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四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本冊教材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二、學情分析:
通過了解二年級有將近一半學生學習不主動,課堂上好動,但學習積極性很高,還有學生接受能力慢,作業完成的慢,課堂十分被動,不舉手回答問題。基于以上情況和對一年級數學課程的了解,學生已經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大部分學生已經初步的具備了觀察、理解、思考的能力和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但鑒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方法和習慣仍未養成,還有一部分學生對一年級所學課程掌握的不夠,在新的學期里,仍需教師下大力度引導和培養,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取得好的成績。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ㄈ�、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ㄋ模�、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本冊教材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初步理解了加法、減法的含義,學會了兩未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的口算以及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學習了運用加、減法解決求總數、求剩余、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學習了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在此基礎上,本冊教材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依據兒童的學習水平,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活動”四個領域里安排了以下一些相關內容。
1、數與代數領域
認識乘法、乘法口訣(一)、認識除法、口訣求商(一)
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 、時、分、秒
2、空間與圖形領域
認識圖形、厘米和米、位置與方向、觀察物體
3、統計與概率領域
統計與可能性
4、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
本冊教材共安排五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
二、本冊教學目標
1、若干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在相同加數的個數比較多的時候,乘法算式比連加算式簡便。
2、使學生理解1-6乘法口訣,并能用口訣計算乘法和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知道圖形的邊,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感受圖形的變換。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5、用1~6的乘法口訣求商。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過平均分的操作尋找得數,而是用口算求商。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能用這兩個單位計量物體的長度。
7、創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現實的空間情境,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或常識,充分地觀察、操作、判斷、交流,在內容豐富的活動中體驗有關位置與方向的知識。
8、7~9的乘法口訣、用口訣計算一位數乘一位數和相應的除法。
9、看看、數數、算算,了解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時、1分的觀念。認讀鐘面上的時間。 感受“秒”,認識秒與分的關系。
10、使學生掌握初步的觀察物體的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
11、分類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塊圖表示數據;感受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初步體會可能性。
三、本冊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乘除法的計算及解決問題
難點:平面圖形的平移。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
年、月、日的認識,大月與小月,平年和閏年。
由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搭成的物體的三視圖。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合作精神,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創新意識,鍛煉實踐能力。
2.智育目標:
期評及格率達到﹪,優秀率達到﹪,班平均達到分
二、數與代數:
�。ㄒ唬⿲胄抡n
1.通過探索兩位數加、減的豎式計算,掌握簡便計算的寫法和運算方法。在操作中探索使兩個物體同樣多的方法,從而形成一定的解題策略。
2.經歷1~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除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ǘ┛臻g與圖形
1.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和交流等活動,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等平面圖形。在折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之間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力。
�。ㄈ⿲嵺`活動
在“有趣的七巧板”“我們身體上的‘尺’”等活動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之間的聯系;
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1.單元考試7次。
2.作業批改:詳批全部次,略批次,查次(詳、略只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學科均為詳批)
3.知識體系及其重點、難點
�。ㄋ模┲R體系:
①數與代數數的認識——乘法口訣、除法的含義,乘法口訣,并用口訣求積、求商。
�、诳臻g與圖形——直觀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線段,厘米和米。
�。ㄎ澹┨岣呓虒W質量的主要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
一、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表內乘法(一);
三、角的初步認識;
四、表內乘法(二);
五、除法的初步認識;
六、方向與位置;
七、表內除法;
八、統計與可能性;
九、混合運算;
十、總復習。
重點是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這是學習一位數乘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
本冊教材是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教材從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運用和統計這四個領域來進行設計的教學的。教材把乘法的初步認識分出來,單獨作為一個單元,更加重了學生的體驗感悟,從體驗生活中連加現象到體驗同數連加現象,逐步引導學生體驗,加大了學生的體驗過程,為學生學習乘法奠定了堅實的經驗基礎。教材富于童趣,滲透了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例如: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乘法的認識就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表內乘法(二)更是從學生身邊的剪紙、做沙包、折紙飛機和做中華結這些學生熟悉的制作引入學習的。本冊教材空間較大,其中的兩個創新點很有特色,把同數連加的寫法,寫成乘法算式;用加法算乘法,改用口訣計算乘法這樣計算起來就很簡便。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數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求商。
2、能應用表內乘、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認識角、辨別方向、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方位感。
4、能運用有關方位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5、能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6、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體驗策略的多樣性。
7、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作用。
三、班級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也基本養成,但是仍需進一步的強化訓練。另外,班內的學習氣氛尚不夠濃厚,也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常抓不懈,應該采取各種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有一定的觀察能力,能區分一些簡單的形圖形和方位,能較熟練地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具備了一定的數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個別同學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弱,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的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審題能力及認真聽題的習慣。
【實用的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四篇】相關文章:
【實用】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三篇02-20
小學二年級數學的上冊教學計劃03-22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15篇02-18
有關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5篇02-22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6篇02-16
關于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四篇02-14
【精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3篇02-0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集錦6篇02-04
【精品】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3篇03-10
【必備】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4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