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學計劃

時間:2021-11-07 15:26:06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精華】一年級教學計劃4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教學計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一年級教學計劃4篇

一年級教學計劃 篇1

  一、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活動課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學科課程相輔相成,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向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動動腦,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特長,增進身心健康,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以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提高未來素質的需要。

  二、 學生分析:一年級一、二兩個教學班。大部分學生對本學科有正確的認識,知識水平差異較大,他們的興趣廣泛。本學期要抓住學生興趣多,好奇心強的心理,設計一些極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動主題,引起他們深入探究的興趣。通過實驗操作、社會調查、角色扮演、現場觀察、問題討論、資料查閱等多種形式的探索活動,獲取新的知識,增加新的體驗。圓滿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擴大視野,增長知識,動手動腦,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特長,增進身心健康,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以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提高未來素質的需要。教學重、難點:讓學生自己多設計、組織、主持開展活動,發揮他們的自主性,使他們在活動中學有所得,增長才干。四、主要的教學措施:

  1、 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

  2、 注重電教手段的使用,激發學生的興趣3、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情感。

一年級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下簡稱《課程標準》)的頒布標志著我國課程改革步入了實質性階段,基礎教育改革進入了新的時期。課程標準無論是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設計思路,還是課程目標均為建國以來的首創。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的內容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堅持基礎性、通用性、選擇性與時代性的高度統一,注重國際經驗與我國國情相結合,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教育傳統與未來發展需要相結合,努力建設立足我國國情、體現未來走向、具有中國特色、富于開拓創新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的新構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是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使用的是江蘇科技出版社的教材。“技術與設計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皆在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并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的基礎、怎樣進行設計、設計的實現——制作、設計的交流與評價。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將:

  1、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

  2、了解設計的基本知識,熟悉設計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四、實施措施

  1、在開學初將各班學生分為4-6人的技術小組,便于開展技術活動,每個小組的組長每周填寫《技術課過程考核小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2、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設計、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避免教學過于專業化,防止陷入某項技能、技藝的教學。

  3、教學中要體現新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應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和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

  4、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系學生實際,從學生生活出發,收集與技術有關的各種圖片、文字資料,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上技術課,使學生對“技術與設計1”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5、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歷史、化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

  五、教學理念

  1、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2、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立足科學、技術、社會的視野,加強人文素養的教育。

  4、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

  5、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六、實施過程

  根據安徽省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方案設置指導意見,本(技術與設計1必修)應該安排36學時,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我校高一年級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必修)模塊課時分配計劃:

  章節建議課時分配(共計20學時)

  第一章 技術及其性質4:第一節兩課時,第二節、第三節各一課時;

  第二章 設計的基礎3: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各一課時;

  第三章 怎樣進行設計5:第一節一課時,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三節共用兩課時,第五節一課時,第六節一課時

  第四章 設計的實現——制作5:第一節一課時,第二節兩課時,第三節、第四節各一兩課時;

  第五章 設計的交流與評價3:第一節一課時,第二節兩課時。

  因課時少,時間緊大部分課都要安排在多媒體教室上。所以要求學校提供多媒體教室。

  因為學校有安排兩課時,所以有時間可以上一章必修二的內容。

一年級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11人,經過學前教育的科學學習,基本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了初步的探索能力,思維方式也初步的由具體轉變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擴大學生知識范圍,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聯系他們的'實際生活,用所學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終達到將科學知識創造性應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五個單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促使學生在“事物宏觀的外部表象與微觀的內部特征”之間建立聯系,進行以“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待科學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睦相處,真愛生命。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觀察與探究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增強學生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勇氣,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識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地球內部的秘密,初步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特征。

  2、探究聲音產生的秘密,知道聲音傳播的途徑和方式,認識噪音的來源和危害。

  3、知道秋冬星空的主要星座,初步發現星空變化的規律,讓學生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

  4、能判斷物體是由不同的材料組成的,能按材料對物體分類,認識某些材料的性質(如導電、溶解、傳熱、沉浮等)能將材料的特征和用途想聯系起來,區分常見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5、知道溫度的改變可以使物體的形態發生改變,知道水的冰點和沸點,探究雨和雪的成因。

  (三)能力培養

  1.養成善于觀察,善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尊重證據,愿意合作和交流。

  2.培養學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并做記錄。

  4.培養學生能制定計劃,對自己的探究活動設計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將探究結果和假設相比較。

  6.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和評議,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一年級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入學已經有一學期,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 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

  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三、教學總要求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因此本冊教材是培養兒童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彰顯我們中國的甲骨文。

【【精華】一年級教學計劃4篇】相關文章:

【精華】一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4篇12-19

【精華】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3篇01-06

【精華】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三篇12-21

【精華】教學計劃5篇01-04

【精華】教學計劃6篇12-19

【精華】教學計劃匯總5篇12-23

一年級國學教學計劃范文12-27

【精華】學期教學計劃范文6篇01-07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匯編六篇12-28

【精華】小學教學計劃集錦九篇12-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国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 日韩国产精品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人妖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卡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