松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喜愛音樂課。

  14、豐富課外音樂活動,以學生的愛好為主開展課外音樂活動,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學習音樂。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要堅持從培養學生興趣出發,精選一些妙趣橫生、有趣味的教法,讓學生多聽多唱,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三級的學生對音樂已經有一定的認識能力,能夠更主動的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音樂的表現力、創造力都有所提高,但對于音準方面掌握的不太好,還需要我們慢慢地加大這方面的訓練、滲透。

  二、教材分析:

  三年級是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欲始終。而課題的題目和內容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先,從學生的興趣為前提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三、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歌曲、欣賞作品,使學生學會必學歌曲并能有感情的演唱。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修養,并且做到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內容:

  上冊總共有十二課內容,分別是第一課老師你好,聽賞歌曲《老師你好》,學唱歌曲《老師最理解我》;第二課折紙船,聽賞歌曲《小背簍》、《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小螺號》,學唱歌曲《折紙船》,音樂活動;第三課山野童趣,學唱歌曲《采山》、《捉泥鰍》,聽賞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學吹豎笛;第四課音樂家聶耳,學唱《賣報歌》,音樂表演,音樂家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聽賞民樂合奏《金蛇狂舞》;第五課在祖國懷抱里,學唱《在祖國懷抱里》,聽賞與跟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聽賞《我為祖國守大橋》,音樂活動《音符之家》;第六課新疆好,聽賞歌曲《新疆是個好地方》,學唱歌曲《庫爾班大叔喜洋洋》;第七課火紅的隊旗,學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聽賞與跟唱《紅星歌》,識譜活動《唱唱跳跳》;第八課小貓釣魚,學唱《小貓釣魚》;第九課歡樂的山寨,學唱《乃喲乃》,學唱學跳《擺手舞》,聽賞歌曲《苗嶺的早晨》;第十課多年以前,學唱《多年以前》,聽賞與跟唱《哩哩哩》,游藝活動;第十一課小放牛,學唱和表演《對十》,聽賞《小放!罚魳酚螒颉墩l家的門鈴在響》;第十二課夜,學唱《月圓曲》,聽賞《搖籃曲》,綜合活動《班級音樂會》。

  下冊總共有十二課內容,分別是第一課祖國媽媽,學唱《和祖國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聽賞《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唱一唱《釣魚》,吹豎笛《牧童謠》;第二課春來了,學唱《春來了》,聽賞《杜鵑圓舞曲》,唱一唱《兩只老虎》;第三課愉快的勞動,學唱《剪羊毛》、《我愛我的小鐮刀》, 聽賞《鐵匠波爾卡》,音樂活動《你唱我唱大家唱》;第四課兩只小山羊,聽賞及表演《兩只小山羊》;第五課小騎手,學唱《我是草原小騎手》,聽賞《賽馬》,吹豎笛《其多列》;第六課母子情,學唱《游子吟》,聽賞與跟唱《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活動《獻給媽媽的愛》、《唱唱跳跳拍拍》;第七課友愛之花,學唱《小傘花》,聽賞與跟唱《愛星滿天》,唱一唱《王老先生有塊地》,音樂活動《音符之家》;第八課快樂的節日,學唱《快樂的節日》,音樂表演《我們大家跳起來》;第九課小駱駝,學唱《小駱駝》,音樂活動《走走唱唱》,聽賞《嘎達梅林》、《打起手鼓唱起歌》、《甜甜的山歌》;第十課夢之船,學唱《夢之船》,聽賞《夢幻曲》,音樂活動《花兒朵朵開》;第十一課音樂家冼星海,音樂家故事《冼星海和風》,聽賞《下山虎》,學唱《只怕不抵抗》、《酸棗刺》;第十二課喜洋洋,學唱《如今家鄉山連山》,聽賞《喜洋洋》,音樂活動《音樂萬花筒》。

  五、教學重、難點:

  1、學會每一單元的歌曲。

  2、讓學生學會表現美的能力。

  3、分別從不同的文化,對世界不同的民族的了解。

  4、激發學生對用心靈美去愛世界。

  5、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6、引導學生體驗勞動快樂與幸福。

  7、通過對中外藝術家生平的故事,了解音樂家的品質和代表作品

  六、教學方法和措施:

  1、多媒體輔助教學

  2、利用各種打擊樂編創音樂活動。

  3、及時評價學生。

  七、教學進度:(略)

  八.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把學校課題“問題引領”運用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4、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5、利用“海娃拾貝”激勵機制,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音樂藝術的美。

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40個學生,他們大都活潑可愛,并且喜愛音樂,特別是唱歌,大部分學生能掌握正確的唱歌姿勢,自然的發聲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能獨立、自信、有表情的進行律動和即興動作。本年級對識譜與欣賞是弱項,只有及少數學生有一定的識譜能力?傊,三年級的孩子就像是一張雪白的紙,等著師生共同去描繪五彩繽紛的畫卷,相信,經過師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們的音樂素養將會不斷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養學生的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除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整和外,新擴展了音樂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內容,重視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本教材采用的是“單元”的形式。各單元都有目的明確的主題,各主題之間具有有機的聯系。各單元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為他們熟悉和理解。教材將評價機制滲透在各個單元之中,既注重終結性評價,又注重過程性評價。在評價的形式上,自評、互評、他評相結合,增進學生對音樂課的情感體驗,激勵他們更有興趣學音樂。教材所選的歌曲,樂曲,大多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易于學習,樂于學習。

  三、全冊教學要求:

  1、學唱歌曲。背唱4-6首。學習用正確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2、學習用正確的呼吸及連音、斷音的唱法。學習用強弱,快慢的手段表現歌曲情感。

  3、培養獨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賞優秀的歌曲,簡介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欣賞優秀器樂曲,簡介常見樂器和演奏形式。欣賞優秀民歌、民間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節拍、音色、音區等在音樂中的表現的作用。

  6、學習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階排列的順序。感受并認識2/4、3/4、4/4及其強弱規律。學習連線、換氣、延長、反復、頓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記號。進行節奏和旋律短句的練習。

  7、隨著音樂進行有表情的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動作。學做音樂游戲,學習歌表演、集體舞等,注意音樂與動作的配合。

  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質量措施:

  1、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形成師生互動、共同發展、共同感受、共同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及時總結和認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與教育教學行為得到不斷的修正,形成“學習——實踐——反思”良性循環的路子。

  3、教學研究,特別是適合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構建以及教法與學法的研究。

  4、加強自身的基本功的訓練,根據本年級的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

  五、全冊教學進度略

【【推薦】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4篇】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05-03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3-22

音樂教學計劃總結03-12

小學音樂學期教學計劃05-01

音樂教學計劃(匯編15篇)04-13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22

【推薦】動物音樂作文08-13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集錦8篇04-11

音樂教師學年最新教學計劃04-22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計劃05-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熟女乱子视频 | 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欧美一级特黄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