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3)班和四(4)班。四(3)班現有43人,男女生比較平均,課堂紀律相對來說比較好。有十幾個學生上課非常積極,每一個都會搶著回答,有個別學生還能說出與眾不同的想法。思維能還是比較不錯的。當然也有幾個比較調皮的,特別陳越同學不僅上課不認真聽,而且很會搗亂,時不時地會突然發出一聲尖叫。打亂了課堂教學,我是苦笑不得。四(4)班現有42人,由于我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跟他們接觸的多,交流的也多,對每一個學生都很了解。這個班的學生也很給面子,上課都非常積極,動手操作能力,同學合作能力也相當不錯。當然也有不和諧的因素。希望通過這學期的學習能夠有所提高。
二、教學內容及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的內容:四則運算;位置與方向;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有關小數概念的知識和小數四則運算能力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里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并在此基礎上學習比較復雜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能用小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初步學習用小數知識解決問題。有關四則運算的順序和運算定律的知識也是小學生應當掌握的有關計算的基礎知識,并且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接觸到了有關內容,例如有關混合運算,學生已經學習了從左到右依次計算的混合運算式題,初步了解了小括號的作用。
在本學期里學生將系統地學習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重點學習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學習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打下基礎;運算定律則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對有關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加以概括和總結,并學習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使學生在探索圖形的特征、圖形的變換以及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學習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制作單式折線統計圖,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并學習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內容,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43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簡介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和加意義減法、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小數乘法、觀察物體、認識方程、數據的表示和分析。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進一步了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景,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景,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通過直觀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過游戲活動,初步了解等式性質,并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通過對三角形分類,了解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梯形的特征;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能辨認從高低、遠近不同觀察點拍攝到的圖片及其先后順序;通過實際觀察,使學生體會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圖片及其先后順序。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通過實踐活動,是學生掌握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同時理解并掌握平均數的意義與方法。
三、教學目的
(1)認識小數意義,會比較小數大小,會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
(2)認識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邊的關系。
(3)掌握小數乘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乘法,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方程,會解方程,能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學會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2)三角形內角和的推導。
(3)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結合“一幫一”結對子,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5、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六、教學進度表
時間 課時 教學內容 備注
3.9-3.13 5 小數的意義(一) 小數的意義(二) 小數的意義(三)
3.16-3.20 5 比大小 買菜 比身高
3.23-3.27 5 歌手大賽 單元復習 圖形分類
3.30-4.3 5 三角形分類
探索與發現(一)三角形內角和 探索與發現(二)三角形邊的關系
4.7-4.10 4 四邊形分類 圖形欣賞 單元復習 清明假
4.13-4.17 5 買文具 小數點搬家
4.20-4.24 5 街心廣場 包裝 蠶絲
4.27-4.30 4 手拉手 單元復習 看一看 五一假
5.4-5.8 5 我說你搭 搭一搭 單元復習
5.11-5.15 5 認識方程 字母表示數 等量關系
5.18-5.22 5 方程 解方程(一) 解方程(二)
5.25-5.29 5 猜數游戲 密鋪 奧運中的數學
6.1-6.5 5 優化 生日 栽蒜苗(一)
6.8-6.12 5 栽蒜苗(二) 平均數
6.15-6.19 5 總復習(一)
6.23-6.26 4 總復習(二) 端午假
6.29-7.3 5 期末測試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本人任教四(4)、四(6)兩個班,學生人數分別為60、45人。四(6)班學生思維活躍度相對較弱,四(4)班學生整體思維比較活躍。根據中年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于知識脫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于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于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主要是以新課標新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線,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書寫規范化的習慣、檢查驗算的習慣,要結合知識的復習整理,逐步培養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學期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教材四年級數學下冊,是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編者一方面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同時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實驗教材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既注意反映數學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國數學教育的優良傳統,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于知識脫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于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于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四、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了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應用中,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1、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六、教學措施: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周備課。
2、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側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抓重點、難點、各個環節的突破。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
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系,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6、精心設計作業,有層次,講究目的性、科學性。
7、抓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耐心輔導,因材施教。
七、教學進度安排:
四則運算----------------------8課時
位置與方向--------------------6課時
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14課時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8課時
三角形------------------------8課時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10課時
統計--------------------------4課時
數學廣角----------------------4課時
總復習------------------------4課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制訂計劃必須按學生的特點制訂,不能仿制照搬的計劃,只有自己去試著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的20xx年春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僅供各位教師參考!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4)班,共有學生62名學生(女生27人),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并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我本學期需要較多地關注同學們業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材關注點
1、教材內容簡介: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和加意義減法、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小數乘法、觀察物體、認識方程、數據的表示和分析。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進一步了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景,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景,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數;通過直觀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過游戲活動,初步了解等式性質,并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通過對三角形分類,了解各類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梯形的特征;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能辨認從高低、遠近不同觀察點拍攝到的圖片及其先后順序;通過實際觀察,使學生體會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圖片及其先后順序。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通過實踐活動,是學生掌握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同時理解并掌握平均數的意義與方法。
三、教學目標
(1)認識小數意義,會比較小數大小,會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
(2)認識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邊的關系。
(3)掌握小數乘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乘法,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方程,會解方程,能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學會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2)三角形內角和的推導。
(3)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習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建構立互動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變成“要我學”為“我要學”。
3、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加強個別輔導,結合“一幫一”結對子,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5、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好每一個學生。
六、附教學進度表:
省略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6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一班共有45名學生。新生1名,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習慣養成的都很好,他們上課勤于思考,回答問題表達能力強,對于作業也不拖拉,能夠按時完成,并及時訂正。但也有個別學生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四年級三班共46人,新生4人,學生活波、好動、貪玩,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兩級分化嚴重,差生基礎知識都沒掌握好,字體書寫的也不工整,有六位學生,作業中連最簡單的口算都不會,考試也是個位數字,班級不及格學生能占一半,所以對于他們的情況,再以后的教學的要補差,通過個別輔導,一幫一,家長能教的盡量在家輔導,爭取把成績提高。只有他們的成績提高了,班級整體水平才能提上去。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除法的運算性質,商不變性質,解決問題,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垂直與平行,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
簡便計算,以及垂直與平行,解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本冊教學目標
1、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除法的運算性質,商不變性質,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
2、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3、理解二條直線垂直與平行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5、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小數的認識加法和減法 2、教學難點
解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 五、教學措施:
1、適當加強口算的教學。
2、合理安排,提高應用題教學的質量。 3、加強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 4、通過直觀和操作教學概念和法則。 5、加強對學生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六、 教 學 進 度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數學,本班共有學生43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3人。總體來看,學生的數學基礎一般,僅小部分學生能掌握所學內容,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都較好,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也較濃厚,上課時活潑,發言積極,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學習比較積極主動,課后也很自覺,當然與家長的監督分不開。部分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較強,不管遇到什么題,只要讀了兩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還相當的簡捷。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學習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師教給的方法,稍有一點變動的問題就處理不了,特別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另外還有一部分后進生,于數學基礎差、底子薄、惰性強,這二類學生在本學期還要重點抓。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了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的重、難點:
1.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混合運算和應用題的教學重點: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三步計算文字敘述題的解答方法,理解連乘和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對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進行檢驗,會看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學會求平均數的方法。難點:正確計算混合運算,能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敘述題,掌握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正確解答各類應用題,掌握檢驗應用題的方法,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2.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重點:學會小數的意義、單位,會讀、寫小數,掌握小數的基本性質,應用以前學的方法求近似數。難點: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小數性質的應用,正確按要求近似數。
3.小數的乘、除法。重點:掌握計數方法,知道小數乘、除法同樣可以用整數簡算的方法進行簡算。難點:理解小數的意義,正確進行簡算。
4.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重點:掌握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難點:畫三角形的垂線和平行線,各種圖形特征的應用。
五、教學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
2.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3.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并及時反饋。
4.做好后進生的輔導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
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遷移類推能力,以及思維的靈活性。
6.認真備課,精習設計練習,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7.多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解開他們心中的結,讓他們在快樂、輕松的氣氛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8.賞識每個層次的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并及時鼓勵他們,多表揚和肯定、批評、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 日 期 | 教學內容 | 備注 |
1 | 2.20—2.22 | 四則運算(2課時) | |
2 | 2.24—2.28 | 四則運算(4課時) | |
3 | 3.3-3.7 | 位置與方向(4課時) | |
4 | 3.10-3.14 | 加法運算定律(3課時)乘法運算定律(1課時) | |
5 | 3.17-3.21 | 乘法運算定律(2課時)簡便計算(2課時) | |
6 | 3.24-3.28 | 簡便計算(2課時)營養午餐(1課時)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1課時) | |
7 | 3.31-4.4 |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2課時)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2課時) | |
8 | 4.7-4.11 | 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1課時)生活中的小數(3課時) | |
9 | 4.14-4.18 |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4課時) | |
10 | 4.21-4.25 | 整理和復習(1課時)三角形(3課時) | |
11 | 4.28-5.9 | 三角形(1課時)圖形的拼組(2課時) | |
12 | 5.12-5.16 |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4課時) | |
13 | 5.19-5.23 |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2課時) | |
14 | 5.26-5.30 | 統計(4課時) | |
15 | 6.2-6.6 | 數學廣角(3課時)小管家(1課時) | |
16 | 6.9-6.13 | 總復習 | |
17 | 6.16-6.20 | ||
18 | 6.236.27 |
【精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精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8篇04-12
精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六篇03-31
精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七篇04-01
有關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5篇04-16
關于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錦集七篇04-12
有關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錦集七篇04-08
精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錦集六篇04-16
七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04-01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范文錦集七篇03-19
精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