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體育教學計劃匯總6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體育教學計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 七、八年級共兩個班,每班約四十人左右,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無運動技能障礙。
2、技能情況: 七年級學生喜歡跑、跳、投擲、籃球、足球、游戲等活動,但動作不太協調。
二、教材分析
根據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培養目標《中學體育教學課標》以及本校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傳授基本的體育衛生保健知識和體育技能,并在傳授中滲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煉身體的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和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煉身體的態度。
2、學習田徑、跳躍、力量、球類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培養勇敢、頑強、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品質。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新的《義務教育法》為體育教學工作契機,堅持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全面實施體育新課程改革,努力探究農村中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新途徑、新方法,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學生體育綜合素質和學習對自己終生發展有用的體育知識為教學工作的關鍵,充分地調動廣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優異的教學成績向家長、學校和社會獻禮。
二、班情分析
七年級132班為寄宿班,男生33人,女生29人,生源面特別廣泛,學生通過半個學期體育學習與,大部分同學身體素質扎實,形成了較好的體質,學習了許多對自己終生發展有用的體育知識,我相信通過自己努力地教學,一定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成績。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冊體育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本教材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學生易于接受,它是我們教學的優秀范本。
四、教學措施
1、聯系實際,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精心設計體育課堂45分鐘,備好課,精心設計課外體育實踐活動。
2、關心雙差生,轉化后進生,鼓勵希望生,對這些弱勢群體,做到上體育訓練上關心學生,做到課堂上不出安全責任事故和意外事故。
3、根據鄉村中學學生實際,精心設計課堂,采用課內外訓練,綜合練習,課堂動作講解規范、示范到位等靈活多變的手段。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汲取外地先進的體育教研成果,不斷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5、以人為本,以情動人,扎實有序地抓好體育基礎知識的學習。
6、為迎接學校廣播體操比賽,本期主要訓練廣播體操。
五、教研課題
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是七年級下學期,在認真鉆研體育與健康課本和結合本校實際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狀分析
所任教七年級學生,年齡在13—14歲之間,處于青春發育的高峰期,身體發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女生趨于文靜,不好活動。因此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內容有、體育基礎知識、田徑類、體操類、球類、韻律體操及民族傳統體育。
三、目的任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并不斷鞏固和提高。
2、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3、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1、隨著學生身體和年齡的增長,可多采用一些對抗性的游戲。
2、初中生對抗性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組時采用男女分組或按身體素質分組,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煉的樂趣。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 篇4
本學期,我將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努力探索新課程標準,積極改進自己的授課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在教學中嚴格貫徹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的上好體育課,學好體育知識,增強體質。為更好的開展好自己分擔的各項工作,特制定本學期體育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七年級共三個班,學生人數為126人,每個班人數在40人左右,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與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提高,但在上一學期測試的結果來看,部分學生身體素質還比較薄弱,初一的男生在上肢力量比較差,女生的速度和爆發力不夠好,在耐力方面,有一小部分學生部能達標。在學習興趣方面,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主要涵蓋了體育與健康的理論知識以及田徑中的走、跑、跳、投,體操中的技巧,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這些教學內容中,有的學生比較陌生,如體操技巧、足球等,在學的過程中會有點難度。
三、教學目標
1、加強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學習,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
2、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與鍛煉的方法。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情操,讓學生全面發展。
四、教學方法和措施
1、適時了解、分析學生的學習信息。
2、營造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運動環境。
3、根據學生年齡特征,采用興趣化和多樣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發揮游戲、競賽的能動作用,讓學生在自主游戲中練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變化練習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5、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勇敢、頑強、朝氣勃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五、考核項目及辦法
本學期將對學生進行體育健康知識、專業技能、身體素質方面的測試,測試以筆試和達標測試為主。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 篇5
通過本期的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體育課并能上好體育課,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的鍛煉方法,學會一套手語操操,會跳一支韻律舞。培養學生在和諧、平等、友愛的運動環境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和情感的愉悅,發展學生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養成良好的身體姿態和正確的動作技術,培養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培養遵守紀律、積極進取精神和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體育課和鍛煉身體的好處,知道一些保護身體健康的簡單嘗試和方法。
2、進一步學會一些基本活動、游戲、韻律活動的方法,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
3、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遵守紀律,與同學團結合作。
4、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并不斷鞏固和提高。
5、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6、體驗到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遵守紀律與同學團結協作,與同伴友好相處。
7、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具體教學內容:
(一)理論教學內容:
1、體育課的常規要求。
2、小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如何做好兩操
(二)實踐教學內容:
1、培養走和跑的正確姿勢,提高跑和走的技能。
2、結合跳躍和各種擲準、擲遠的練習,發展力量、靈敏、彈跳能力。
3、學習基本體操、技巧,發展身體素質和協調、平衡能力,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活動興趣。
4、認真學習做好課間操和眼保健操。
三、方法措施:
1.要求全體學生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遵守考勤制度,按時上課。
2.遵守體育課常規,認真聽講,積極學習。
3.參加期中和期終檢測,督促學習。
4.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精講多練,搞好“自主、綜合、拓展、創新”研究。
5.教師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6、認真備課,做到深入了解教材與教材有關的書籍及材料,上好每一節課,做好示范和講解,使學生能有從客觀和主觀上學習。
7、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靈活性,主要以學生練習為主,在教學中,教師起到指導,引導,幫扶作用,糾正學生錯誤為主,真正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8、及時進行考評,從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相結合的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9、做好課間操組織工作。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 篇6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召開的關于規范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會議精神,深化新一輪的體育教學改革,秉承以學生發展為主,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向終生體育的大目標邁進,大力推進有效教育教學活動的目的。筆者結合我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和由毛振明教授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體育與健康》七年級教材。
從課程標準的最基本的`四個理念: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
3、以學生發展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4、關注個體差異與共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最基本的五個設計思路
:1、根據課程目標與內容劃分學習領域。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劃分學習水平。
3、根據可操作性和可觀察性的要求確定具體的學習目標。
4、根據三級課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課程內容的選擇性。
5、根據課程發展性的要求,建立評價體系。經反復學習探究,特設計本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年教學計劃的設計
學年教學計劃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全年和兩個學期的教學內容與課時比例的教學方案。
(一)設計的要求:
1、貫徹課程標準,注重學生發展。
課程標準是構建課程學習目標體系和評價的原則,教材(教師用書和學生用書)是完成課程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的提供。因此,教師在制定學年教學計劃時,不應以教師的個人興趣、特長和競技運動及中考體育考試項目為中心,而應以學校的教學實際出發,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中心,避免教師的隨意性和自由性,認真的、系統的、科學的進行設計。這樣才能全面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將科學規范辦學,使《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深化在實處,真正為實施素質教育,將體育與健康課程先行起來,真正做到學生是大贏家,最終受益的還是學生。
2、實踐性、靈活性與綜合性
由于課程標準沒有具體規定七年級的具體教學內容,所以在設計全年教學工作計劃時,可以根據實踐性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進行,同時做好六年級到七年級的銜接工作,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靈活性(根據教材的性質和學生達學習目標的狀況等對教學內容和課時比例,及男女生教學的特點,適當進行調整)、綜合性(不僅重視學生的運動技能和知識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和社會運動能力的提高)的原則,確定教學內容和課時比例。
3、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內容
在認真學習和研究課程標準及教材的基礎上,要對所任教的年級班級的學生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和分析學生的興趣、特長、活動能力、技能基礎、體能狀況、心理水平、社會交往等情況,為學年教學計劃的制定提供可行性的依據。另外,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具有健身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為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效性,與學校整體的課程改革緊緊地配套起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確保平常每一節課的有序進行。
4、全年教學工作計劃(附表一)
七年級體育健康課程全年教學工作計劃一覽表:(表一案例)
內容 全年計劃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健康課 34 17 17
田徑 8 4 4
籃球 6 3 3
足球 4 2 2
排球 4 4
體操 4 2 2
游戲 2 2
乒乓球 2 2
武術 2 2
發展身體素質 2 2
合計 68 34 34
(二)設計說明
1、全年教學計劃設計的依據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結合學校現有的場地器材設施建設,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的。
2、本設計方案是按照全省規定的課時安排要求(每周三次課)來設計,每學期按十七周計算,一學期共五十一節課,一年為一百零二節課其中每周有一節是健康課來進行設計。
3、一節課時可以以一個教學內容或兩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的。但教師必須根據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來進行教材的選擇和搭配及具體課時的比例劃分,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有效的實施有效教學,且上好平常每一節課。
二、學期教學計劃設計
學期教學計劃又叫學期進度,是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把學年教學計劃中所規定的每一學期的教學內容,合理分配到每一節課中去,并為制定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案設計提供依據。
(一)設計要求
1、學期教學計劃是以學年教學計劃為依據的,是以單元教學的形式來進行統籌安排,處理好"開放"和"放開"的關系,從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出發,采取其教學內容多樣性,可行性、趣味性、地方性的特點和原則,搭配好具體的教學內容。
2、科學、合理地安排好學習內容的順序。學期計劃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習內容的特點和季節氣候變化的自然條件及場地器材設施條件,采用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新舊教材合理搭配等方法,優先組合好學習內容順序。
3、加強集體備課,積極實施有效教學。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體育教學的目標任務、內容要求,主要是靠學生自身練習來不斷完成和鞏固提高的。通過集體備課的形式,能使全體教師較為科學的把握課程標準和教材,合理安排好教學課時,掌握好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更加有利于教學方法的最佳選擇。不斷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協調、溝通、調整、積極實施有效教學,確保教學計劃的完成。
4、學期教學計劃設計(附表二)
七年級學期教學計劃設計一覽表:(表二:案例)
周次 課次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健康課 實踐課 健康課 實踐課
1 1 1 田徑 1 足球
2 1 田徑 1 足球
2 3 1 田徑 1 足球
4 1 田徑 1 體操
3 5 1 發展身體素質 1 體操
6 1 籃球 1 體操
4 7 1 籃球 1 體操
8 1 籃球 1 體操
5 9 1 籃球 1 乒乓球
10 1 發展身體素質 1 乒乓球
6 11 1 體操 1 乒乓球
12 1 體操 1 乒乓球
7 13 1 體操 1 田徑
14 1 體操 1 田徑
8 15 1 游戲 1 田徑
16 1 游戲 1 田徑
9 17 1 田徑 1 排球
18 1 田徑 1 排球
10 19 1 田徑 1 排球
20 1 田徑 1 排球
11 21 1 足球 1 排球
22 1 足球 1 排球
12 23 1 籃球 1 排球
24 1 籃球 1 排球
13 25 1 游戲 1 田徑
26 1 游戲 1 田徑
14 27 1 足球 1 田徑
28 1 足球 1 田徑
15 29 1 發展身體素質 1 籃球
30 1 武術 1 籃球
16 31 1 武術 1 籃球
32 1 武術 1 籃球
17 33 1 武術 1 籃球
34 1 發展身體素質 1 籃球
備注:1、田徑——短跑、耐久跑、跳遠
2、體操——技巧、支撐跳躍
3、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綜合性評價
(二)設計說明
1、本計劃設計是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教材及全年教學工作計劃來制定的。
2、本計劃主要是為了解決學習內容與課時數量之間的矛盾,協調學生發展的基礎性和全面性,更好的貫徹落實好新課標,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實施有效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同時達到終生體育意識培養的目的。
3、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教學綜合評價,建立和建全評價體系,不斷完善教學。
三、全年和學期教學計劃設計的注意事項
(一)七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全年和學期教學計劃的設計要確保實施和完成。依據課程標準,遵循新課標"開放"和"放開"的精神,將教學內容全部實施并落實到每一節課中。
(二)七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全年和學期教學計劃的設計要適合學生的發展,從"運動技術、技能為中心"向"以學生發展為主體轉移"將教的內容轉化為學的內容,強調設計內容的健身性、實用性、科學性,以培養學生為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和達到終生體育意識的目的。
(三)七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全年和學期教學計劃的設計要注意課程資源的開發,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辯和探究學習、練習、運用的平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七年級《體育與健康課程》全年和學期教學計劃的設計要將評價體系真正建立起來,對教與學都有一個客觀的綜合性評價,尤其是要重視對學生發展體系特有功能的評價,使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靈活運用評價體系。如由終結性評價發展到形成性評價;由相對評價發展到個人的差異評價;由絕對評價發展到差異性評價。同時,重視社會有關方面特別是家長的任何意見,發展評價的多元化。
【初一體育教學計劃匯總6篇】相關文章:
體育下冊教學計劃01-21
小學體育教學計劃03-22
體育的教學計劃范文03-21
學期體育教學計劃(通用10篇)01-21
小學體育課時教學計劃-范文01-20
初三體育教學計劃15篇01-19
初三體育教學計劃合集15篇01-19
一年級體育教學計劃范文匯總8篇02-12
四年級體育教學計劃范文匯總10篇02-11
六年級上學期體育教學計劃匯總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