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范文(精選6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工作,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教學計劃怎么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范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
本學期地理教學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大膽嘗試,運在學習中挖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教學中注重引發學生發現問題,啟發思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在地理教學中注重與其它學科的整合,并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根據新理念的要求,本學期的地理教學緊緊圍繞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喜歡學、愛學,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地理課堂這一教學思路,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做以下幾點設想。
(一)增強教師的親合力
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地理課,就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地理教師,而教師的魅力有內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內在的美應該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外在的美應有以下幾點:教師的言談舉止、主動與學生溝通、鼓勵賞識的態度、耐心細致的幫助等等,總的說來教師應具備教學、師德的高素質,使學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師各方面素質都很棒,提高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強教師的親合力。
(二)地理課堂模式的探索
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結合地理教學做過大膽的嘗試,本學期仍從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目標出發,對地理課堂做如下嘗試。
1、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整合教學資源,選擇對學生有用的地理知識,注重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
2、重點、難點的處理
(1)圖領全文培養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習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識圖、析圖能力的培養非常必要,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所以本課我以圖為導線,通過學生識圖、析圖、動手填圖、討論、交流和師生間填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構建合作式課堂。
(2)知識拓展共同探究
加強地理學科與歷史、藝術、軍事等學科的整合,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3)親身體驗參與實踐
地理事物的位置記憶歷來是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采用學生親自布陣的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強了對知識的記憶,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總之,本學期總的教學設計思路是把新課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應用于地理的教學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模式。
(三)課時安排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3課時)
第二節地球的運動(3課時)
第三節地球的閱讀(2課時)
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2課時)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2課時)
第二節海陸的變遷(2課時)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
第一節多變的天氣(2課時)
第二節氣溫的變化與分布(3課時)
第三節降水的變化與分布(2課時)
第四節世界的氣候(3課時)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人口與人種(3課時)
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3課時)
第三節人類的聚居地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五至八班共4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懷有濃厚的興趣,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少數學生學習興趣也許不是十分的濃厚,認為比枯燥;有些學生甚至認為地理科比較難,難以理解;有些學生認為讀圖比較難;有些學生認為地理科學習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興趣比較濃厚,也熱愛地理這個學科,且基礎還行。
二、教學任務或目標
1.優質地完成教材的教學任務,盡量多的輔導學生。
2.讓學生學得輕松,課堂氣氛和諧。
3.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分析問題,能客觀的看待事物,學會做人。
4.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精心鉆研教材,科學設計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教學,適時總結教學中的得與失。
5.教材在結構設計中加大了探究活動的力度,教材中“活動”和“綜合探究”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已經從復習鞏固課堂知識,繼而承擔一部分新知識的教學。通過“活動”和“綜合探究”這兩種形式,切實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強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實踐性;
6.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教材中嘗試不同的呈現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圖釋、說明地理問題的對話、展示地理過程的組照或組畫等,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激發他們對地理課的興趣。
7.密切聯系生活和生產實際,尤其是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教材十分重視對每一個教學內容的引入,盡可能多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8.平實、生動的語言風格。教材中盡可能避開生澀的地理專業術語,鄙棄板著面孔說教的語言風格。例如,嘗試在表現學生對話的對話框中,使用學生的語言。此外,一些小標題也比較活潑,富有啟發性。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儀的有關基礎知識,認識地球的運動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和運用地圖的基本技能;
2.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面貌,運用地圖說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點,認識地球表面的海陸變遷,了解大陸漂移,板塊運動的基本觀點,培養學生的科學興趣科學探究精神,及辨證唯物主義思想觀;
3.認識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初步學會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認識氣候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相互關系,形成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4.理解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影響,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了解世界文化的差異,理解各國的新文化傳統,形成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四、提高教學質量
主要措施:
1.通過“活動”和“綜合探究”兩種形式,切實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2.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體驗,盡可能多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鮮活的;
3.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示意圖、景觀圖、投影儀、多媒體等,加強地理教學的實踐性;
4.根據地理科的特點,注意在教學中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積級性。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學情分析
從期末檢測成績看,總體上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及學習地理的方法,對地理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沒有掌握應掌握的知識,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期末考試成績欠理想,因此,本學期地理教學必須扎扎實實。
三、目標要求
通過七年級地理下冊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和基本的讀圖、繪圖技能。知道世界主要大洲和國家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特征、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了解。初步學會運用學過的地形、氣候等知識要素分析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認識分析世界各個區域的人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培養學生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同時通過地理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全球觀念,樹立科學的人地觀。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認識到應尊重不同地區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世界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
2、讀圖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掌握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
難點: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五、教學措施
1、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效益。首先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備課,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自己、備課標。尤其要深刻理解課標,吃透課標。其次,注重課堂教學的分層次,關注課堂教學中每位學生的表現。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情感。再次是開展多種教學形式(如:辯論賽、課堂小討論、知識趣味競猜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
2、要注重必要的地理基礎知識的儲備,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如學會讀圖、填圖。注重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法指導,充分利用網絡,不斷拓寬知識面。
4、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校本資源,開展一些活動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加強與各科任教師及班主任的溝通與合作,教師形成合力。
5、深入了解學生,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做好后進生的輔導與轉化。
6、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斷豐富地理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做好地理特長生的輔導工作。
7、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環境保護意識、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
六、教學進度
教 學 內 容 課時安排 周 次
第六章 第一節 亞洲的位置和范圍 2 1
第二節 自然環境 2 2
第七章 第一節日本 2 3
第二節 東南亞 3 4-5
第三節 印度 3 6
第四節 俄羅斯 3 7-8
第八章 第一節 中東 2 8-9
第二節 歐洲西部 2 9-10
期中考試 11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 12
第四節 澳大利亞 2 13
第九章 第一節 美國 3 14-15
第二節 巴西 2 15-16
第十章 極地地區 2 17
期末復習 4 18-19
期末考試 20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4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一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周為二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灘八二中學校有著良好的人際關系,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藍措的育人環境。我校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給了地理學科應有的地位,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絡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制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并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制作水平,爭創優秀課件。
5、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6、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7、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8、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9、擬好復習計劃,制定復習提綱,認真組織復習。
10、每次月度考試后,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四、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單元課題 周次安排 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第一章 讓我們走進地理 1~2
1、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2、我們怎樣學好地理
怎樣學好地理
怎樣學好地理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3~7
1、認識地球
2、世界的海陸分布
3、世界的地型
4、海陸變遷
1、地球的型狀
2、世界的地型
世界的地型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8~9
1、世界的人口
2、世界的人種
3、世界的語言與宗教
1、人口和人種的分類
2、世界的語言與宗教
1、人口的分布特點及人種的分類分布
2、世界的語言與宗教
第四章 世界的氣候 11~14
1、天氣和氣候
2、氣溫和降水
3、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4、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1、天氣和氣候的特點
2、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
3、氣候類型及其因素
1、氣溫及降水的分布特點。
2、氣候類型及影響因素
第五章 世界的發展差異 15~16
1、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
2、國際合作
3、重要的國際組織
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國際組織的簡稱
國際組織的簡稱
期末考試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5
一、基本情況:
通過七年級上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識圖以及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地理學科基礎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一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讀圖、識圖的能力欠缺,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將本著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開展本學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里希望揚長避短,深入學生,力爭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盡快適應“快樂,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探討、更新教學方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對我們國家有一個明晰的了解。使學生知道我們國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地圖,了解我國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學會分析區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從而發展地理思維能力。
學會閱讀地理景觀圖和地理統計圖表。
初步知道我國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外開放意識,培養環保觀念,使學生懂得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必須共同保護地球。
四、本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共計4章。第四章 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主要學習我國的各種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了解我國工業的發展趨勢,還有交通對經濟的影響。第五章 地方特色文化與旅游;學習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還有培養學生保護地方特色文化的意識。第六章 我國的區域差異;了解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和內部特征。第七章 認識我國的區域,了解我國幾個特殊地域的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特點,人文環境特點等,學會分析一個區域的地域特征。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客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充分利用地圖冊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后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3、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收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并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情感,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4、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5、認真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6
一、概要分析
七年級地理是學生上初中以來起始學科,面對新教材新對象,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方法,努力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成績。
二、教材的主要內容及分析:
本冊教材是初中地理第一冊,共分為5章:1.地球與地圖(2)2.陸地與海洋(3)3.天氣與氣候(4)4.居民與聚落(5)5.發展與合作。學生剛接觸,掌握起來難度大,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小學已經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現象等初級地理知識,但是內容簡單且有限,遠遠不能滿足現階段學生渴望認識世界本來面目、渴望探知世界之謎的需要。這對我們的教學有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劣勢:如空間思維能力差,綜合能力和讀圖認知能力也相對弱,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多研究學生和教材教法。
四、教學目標:
1.按質按量的完成區教育局規定的各項教學任務。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優秀率大幅提高。
五、重難點及教學措施:
教學重點:地球與地圖、天氣與氣候。
教學難點:
(一)地圖上的比例尺大小判斷及計算、方向的辨別。
(二)地球部分
(三)天氣與氣候
六、教學措施:
1、精備精講精練。
2、尊重每一個學生,注重每一名學生的性格的培養。
3、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發現每一名學生的“閃光點”,并鼓勵其自信心。
4、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七、主要教學任務和基本理念
1、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學生學習涉及周圍、世界有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增強學生生存能力。
2、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學習求變化的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及區域差異向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內容的教學和學習有用而且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
3、改變學生地理學習方式,依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研究,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七年級地理教學計劃范文(精選6篇)】相關文章:
地理教學計劃05-08
關于地理教學計劃05-07
關于地理教學計劃05-07
地理老師的教學計劃04-26
七年級地理科目的教學反思范文04-24
最新七年級地理教學反思范文6篇04-19
初中七年級地理說課稿01-23
地理教師課程教學計劃五篇04-01
七年級地理《地圖》教學反思04-18
關于初中地理教學反思的范文【精選】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