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優秀教學工作計劃
三年級數學上冊優秀教學工作計劃1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愛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于加強,對于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采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余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筆算.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課時安排:
一、測量(7課時)
千米的認識………………………………………4課時左右
噸的認識3課時 …………………………………3課時左右
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9課時)
加法………………………………………………3課時左右
減法………………………………………………3課時左右
加法和減法的驗算………………………………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三、四邊形(6課時)
四、有余數的除法(5課時)
五、時、分、秒(3課時)
填一填、說一說………………………………………1課時
六、多位數乘一位數(13課時)
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一位數乘二、三位數……………………………5課時左右
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 …………………………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七、分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八、可能性(4課時)
九、數學廣角(3課時)
擲一擲…………………………………………………1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七、教學進度
時間 內容 課時安排
第二周 千米的認識 4
第三周 噸的認識、加法 4
第四周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加法) 4
第五周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減法) 4
第六周 放假
第七周 驗算、整理和復習 4
第八周 四邊形 4
第九周 四邊形、有余數的除法 4
第十周 有余數的除法 4
第十一周 時分秒、填一填 4
第十二周 口算乘法、一位數乘二、三位數 4
第十三周 一位數乘二、三位數 4
第十四周 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 4
第十五周 整理和復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4
第十六周 分數的初步認識、可能性 4
第十七周 數學廣角、擲一擲 4
第十八周 復習1-3 4
第十九周 復習4-6 4
第二十周 復習7-9 4
第二十一周 總復習 4
第二十二周 考試
三年級數學上冊優秀教學工作計劃2
一、學情分析
1、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后,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于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2、學困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級學困生有好幾位學困生。這些同學自覺性不夠,今后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后的復習等。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對于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讓學生在認識時分的基礎上,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秒針的特征,初步在學生的頭腦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2、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使學生懂得應根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及數據特點選擇適當的估算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及估算意識,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讓學生經歷觀察、比劃、測量等學習活動,明確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使他們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并能掌握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進行簡單的換算。認識長度單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4、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不進位、不連續進位、連續進位),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及在生活中應用
5、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經歷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包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6、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并會進行估算
7、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8、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教師在備、教、批、輔、考等教育教學環節,對學困生多加關懷,厚愛一層,從抓基礎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入手,在備課時,關注學困生,注重基礎知識和興趣知識點設計教案。
2、在課堂上,加強基礎知識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困生樹立“我也能回答教師提問,我也能學好功課”的信心
3、批改作業時,對學困生進行面批,多以引導和補習為主;考完試,找學困生談心,以鼓勵教育為主。
讓學困生找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喚起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的意識,由消極被動地學習向積極主動地學習轉變,由自卑向自尊自強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切實解決了學生的厭學思想, 從根本上消除輟學的現象,確保了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年級數學上冊優秀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1-04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2-16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范文03-25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05-09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總結05-14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4-18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5-18
優秀數學教學課件分享04-01
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錦六篇05-31
上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集錦10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