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匯總十篇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
為了圓滿完成新學期的教學任務,使日常的教學工作能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真正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為迎接明年的畢業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矗現結合所任班級的實際情況和語文教材的內容,制定出本學期的語文教學計劃。
[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語文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學會記敘文寫作。引導學生逐漸更新學習方式,逐步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力爭使全體學生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學習,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
[學生狀況分析]
我今年新接任的六年級(2)班的語文,班里的學生原有語文基礎參差不齊,高低不一。因此新學期中,應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著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說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并養成習慣;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
(6)繼續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并養成習慣。
(7)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繼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并養成習慣。
(9)繼續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并養成習慣。
(10)繼續培養自己修改作文和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
(11)繼續培養勤于搜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12)培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147個生字。
(2)能夠按筆畫順序正確默寫生字125個,能夠按字的結構把字書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學習用鋼筆書寫,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繼續練習寫毛筆字,知道各種類型漢字的間架結構及筆畫特點。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后,用普通話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眾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樂于參加討論問題,敢于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并注意默讀的速度。
(3)能聯系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習慣。
(6)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6、習作。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學習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
[教學措施]
1、繼續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方面,培養本冊安排的關于讀書做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另一方面,對以往所提的習慣要常抓不懈。
2、在教學中,堅持"以讀為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指導學生把書讀好。注重感受領悟、積累、運用,從而提高語文水平。
3、授課過程中,依照設計好的教案,靈活多樣地采取各種教學方法和多媒體電教設備,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滿堂灌”的做法,始終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
4、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范文的語言,學習范文的寫作方法,遷移運用到習作中來。
5、課后,注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及時復習好所學的新知識。
6、要求學生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語文素養。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著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本冊教材共有課文32篇,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1篇,選讀課文4篇,8個基礎訓練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導讀,課例,讀寫例話,積累運用體現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陶冶學生的愛美的情趣,教材編繪了多幅插圖
二、班級情況分析
xxxxx年級共有xxxx個班,xxxx班學生基礎一般,需加強雙基的訓練,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xxxx班學生基礎扎實,分析能力強,本學期將在訓練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xxxxxx班由原來的敬文小學五年級直升單獨成班,學生較好,今年將作進一步提高
三、教學要求
1、通過本冊課文的學習,要使學生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學生的愛美的情趣;還要使學生從一些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學習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正確思想方法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會140個生字,復習查字典的方法,養成自覺運用字典的習慣
4、進一步提高聯系上下文和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能力 注意積累詞語,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默讀課文有一定的速度進一步訓練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6、閱讀適合程度的課外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本學期閱讀不少于20萬字
7、樂于參加討論或辯論,稍作準備,能講清楚自己的意思,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8、能抓住重點進行觀察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事情真實,有一定的條理
四、雙基教學要求
繼續憑借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要使學生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六、教學措施
1 、看圖學文教學時要將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緊密結合起來
2 、講讀課文教學時要突出重點訓練項目的訓練,
3 、重視詞句段的訓練,重視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4 、加強信息反饋,注意師生溝通
5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6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運用電教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7 、積極開展各項活動,讓學生多一些體驗教育,為語文學習提供實踐經驗。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3
存在問題:
二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頭戲是識字,寫字。在這兩塊,我抓得很好,孩子們的識字率和聽寫正確率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在同年級平行班中名列前茅。但細細琢磨自己的語文教學,回顧上一學期未達成的目標任務,在工作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列舉如下:
1、學生書寫方面,優秀率不夠理想,未實現全優的目標,養成“提筆即練字”的書寫習慣仍待加強。
2、打造習作班級,讓孩子真正愛上寫東西,正在努力踐行的過程中,依舊有個別學生畏懼寫,不愿寫或者被動寫,雖然多數孩子的寫話水平在上學期進步不小,寫話本屢次被傳閱和展示,但離實現班級特色“愛上習作,放飛夢想”仍有距離,需繼續加強營造習作氛圍,讓孩子們變被動為主動,擁有寫的意愿,享受寫的快樂。
3、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我一直很關注,但推薦力度,表彰分享的機會較少,在指導孩子如何讀有益的課外書方面做得不夠。
奮斗目標及達成標志:
目標一:打造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達成標志:
1、課堂上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展示學習為主,師講授少,還給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努力匯報上好本學期公開執教的習作課《續寫童話故事》,實現對高效課堂的詮釋。
2、把生字聽寫、背書任務和語文目標(大書)的完成擠進課堂,向40分鐘要成果;絕不布置到家庭中,減輕學生負擔。
目標二:營造習作氛圍,強化班級特色達成標志:
1、鼓勵學生天天堅持寫東西,以小練筆、大習作、自由日記交叉練筆,在筆耕不輟的訓練中提高習作水平。
2、上好每一堂習作指導、評改課,讓學生學會審題,學會立意、學會修改,從而樹立“我會寫,我要寫,我能寫好”的信心。
目標三:關注習慣培養,讓學生受益終身達成標志:
1、養成“提筆即練字”的書寫習慣,日記本、語文大書、家庭作業,習作本都要字跡工整、一絲不茍。
2、“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把習作當成一種習慣”不僅讓學生銘記在心,而且要踐行落實。本學期,要讓孩子們每周至少讀一本,天天堅持寫日記。
采取的措施:
一、不斷鉆研教材,打造高效課堂。
1、務實雙基,穩抓“識字寫字關”。
三年級雖然識字、寫字的位置被閱然所取代,從二年級的重要位置稍稍變輕,但正因如此,在課堂中常常被我們忽視,尤其是寫字任務,每課書都有10多個要求會寫的生字,課堂上我們必須精講內容,以保證留下至少5分鐘的時間指導書寫,讓規范書寫從每節課的寫字落實開始。進而實現學生“提筆即練字”的目標。
2、加強閱讀,上好“精讀略讀課”。
精讀課上,要選準“精讀感悟點”堅持以讀為本、以語為本、以生為本。每堂課要讓生讀進去,再讀出來,。對好詞佳句摘錄抄寫,精彩句段熟讀成誦,已達到語言和寫法的遷移訓練。略讀課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練,真正實現略教豐學。
二、提高習作水平,強化班級特色。
1、上好習作指導課,習作前要鋪墊充分,準備到位,幫助學生審題,開闊學生思路,激活思維,選材到位,多法遷移,授法到位。一定要讓學生先說后寫,心中有了思路再動筆。
2、上好習作評改課。采取例文點評、師生共改、生生互改、小組合作改,個人自改等多種方式修改,讓學生習得方法。最后展示匯報修改成果,體驗成功喜悅,加強習作信心。
每單元習作完,要選出若干篇優秀習作,在專門的園地中展示,一學期下來,最好能選編一本學生優秀作文選,并逐篇發表收藏入我的博客中。
三、保證課外閱讀,堅持天天練筆
1、本學期一開始,我向全班同學每人收集了一本自己最喜歡的圖書按學號實行了傳閱制度,要求一周內完成一本課外書的閱讀和積累任務,每周三讀書課上進行分享和交流讀書收獲。意在培養孩子擠時間讀書的良好習慣,完成積累任務,實為習作做鋪墊。
2、為鼓勵孩子把習作當成一種習慣,“我努力幫助孩子尋找發現身邊可以寫的事物,或具體指導,或下水示范,或寫完后點評引導,指出優點和不足,在不斷的練筆中積累習作經驗,提高習作能力,最終享受寫東西帶來的快樂。
除此之外,我還要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自己也堅持閱讀和寫東西,每堂語文課的前3分鐘時間,我都會把自己寫的日記(多數是以孩子的口吻和視角來寫)分享給他們,讓他們在聆聽中感悟領略寫作技巧,樹立寫作信念。
總之,三年級是學生小學階段的一個關鍵轉折期,我會以百倍的用心陪他們順利地過渡好這一階段,讓他們一如既往地熱愛語文學習。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漢語拼音”“識字”和“課文”四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重視用眼衛生并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另外就是使學生從小學會愛惜學習用品。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14篇課文,分6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14篇課文中隨課文教學識字305個,寫字168個,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⑶課后練習都是兩次,一次是朗讀,背誦或復述,一次是有關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另外,每組課文之后安排了一個練習,練習的內容包括認讀生字,鞏固漢語拼音,復習筆畫、筆順,進行詞、句訓練和說話訓練。6個練習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對獨立性。
二、班級概況:
全班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⑴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⑵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認對、讀準聲母、韻母。
(2)能準確地拼讀音節。
(3)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
(4)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3、識字寫字:
⑴培養寫字興趣和良好寫字習慣,準確認讀305個生字。
⑵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
⑶能按筆順在四字格里書寫、默寫168個生字,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學會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
4、口語交際:
⑴能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名連貫的話回答問題。
⑵能按照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件。
(3)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
5、閱讀:
⑴能聯系課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和句子弟兵的意思。
⑵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能正確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連、輕重。
⑶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分出角色朗讀對話。
⑷正確地復述課文、語句連貫。
(5)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四、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范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恒長期練。文
3、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系,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于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
4、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5、重視范讀、范寫、范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并結合范讀、范說進行聽力訓練,結合范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1、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學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贊美真摯感人的各種親情。
4、給學生以“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益智教育。
6、反映科技發展和社會文明
六、課時安排:
周 次 內 容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3 漢語拼音3、4、5
4 漢語拼音6、認一認2、漢語拼音7
5 漢語拼音8、9、認一認3
6 漢語拼音10、11
7 漢語拼音12、認一認4
8 漢語拼音13、14
9 漢語拼音15、認一認5、復習、11 練習1 、 課文1、2
12 課文3、4、練習2
13 課文5、6、7
14 課文8、 練習3識字1
15 識字2、3、練習4
16 課文9、10
17 課文11、練習5
18 課文12、13
19 練習6
20 復習
21 機動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5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單元3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8個新偏旁。
2.正確書寫本單元的生字,要求規范、美觀。
3.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理解詞語。
4.初步了解會意字和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
5.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及兒歌。
6.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了解金秋水鄉特有的景色,感受北京天安門廣場節日的歡慶氣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榮。
7.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8.學會祝賀。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按照田字格書寫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圖文結合,仔細觀察插圖,理解內容,進行語言訓練,培養想象能力,啟發思維能力。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了解鄉下孩子的幸福快樂,激發熱愛農村、大自然的感
5.學會請求,能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寫寫秋天。
教學過程
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內容,“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教師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發展。
3.本單元重在人道合一的育人觀念。使學生明白什么是關愛,什么是尊敬,什么是探索,從而在人生的開始就立下目標努力拼搏。
教學方法
1.學會本單元生字,正確書寫本單元的生字,要求規范、美觀,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新偏旁。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課文聯系起來,憑借插圖理解課文內容。
3.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4.品析課文語言,體會文中所體現的思想感情,并以童話為憑借教育學生。
5.了解童話的文學表現形式。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3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14 名。大部分學生天真聰穎,接受能力也較強,但五六位同學接受能力差,學習沒有自覺性。所以存在著學習上的“貧富懸殊”。對于這小部分學生有待于今后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其學習積極性,使整個班級形成一種勤于學習的氛圍,使大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編排有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
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全冊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級上冊基本相同。
(二)、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 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本冊教材對每個單元前的導語編寫更加著力,除達到點明專題,揭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外,進一步增強了教材的親和力。
⑵ 每一單元教材從導語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不僅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而且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并提示略讀的方法與要求。
⑶ 聯系本單元專題,繼續設計聽說讀寫的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本冊共安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是調查周圍環境,一個是回憶、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分別編在“愛護周圍環境”和“可貴的親情、友情”兩個單元中。這兩次綜合性學習涉及的范圍廣、針對性很強,具較大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充分給學生留出了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
3、大量更新課文,精心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課文類型:
本冊新編選的課文超過一半,注意密切聯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單元內課文繼續分為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
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后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⑴ 改進課文的導學系統。繼續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課文之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
⑵ 改進課后練習的設計。課后練習,都是策略性的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每篇精讀課文至少有一個能統領全篇的重點題目。如《七顆鉆石》的重點題目是討論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到了什么?能夠完成這個題目,本課的主要內容和教育意義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有的課后練習鼓勵學生自己獨立閱讀思考,盡量自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交流。部分課后練習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不作統一要求。在有些課文練習后安排了小附錄,一次是有關時間的格言,在《和時間賽跑》后,一次是月亮的精彩描寫,在《月球之謎》后。這樣安排,一是拓展學習內容,二是引導學生隨時隨地搜集積累材料。
本冊繼續安排適量的“小練筆”,強調讀寫結合,而且一般是先說后寫的題目。部分課后練習中安排了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決定是否選做。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
為了更好地體現內容與訓練的整合,本冊教材繼續把“口語交際”和“習作”這兩個版塊提前,語文園地中的內容依次為:“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板塊,則由以前的“展示臺”“寬帶網”擴充了內容,變為“展示臺”“成語故事”“趣味語文”“寬帶網”這四項交叉安排,使語文園地的學習內容更豐富、更有趣。
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并茂:
在語文教材中,圖像系統是配合文字系統的一個獨立的符號系統,也是影響學習效果優劣的重要因素。本冊教材加大創新力度,對每一篇、每一單元的圖像進行了精心的構思和編排。
目的是增強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給師生的審美感受創造良好條件。教學時,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內容學習的同時,不忽視圖像的價值和作用,就一定會有很好的教學效益。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后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三、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復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四、教學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匯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可以在學習課文前,如查字典確定字義、多音字確定讀音等;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連句成段的兩種方法(總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學完課后再次總結,如說一段話的意思。在學法指導時不必過多地講道理,應多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7
一、各單元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1、學習習慣
(1) 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寫字習慣。
(2)掌握正確的使用學習用品的方法,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
(1)讀準聲母、韻母。
(2) 能準確地拼讀音節。
(3) 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
(4) 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5) 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 準確認讀380個生字。
(2) 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
(3) 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默寫160個生字。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
4、口語交際
(1) 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
(2) 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回答問題。
(3) 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5、閱讀
(1) 能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2) 認識句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
(3) 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4) 正確地復述,語句連貫。
(5)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外的大意。
二、教學重點: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點是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和愛惜學習用品,目的是要求學生。
2、 重視用眼衛生,愛惜學習用品,養成良好習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3、 漢語拼音的重點: 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準確拼讀和正確書寫音節。
4、 課文的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三、 教 學 措 施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結合實際,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
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的讀寫習慣,并進行反復的嚴格的訓練。
2、 教學漢語拼音時,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掌握它們的音與形,可采用“情境圖”與“語境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音節時,還可采用卡片認讀,進而達到練讀拼音詞、句的目的和訓練學生見形知音的能力。
3、 課文教學以朗讀和背誦為重點。多讀精講,知道學生把課文正確、讀連貫。識字教學在語言環境中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聯系生活實際識字。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實物,把識字和認識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進度:
一年級語文教學進度
(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
周次
教學內容及教學活動
備注
1
入學教育、a o e、i u ü、b p m f
8.31——9.5
2
d t n l、復習一、g k h、j q x
9.6——9.12
3
z c s、zh ch sh r、復習二 、ai ei ui
9.13——9.19
4
ao ou iu、ie üe er、復習三、an en in un ün
9.20——9.26
5
an en in un ün、ang eng ing ong
9.27——10.3
6
10.4——10.10
7
復習四、《一去二三里》
10.11—10.17
8
《口耳目》《在家里》《操場上》語文園地一
10.18——10.24
9
有趣的游戲、《畫》、《四季》、《小小竹排畫排畫中游》
10.25——11.31
10
《哪座房子最漂亮》、《爺爺和小樹》、語文園地2《我們的畫》
11.1——11.7
11
《靜夜思》、《小小的船》、《陽光》、《影子》
11.8——11.14
12
《比尾巴》、語文園地三、《這樣做不好》、《比一比》
11.15——11.21
13
《自選商場》、《菜園里》、《日月明》、語文園地四
11.22——11.28
14
《我會拼圖》、《我多想去看看》、《雨點兒》、《平平搭積木 》
11.29——12.5
15
《自己去吧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語文園地五、該怎么辦
12.6——12.12
16
《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畫家》、《借生日》、《雪孩子》
12.13——12.19
17
《小熊住山洞》、語文園地六 、小兔運南瓜
12.20——12.26
18
期末復習
12.27——1.2
19
期末復習
20
期末復習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漢語拼音”“識字”和“課文”四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重視用眼衛生并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另外就是使學生從小學會愛惜學習用品。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14篇課文,分6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14篇課文中隨課文教學識字305個,寫字168個,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
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
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
⑶課后練習都是兩次,一次是朗讀,背誦或復述,一次是有關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另外,每組課文之后安排了一個練習,練習的內容包括認讀生字,鞏固漢語拼音,復習筆畫、筆順,進行詞、句訓練和說話訓練。6個練習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對獨立性。
二、班級概況:
全班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⑴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⑵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認對、讀準聲母、韻母。
(2)能準確地拼讀音節。
(3)能說出聲調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
(4)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3、識字寫字:
⑴培養寫字興趣和良好寫字習慣,準確認讀305個生字。
⑵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
⑶能按筆順在四字格里書寫、默寫168個生字,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學會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
4、口語交際:
⑴能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名連貫的話回答問題。
⑵能按照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件。
(3)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
5、閱讀:
⑴能聯系課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和句子弟兵的意思。
⑵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能正確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連、輕重。
⑶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分出角色朗讀對話。
⑷正確地復述課文、語句連貫。
(5)能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四、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范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恒長期練。
3、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系,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于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
4、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5、重視范讀、范寫、范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并結合范讀、范說進行聽力訓練,結合范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1、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學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贊美真摯感人的各種親情。
4、給學生以“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益智教育。
6、反映科技發展和社會文明
六、課時安排:
周次內容
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
2 漢語拼音1、2、認一認、
3 漢語拼音3、4、5
4 漢語拼音6、認一認2、漢語拼音7
5 漢語拼音8、9、認一認3
6 漢語拼音10、11
7 漢語拼音12、認一認4
8 漢語拼音13、14
9 漢語拼音15、認一認5、復習、
10 識字1、2、3、
11 練習1 、 課文1、2
12 課文3、4、練習2
13 課文5、6、7
14 課文8、 練習3識字1
15 識字2、3、練習4
16 課文9、10
17 課文11、練習5
18 課文12、13
19 練習6
20 復習
21 機動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9
作為一名教師,在新的學期開始是,為了更好的完成學前班的教育教學工作,為了能使以后的工作有所進步,使自己能力有所提高,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決心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9人,絕大多數學生還未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基本適應小學的生活。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學習有自覺性,上課認真聽講,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作業認真完成,書寫漂亮規范,喜歡讀書,自覺地閱讀課外書籍,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一些,作業要靠督促完成,書寫不夠規范,不過我有決心有信心,讓他們盡快趕上去,為高年級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工作目標
1、低年級識字是重點,希望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除掌握教材上要求會認的450個字,會寫的350個字以外要激發學生課外識字興趣,使學生能多種渠道識字。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使學生逐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要規范、端正、整潔。
3、重朗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能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4、師生同讀經典。本學期重點讀、背《三字經》。
5、培養學生寫話興趣,鼓勵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6、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7、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想說、敢說,樂于交流。
三、教學工作措施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二)積極參加學校的學習和教研活動,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創建有效高效課堂。
(三)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針對本班實際抓好教學工作:
1、根據本班學生現狀,在教學中抓好兩頭,帶動中間,課堂教學主要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精心設計教案,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
2、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點滴小事做起,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會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3、重視寫字指導,加強坐姿與執筆姿勢的指導,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4、經常開展競賽、評比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引導孩子自己制作“識字課本”。即“采蜜本”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動。學生日常生活常常碰到各種食品的包裝、飲料的包裝、家用電器的廣告,還有各種報紙雜志的刊頭等等。這些都是兒童識字的最好的資源。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非常精美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整理、分類,編排版面,正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可以結合展示臺的內容,把這種“識字課本”定期拿到班上交流,分享成果。平時閑暇拿出來讀讀,欣賞欣賞。這種活動,其價值遠遠超過了識字本身;而就識字來說,是實用的,效果好的。
還可以引導兒童講述自己的識字小故事,讓孩子們講講自己認識某個字的過程和方法。這樣不但可以擴大識字效果,交流識字方法,而且分享識字的樂趣,并有效培養了觀察能力,提高了口頭表達的能力。要結合課內識字,豐富識字的形式,使學習漢字成為豐富生活、增長知識、促進讀寫、開發潛能的過程。要讓全體學生都有展示課外識字成果的機會,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尤其是鼓勵課內認字不太好的同學。
總之,教師要憑借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通過指導語文學習,不僅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做人的基礎,而且使他們成為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成功的學習者。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篇10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由“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組成。為了方便識字和閱讀,生字和課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入學教育”共兩部分,主要通過圖畫讓初入學的兒童認識校園,了解學校常規,熟悉校園周邊環境,掌握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在實踐中養成“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能默寫聲母、韻母并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分2組編排,每部分每課都配有一幅情景圖,這樣按排不僅能使學生情景圖集中識字,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認識事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課文,共安排20篇課文,分4組編排,每篇課文均由圖、文、生字表、練習、筆順圖、描紅六部分組成。課文部分具有頭緒簡、篇幅短、內容新、插圖美、作業準的新點,具體表現在:⑴入選課文篇幅短,而且題材廣泛,內容生動活潑,插圖新穎有趣。⑵每篇課文均為全文注音,這樣安排既可復習漢語拼音,幫助學生識字,也有利于進行朗讀、背誦、訓練、培養閱讀能力。⑶課后練習有朗讀,背誦或復述,有漢字基本筆畫的學習和按筆順描紅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融合。
二、班級概況:
全班共15人,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三、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4、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
5、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措施:
1、端正教學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緊扣教學目的進行教學。
2、培養習慣、方法,要把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作為重點,嚴格訓練,做到統一要求,規范練習,語文課上嚴格練,其它課上堅持練,家長協助配合練,檢查評比促進練,持之以恒長期練。
3、在拼音教學中要擺正情境圖、語境歌和學字母的關系,強化音節教學,重視教給學生拼讀成直呼音節的方法,致力于學生獨立認讀能力的培養。
4、閱讀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棄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做到“讀”字當頭,多讀、精講、重視朗讀背誦的指導,重視學生對語字的認識和積累。
5、重視范讀、范寫、范背,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并結合范讀、范說進行聽力訓練,結合范寫,進行觀察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五、課時安排:周 次 內 容
1 入學教育
2 漢語拼音1、2
3 漢語拼音3、4、復習一
4 漢語拼音5、6、7
5 漢語拼音8、復習二、9、
6 漢語拼音10、11、復習三
7 漢語拼音12、13、復習四
8 識字(一):1、2、3、
9 識字(一):4、語文園地一、有趣的游戲
10 課文1、2、3
11 課文4、5、語文園地二、我們的畫
12 課文6、7、8
13 課文9、10、語文園地三、這樣做不好
14 識字(二):1、2、3
15 識字(二):4語文園地四、我會拼圖
16 課文11、12、13
17 課文14、15、語文園地五
18 該怎么辦、課文16、17、18
19 課文19、20、語文園地六、小兔運南瓜 20 復習
【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計劃匯總十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精選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匯總十篇04-18
有關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匯總十篇04-10
精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匯總十篇04-03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范文03-15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03-25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2-24
語文上冊漢語拼音教學計劃05-29
有關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匯總十篇04-09
有關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模板匯總十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