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時間:2020-12-18 17:01:39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集錦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該寫為自己下階段的教學工作做一個教學計劃了,那么教學計劃要怎么寫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集錦5篇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能力,以審美為核心,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12課,后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聽賞”“活動”等內容。

  在本冊中,歌曲內容健康生動活潑,體現了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礎上進行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以及體驗各種生活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音樂知識有:節奏的把握、人聲的分類、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學習和音樂家聶耳的故事等等。活動和音樂童話劇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過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更好的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并達到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通過表演童話音樂劇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和教益,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整冊教材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的興趣為動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玩。

  學生分析:

  1學生人數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適當的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小學生好動,還有一部分學生頑皮,但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

  3現在的小學生智力水平相對高,動手能力也較強。

  4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5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6雖然已經是小學階段的第三年了,但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還是非常重要(正確的演唱姿勢、上音樂課的習慣、游戲的規則等等)。

  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通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2演奏:

  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了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并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教學進度安

  第一周 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

  第二周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第三周聆聽《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第四周 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聆聽《同伴進行曲》,《船歌》

  第六周表演《哦蘇珊娜》《原諒我》

  第七周聆聽,《小牧牛》,《牧歌》

  第八周 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 聆聽《媽媽的歌》《小白菜》

  第十周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第十一周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第十二周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周 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

  第十四周表演〈美麗的黃昏〉

  第十五周聆聽〈對鳥〉〈空三鳥語〉

  第十六周聆聽〈一只鳥〉〈小烏鴉愛媽媽〉

  第十六周聆聽,〈豐收之歌〉〈豐收的喜悅〉

  第十八周表演〈圓圓和彎彎〉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學生分析:

  三年級上學期,學生的日常行為養成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表現在幾個方面:

  1)、學習方面,能夠自覺的完成一些老師布置的任務,對音樂的理解力也有顯著的提高;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能養成有感情演唱的習慣。對每節新課的理解力也有加強。

  2)、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增強、這個時期應更充分的發揮學生的音樂潛能、音樂生活的方式開始發生變化。音樂本身的非語義性及音樂藝術的自由性和多樣性,給學生對音樂的多理解性和個性化的演繹提供了舞臺。

  3、三年級學生聲音處于童聲中的黃金時期,聲音優美動聽。

  二、教材分析:

  1)、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是從教師的“教”上考慮太多,無論從教材內容的構建、教學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強調以教師為主。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師中心論”的基礎上,強調學生通過教師去獲取知識,因此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現代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的學,以學生為本,還要強調其發展、進行終身教育。

  2)、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

  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普通公民教育,他有別于專業音樂教育。因此,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乃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理想價值觀。基于這種教育理念,編寫音樂教科書,組織音樂教學活動,必須面向每一個學生。其中包括那些對音樂不敏感或興趣不濃的學生音樂課應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為此要轉變以教師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

  3)、教材編寫思路

  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始終。

  三、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的各種要素、各種表現手法做出整體性的反應,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美。

  音樂樂理方面有單拍子復拍子、打擊樂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簡易樂器等。

  用有氣息支持的聲音歌唱。

  四、教學目標:

  1、以審美為中心

  2、以文化為主線

  3、以音樂學科為基點

  4、加強實踐與創造

  5、加強綜合與滲透

  6、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貫穿始終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及排意圖

  本冊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從教學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面向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教材共分九個單元。主要內容按聆聽、表演、編與活動幾大塊安排。在聆聽方面首重傾向于聲樂作品在聆聽優秀的中外聲樂作品中了解一些關于人聲的知識及聲樂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學箋個性發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并使所學的樂理知識在實踐和創造中得以運用和創新。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感受能力。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養成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

  二、學段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和友愛精神。

  三、具體目標

  1、感受與鑒賞

  ①對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受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映。

  ②能聽辨不同聲音的女聲和男聲,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

  ③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

  ④聽辨不同情緒的聲音,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⑤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2、表現

  演唱目標;

  ①樂于參加各種演唱活動;

  ②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膠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初步掌握和運用。

  ③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④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常作簡單評價。

  ⑤背唱3-4首曲子。

  綜合性表演:

  ①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了。

  ②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③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識讀樂譜:

  ①早已經學會歌曲學唱樂譜。

  ②結合學習的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記號。

  ③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3、音樂與相關文化:

  ①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②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聽、視、動結合。

  2、突出音樂課的審美性,采用愉快教學法。

  3、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4、面向全體,發展個性。

  5、采用多元化的評價,讓考試變得輕松。

  五、教學進程安排

  第一課:童年4課時

  第二課:草原4課時

  第三課:好伙伴4課時

  第四課:放牧4課時

  第五課:媽媽的歌4課時

  第六課:四季的歌4課時

  第七課:鐘聲4課時

  第八課:愛鳥4課時

  第九課:豐收歌舞3課時

  音樂宮2課時

  評價4課時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4

  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培養學生一定的音樂技能,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認譜、識譜能力,以審美為核心,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12課,后面還有選唱選聽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課都有一個主題,每課都包含“演唱”、“聽賞”“活動”等內容。

  在本冊中,歌曲內容健康生動活潑,體現了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指導學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礎上進行有關愛國主義的教育以及體驗各種生活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音樂知識有:節奏的把握、人聲的分類、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學習和音樂家聶耳的故事等等。活動和音樂童話劇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過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更好的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并達到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通過表演童話音樂劇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和教益,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整冊教材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的興趣為動力,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玩。

  學生分析:

  1學生人數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適當的方法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小學生好動,還有一部分學生頑皮,但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

  3現在的小學生智力水平相對高,動手能力也較強。

  4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應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5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6雖然已經是小學階段的第三年了,但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還是非常重要(正確的演唱姿勢、上音樂課的習慣、游戲的規則等等)。

  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通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2演奏:

  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了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并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教學進度安

  第一周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

  第二周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第三周聆聽《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聆聽《同伴進行曲》,《船歌》

  第六周表演《哦蘇珊娜》《原諒我》

  第七周聆聽,《小牧牛》,《牧歌》

  第八周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聽《媽媽的歌》《小白菜》

  第十周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第十一周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第十二周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周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

  第十四周表演〈美麗的黃昏〉

  第十五周聆聽〈對鳥〉〈空三鳥語〉

  第十六周聆聽〈一只鳥〉〈小烏鴉愛媽媽〉

  第十六周聆聽,〈豐收之歌〉〈豐收的喜悅〉

  第十八周表演〈圓圓和彎彎〉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本年級學生的簡要情況.

  本年級學生大部分熱愛音樂,喜愛唱歌,但由于學生的不同基礎,一小部分學生視唱,識譜,聽辨不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要求。因此,影響了整個班級,所以提高這部分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二.教材目標及要求

  1. 在識譜能力的教學上,讓學生掌握拍號,聽音,換氣記號 ,漸強漸弱記號等基本音樂符號。通過訓練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通過自己的理解,表現不同題材體裁,風格特點,內容不同的歌曲。能通過學習靈活運用換氣符號,并在歌唱時,體現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點。

  2. 在創造能力的培養上,讓學生掌握簡易的知識,通過對學生引導,讓他們自己識唱簡易的歌曲。

  3. 在學習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藝術形象來感染,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動物,熱愛人民,培養學生的愛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現歌曲的能力。

  4. 在欣賞方面,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欣賞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國的民族音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欣賞的習慣,發展聽覺,記憶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國悠久的音樂歷史文化,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三.教材分析

  1、突出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2除對原有教學內進行整和外,新擴展了音樂創造和音樂相關文化的內容,重視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音樂教學從單純傳授因樂知識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脫出來,真正成為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和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 ,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2 演奏: 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了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并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五.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措施:

  1. 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重點加強試唱識譜能力的培養

  2. 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教學

  3. 在教學的過程中,寓教于歌唱,欣賞,游戲中

  4. 善于引導,啟發,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集錦5篇】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03-25

小學學期音樂教學計劃03-22

小學學期的音樂教學計劃03-22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集錦6篇03-14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集錦六篇03-14

三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范文集錦7篇03-15

二年級下學期音樂教學計劃集錦6篇02-22

《草原上》小學音樂說課稿【精選】03-25

三年級下音樂教學計劃【精選】03-25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03-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噜噜狠久久香蕉人妖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性视频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精品亚洲 | 午夜亚洲精品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