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ian'j數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1-03-20 10:22:18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yi'nian'j數學教學計劃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yi'nian'j數學教學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yi'nian'j數學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由于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以形象思維為主。從整體上看一年級學生都比較活躍,大多數學生上課基本上能夠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個別孩子經常思維游離于課堂之外。學習習慣比較隨意,可塑性較強,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

  對于他們數學知識和能力掌握情況的分析

  1、對于一年級的數學學習,新生無論在數學知識上還是數學能力上都有所準備。

  就數的認識來看,新生二十以內的數數非常流利和連貫,可以正數倒數。

  學生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識準備的原因之一是學生受過這方面的訓練,在幼兒園中大部分學生學習過十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在一些家長在家中也進行過輔導,另一方面,數數和十以內數的分解組合學生在生活中有機會使用,因此這方面的準備比較好。

  2、在數的計算中,學生對于十以內數的計算較為熟練,這和學生的生活需要、學習需要有關。

  3、新生在數感方面的發展是不平衡的。

  數感——學生對數的意義理解有一定困難。

  通過個別訪談,了解到學生對于蘊涵在實際生活中的數的意義的理解較為準確,例如對于“你的小組中有幾個小朋友,從前往后數,你是第幾個,從后往前數,你是第幾個,第幾個小朋友是誰”這樣的問題,學生的解答沒有問題,都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回答,但是對于圖形,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這可能是學生對圖形的認識造成了對數的基數序數意義理解的干擾。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學生關注的范圍比較小,角度單一。

  針對以上情況,我本學期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喜歡上課,喜歡數學。在課堂上,我充分利用教具,運用各種小游戲讓學生掌握數學技能和數學知識。

  二、教材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位置,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材簡析

  原實驗教材的內容安排,以《標準(實驗稿)》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適當擴展知識的范圍,注重內容的豐富性和開放性,體現鮮明的時代感。本次教材修訂與實驗教材相比較,其主要變化體現為如下幾點。

  為了加強學生學習的準備性,設置了“準備課”單元。準備課單元的內容為實驗教材的“數一數”單元和“比一比”單元的“比多少”內容合并而成。設置準備課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和經驗。通過具體事物的數量比較,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事物的多少,為后面學習正確數數和比較數的大小做好準備。而實驗教材“比一比”單元的“比高矮”“比長短”與數學學習的關系不大,因而被去掉。

  “數與代數”的內容與編排結構與實驗教材的基本相同。

  “圖形與幾何”的內容和編排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是將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位置”單元提前到一年級上冊,保留了其中的“上下、前后、左右”,體現了準備性。二是對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和圖形”單元和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單元進行整合,將認識立體圖形及立體圖形的拼組等內容安排在一年級上冊,將認識平面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拼組安排在一年級下冊;分散了一年級上冊圖形認識的教學難點。

  “統計與概率”的內容和編排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將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分類”單元的教學內容移到一年級下冊,與統計結合編排形成“分類與整理”單元,體現分類與統計的'關系。在一年級上冊中只對數據的收集、統計圖表進行了一定的滲透。

  “綜合與實踐”的編排有所調整。一是根據一年級學生學習特點和所學內容及實踐經驗,一年級的每冊教材只編排了一個“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二是對一年級上冊的“數學樂園”活動進行了重新設計,加強了綜合性和實踐性。

  四、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1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知道數學與環保與環保科學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并培養學生養成“愛綠護綠”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六、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3、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4、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直觀認識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安排綜合與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7、根據學生的學習難點,給家長發短信,要求家長配合加強學生在生活中的數學體驗和表達,減少課堂學習的難度。

【yi'nian'j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計劃05-08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05-08

數學個人教學計劃05-06

高三數學教學計劃05-10

數學高一教學計劃04-26

數學教學計劃(5篇)04-15

初三數學教學計劃05-10

高二數學教學計劃05-10

八上數學教學計劃04-11

關于《j q x》聽課筆記08-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亚洲成年网站青青草原 |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