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時間:2024-08-29 09:17:46 雪桃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精選20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精選20篇)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掌握母雞冬季多產蛋的技術

  2、培養學生自己的勞動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母雞冬季多產蛋的`技術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冬季,由于氣溫較低,母雞多數不再下蛋,直接影響經濟效益。有沒有辦法讓母雞在冬季繼續下蛋呢?

  (二)學技能

  1、注意保溫。

  2、加強飼養。

  3、增加光照。

  4、注意防病。

  (三)調查研究

  調查你家周圍的養雞人家,看看他們是如何喂養產蛋雞的。

  (四)教師小結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掌握收錄機的.使用方法

  2、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掌握收錄機的使用方法

  三、教學準備收錄機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收錄機具有收聽無線電廣播和錄音、放音的功能,是幫助人們學習和豐富業余生活的好伙伴。

  (二)學技能

  1、收音。

  2、錄放音。

  (三)討論交流

  1、使用收錄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2、與同學交流一下,你所使用過的收錄機型號及其功能。

  (四)教師小結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使學生認識各種木工工具。

  2、培養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討論,使學生認識各種木工工具。

  三、教學準備

  鋸、斧、等木工工具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制作和維修物品時要用到很多工具,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它們的用途。

  (二)學技能

  1、木工鋸的使用方法

  (1)畫線

  (2)調整鋸條

  (3)鋸料

  (4)存放

  (三)討論交流

  1、如何才能鋸出一條直線呢?

  2、想一想,什么時候使用斧、刨、鉆?

  (四)教師小結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使學生了解社會的不同職業

  2、使學生養成互敬互愛的良好品德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養成互敬互愛的`良好品德

  三、教學準備各種職業的相關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我們的社會需要從事不同職業的人。職業就是既為己謀生、又為社會服務的工作。你了解目前社會上有哪些不同職業嗎?

  (二)看看說說

  看課件,寫出這些人的職業名稱,說說他們為什么要工作?還有哪些不同的職業?簡單說說你對他們的了解。

  (三)討論交流

  我們要尊重不同職業的人的勞動成果。同學之間討論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看圖,同桌討論)

  你們還見過哪些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行為?談談應如何改正。

  (四)拓展活動

  請問你長大想干什么?為什么?

  (五)教師總結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家庭電路的組成;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

  三、教學方式

  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在我們的生產建設和日常生活中,許許多多地方都需要用電。電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二)調查了解

  你還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用電?

  (三)看圖解疑

  1、學生自學課本

  2、同桌交流

  (1)電是從哪里來的?

  (2)人們還利用什么方法得到電?

  (3)電是怎樣進入你家的?

  (四)討論交流

  圖中小朋友的做法對不對?為什么?(學生看圖交流后,回答)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6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制作,使學生掌握手擲模型滑翔機的制作方法。

  2、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手擲模型滑翔機的`制作方法。

  三、材料準備

  一套發泡塑料機翼手擲模型滑翔機材料、單面刀片、剪刀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手擲模型滑翔機是一種依靠手臂的力量,將模型投擲到空中,又依靠氣流在空中進行滑翔飛行的模型飛機。今天我們就來制作一架手擲模型滑翔機。

  (二)制作過程

  1、修理機頭。

  2、折機翼上反角。

  3、固定機翼。

  4、粘貼尾翼。

  5、插入機身。

  (三)檢查調整

  1、總機檢查

  2、調整中心

  3、飛行調整

  (四)放飛比賽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掌握馬甲的設計和制作技術

  2、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掌握馬甲的設計和制作技術

  三、材料準備

  軟尺、剪刀、固體膠、透明膠帶、掛歷紙、彩筆和彩紙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你見過裁縫店做衣服嗎?說說他們是怎樣制作的?

  (二)看圖解疑

  觀察圖,了解馬甲的'特點和結構

  (三)設計制作

  1、量體。

  2、畫出圖樣。

  3、剪裁。

  4、裝飾。

  5、粘貼。

  (四)討論交流

  給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作品的特點和風格。

  (五)評比

  試穿馬甲,同學之間互相觀摩,并做出評價。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掌握爐灶的使用方法

  2、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做家務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爐灶的'使用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做飯炒菜離不開爐灶,安全使用爐灶特別重要。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爐灶的使用方法。

  (二)學用燒煤灶

  1、生爐子。

  2、加煤。

  3、封爐子。

  (三)學用氣灶

  1、點火

  2、調整火力

  3、停火

  (四)討論交流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9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了解萬花筒的基本構造,學會制作的基本步驟;引導學生運用材料進行制作,在合作中安全操作;

  2、科學知識

  通過學習,了解萬花筒成像的簡單原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制作玩具的樂趣;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共同合作的品質,增強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

  萬花筒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萬花筒制作中三棱鏡和彩珠盒的安裝。

  三、材料準備:

  教師材料:買來的萬花筒

  學生材料:厚塑料紙、薄塑料膠片紙、反光紙、雙面膠、透明膠、小碎粒、卡紙、包書紙。剪刀、鉛筆、橡皮、尺。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買來的萬花筒,讓學生看一看是什么?

  2、玩過嗎?想請一個同學上來玩一玩。

  3、感覺怎么樣?

  (二)構造討論

  1、這樣一個小小的玩意兒,怎么就能不斷變化出各種不同的圖案呢?

  2、剛才同學們說了自己的看法,那它的內部構造究竟是怎樣的呢,不妨讓我們拆開來看一看。

  3、讓拆萬花筒的學生介紹一下它內部的構造以及各自的作用?(實物投影儀上介紹)

  4、上下面還要封口,下面用的'是半透明的塑料紙為的是可以透光。這個萬花筒是兩節的,做起來比較復雜。今天老師想帶大家來做一個相對簡單的萬花筒。

  (三)學習制作方法

  1、在動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萬花筒的制作方法(PPT展示)

  2、步驟

  (1)折:沿著反光紙上面的鉛筆劃痕依次折疊。(注意:①折疊時可反光的一面應該朝里還是朝外啊?②折疊的時候怎樣折才能折得又好?)

  (2)貼:在反光紙兩邊用透明膠豎著黏貼好成為一個三棱柱。(為什么豎著貼?)

  (3)畫:將三棱柱豎著分別放在兩種塑料紙上,沿著底面邊緣在紙上各畫出一個三角形。

  (4)剪:將兩張塑料片上的三角形小心的剪下來。

  (5)蒙:分別將兩張剪好的塑料三角形依次蒙住三棱柱的兩端。(蒙好一邊之后要注意什么?)

  PPT上打出兩個友情提醒:

  1、制作的時候注意相互配合。

  2、剪刀使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四)動手制作

  學生按折、貼、畫、剪、蒙的步驟進行制作。

  (五)裝飾加工

  1、同學們,看一看,說實話你們覺得今天我們做的這個萬花筒從外表上來看怎么樣啊?可以怎么改造呢?

  2、老師向學生出示一些現成的裝飾材料,有卡紙和包書紙。大家想想看呢我們可以怎樣來給自己的萬花筒裝飾裝飾?

  3、讓孩子進一步對自己的萬花筒進行裝飾。

  (六)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制作出了屬于自己的萬花筒,心里應該挺開心的。今天做的這種萬花筒內部是三棱柱的,如果我們把內部做成五棱柱或六棱柱的那里面產生的圖案又會是什么的?以后我們可以進一步進行嘗試。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制作,使學生掌握小船的制作方法

  2、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小船的制作方法

  三、材料準備

  縫衣針、吹塑紙、鉛筆、漆包線、圓紙筒、一號電池2節、膠水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小船會鉆圈,你聽說過嗎?這是怎么回事呢?待我們制作好這件小玩具,再通過試驗,也許你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學習制作方法

  1、做小船

  (1)磁化縫衣針

  (2)做船體

  (3)美化小船

  (4)做線圈

  (5)連接線路讓小船鉆圈

  (三)討論交流

  你能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1、小船順利通過“橋洞”。

  2、小船行至“橋洞”中間時不再向前。

  (四)教師小結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摩,討論,使學生掌握大米飯的做法。

  2、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做家務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大米飯的做法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大米飯制作簡單,省工省時,是大家喜歡的主食。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大米飯的做法。

  (二)議一議

  與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在做大米飯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三)學方法

  1、蒸米飯

  將淘凈后的大米加水在鍋中煮沸,水沸后要不斷攪鍋。在米粒略有膨脹、稍帶硬心時,撈出放在籠箅上蒸。

  2、蒸碗米

  把洗好的`米放在碗里,把水加入碗中(開水),水位保持高于米面2厘米,把碗在籠上蒸,水沸后再蒸30分鐘。

  3、燜米飯

  米洗凈和水一起放入鍋燒開(一分半鐘).再小火燒一分鐘左右,再把火閉死,中間隔五六分鐘再把火打開重復一次,最后燜幾分鐘,記住在燒過程中不能開鍋蓋。

  (四)討論交流

  燜米飯較難掌握的是放入水量的多少。在實踐中你是如何做的?

  (五)教師小結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掌握衣服的縫補技術

  2、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做家務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衣服的縫補技術

  三、材料準備

  縫衣針、線、剪刀、電熨斗、搪瓷杯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衣服如果被刮破活開線了,既影響美觀,又不宜穿著。該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學習破損衣服的'縫補方法。

  (二)學習縫補方法

  1、把破口處理平整,使破口兩邊對齊。

  2、選用合適的針、線,參照圖中的兩種方法,練習縫補。

  (三)討論交流

  1、如果破口為三角形,應該怎么縫補?

  2、如果衣物的口袋開線了,應該怎樣處理?

  (四)教師小結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制作,使學生掌握用鐵絲制作日用品的方法。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用鐵絲制作日用品的方法

  三、材料準備

  鐵絲3根、塑料軟管3根、尖嘴鉗、量衣軟尺、火柴、小鐵錘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鐵絲套上塑料軟管后,能做成許多精巧實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請大家試一試。

  (二)模仿制作、鞏固提高

  1、本節課開始時就以比賽的形式模仿制作衣架。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比一比哪些同學做的又快又好。

  2、當衣架完成時,掛在展示架上,互相欣賞。讓同學在參觀之余,發現自己與別人作品之間存在的差異。通過交流,講評,提高每位同學的.制作水平。

  3、請學生選一選制作得較好的衣架(從比例協調、美觀實用)。歸納總結出如何能使我們制作的衣架既美觀又實用。

  (三)發現問題、探索改進

  1、選擇其中的幾個衣架,請大家一起討論,找找它們的缺點,并作交流。

  2、出示事先準備好的一些廢舊材料,請大家想想能和之前制作的衣架結合起來,使衣架的功能有所變化,并交流。

  (四)創設情境、表達設想

  1.情景設置:生活中的衣架有多種多樣的,功能上也有所不同,有掛衣服的,有掛褲子的......

  2.學生畫草圖,設計屬于自己的衣架,同桌合作一起完成。

  3.交流設計方案,學生通過這一過程,學會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并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加工制作、展示作品

  1、引導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原有的設計進行調整。在修改設計圖的基礎上按圖制作衣架并安全使用材料與工具。在制作過程中,

  教師要不斷巡視,發現問題,讓同學勇于提出,提倡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最終目的,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2、在制作完成后,作品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談談自己在制作中進行了哪些調整,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能恰當認識和評價自己與別人的作品。

  (六)拓展思路、發揮想象

  1、總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能養成仔細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

  2、媒體圖片欣賞:各種不同風格的衣架藝術品。這一目的是通過欣賞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保持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所思考,從而達到課向課外的延伸。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4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勞動課。班里學習氣氛比較濃,有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編入15篇課文,在選材上從實際出發,努力貼近學生的生活空間,提供了一些實踐性強、易于操作的活動科目,旨在使學生掌握技能、學會探究。

  四、定位與反思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簡單地“請你象我這樣做”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完全置于消極被動的狀態,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無法主動參與并認真思考,由此造成學生的操作動作機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無生氣。整個勞動課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結果,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鉆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衛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范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4.教學時,教師可采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學期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于優生才能的發展。

  4、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七、教學進度表

  略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5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但在勞動習慣和勞動方法上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他們對勞動課充滿興趣,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讓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

  2.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方法和技巧。

  3.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教學措施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講解、示范、實踐操作等方式,讓學生掌握勞動知識和技能。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勞動。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4.及時評價學生的勞動成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提高學生的勞動積極性。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勞動課的意義和目的,制定班級勞動公約。

  第二周:整理書包和書桌。

  第三周:打掃教室衛生。

  第四周:種植花卉。

  第五周:花卉的養護。

  第六周:制作手工藝品。

  第七周:手工藝品的展示和評價。

  第八周:烹飪簡單的美食。

  第九周:美食的分享和交流。

  第十周:縫補衣物。

  第十一周:衣物的整理和收納。

  第十二周:社區服務活動。

  第十三周:社區服務活動總結。

  第十四周:復習勞動知識和技能。

  第十五周:勞動技能考核。

  第十六周:教學總結和評價。

  五、教學評估

  1.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包括參與度、勞動態度、合作精神等。

  2.評估學生的勞動成果,如整理的書包和書桌、種植的`花卉、制作的手工藝品、烹飪的美食等。

  3.進行勞動技能考核,考查學生對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4.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了解學生對勞動課的感受和建議,以便改進教學。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6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勞動課教材內容豐富,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等方面。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具體的勞動項目,讓學生掌握勞動技能,體驗勞動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意識。

  (2)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如整理物品、種植、烹飪等。

  (3)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2.教學難點

  (1)如何引導學生將勞動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勞動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教學方法

  1.示范法:教師通過示范操作,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勞動方法和技巧。

  2.實踐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掌握勞動技能。

  3.討論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勞動經驗和體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4.競賽法: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勞動積極性和競爭意識。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介紹勞動課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

  第二周:學習整理房間的方法。

  第三周:整理房間實踐操作。

  第四周:學習種植蔬菜的知識。

  第五周:種植蔬菜實踐活動。

  第六周:蔬菜的養護管理。

  第七周:學習制作簡單的木工制品。

  第八周:木工制品制作實踐。

  第九周:學習烹飪家常菜。

  第十周:烹飪實踐活動。

  第十一周:學習洗衣服的方法。

  第十二周:洗衣服實踐操作。

  第十三周:學習制作環保手工藝品。

  第十四周:環保手工藝品制作實踐。

  第十五周:勞動成果展示和評價。

  第十六周:教學總結和復習。

  五、教學評估

  1.課堂表現評估: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勞動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現,給予相應的評價。

  2.勞動成果評估:對學生的勞動成果進行評估,如整理的房間、種植的蔬菜、制作的木工制品、烹飪的美食、環保手工藝品等,給予相應的評價。

  3.技能考核評估:對學生的.勞動技能進行考核,如整理物品的速度和質量、種植蔬菜的方法和技巧、烹飪美食的口味和色澤、制作手工藝品的創意和工藝等,給予相應的評價。

  4.學生自評和互評: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讓學生對自己的勞動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同時也對其他同學的勞動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7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學會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的使用方法。

  2.培養學生的勞動興趣和勞動習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3.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二、教學內容

  1.日常生活勞動

  (1)整理書包、書桌和衣柜。

  (2)打掃教室和校園衛生。

  (3)洗衣服、疊衣服和整理床鋪。

  (4)烹飪簡單的美食,如煮面條、煎雞蛋等。

  2.生產勞動

  (1)種植蔬菜和花卉,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2)制作簡單的手工藝品,如紙藝、陶藝等。

  (3)學習使用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如錘子、鉗子、螺絲刀等。

  3.服務性勞動

  (1)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如垃圾分類、環保宣傳等。

  (2)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洗碗、拖地、擦窗戶等。

  三、教學方法

  1.講解示范法:教師通過講解和示范,讓學生了解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操作方法。

  2.實踐操作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掌握勞動知識和技能。

  3.小組合作法: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完成勞動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作品展示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分享勞動經驗和體會,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和創新意識。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勞動課的意義和目的,勞動安全知識。

  第二周:整理書包和書桌。

  第三周:打掃教室衛生。

  第四周: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周:烹飪簡單的美食(一)。

  第六周:種植蔬菜的知識和方法。

  第七周:蔬菜的養護管理。

  第八周:制作紙藝手工藝品。

  第九周:烹飪簡單的美食(二)。

  第十周:整理床鋪和疊衣服。

  第十一周: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一)。

  第十二周: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

  第十三周:制作陶藝手工藝品。

  第十四周: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二)。

  第十五周:勞動成果展示和評價。

  第十六周:教學總結和復習。

  五、教學評估

  1.過程性評估:觀察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勞動態度、勞動技能、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給予及時的反饋和評價。

  2.成果性評估:對學生的勞動成果進行評估,包括整理的物品、種植的蔬菜、制作的手工藝品、烹飪的美食等方面,給予客觀的評價。

  3.學生自評和互評: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讓學生對自己的勞動表現和成果進行反思和評價,同時也對其他同學的勞動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8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意識,但在勞動習慣和勞動方法上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他們對勞動課有較高的興趣,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出現不夠細心、缺乏耐心等問題。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讓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

  2.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如家務勞動、手工制作、種植養殖等。

  3.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

  4.通過勞動課,讓學生了解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內容

  1.家務勞動:學會整理房間、洗衣服、做飯等基本家務勞動。

  2.手工制作:學習紙藝、布藝、木工等手工制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3.種植養殖: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學會種植蔬菜、花卉等;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會飼養小動物。

  4.社區服務:組織學生參加社區勞動,如打掃街道、清理垃圾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教學措施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講解勞動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勞動技能。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示范法、小組合作法、探究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3.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評價,及時發現學生在勞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幫助。同時,對學生的勞動成果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勞動。

  4.與家長合作,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勞動教育中來,共同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意識。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勞動課的意義和目的,制定班級勞動規章制度。

  第二周:整理書包和書桌。

  第三周:洗衣服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周:制作紙藝作品(如紙鶴、花朵等)。

  第五周:種植蔬菜的方法和步驟。

  第六周:飼養小動物的注意事項。

  第七周:打掃教室衛生。

  第八周:制作布藝作品(如小掛件、抱枕等)。

  第九周:社區服務(打掃街道)。

  第十周:烹飪簡單的美食(如炒蛋、煮面條等)。

  第十一周:制作木工作品(如小書架、小板凳等)。

  第十二周:整理家庭花園。

  第十三周:社區服務(清理垃圾)。

  第十四周:復習本學期所學的勞動技能。

  第十五周:勞動技能展示和評價。

  第十六周:總結本學期的勞動課教學,評選勞動小能手。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19

  一、教材分析

  五年級勞動課教材內容豐富,涵蓋了家務勞動、手工制作、種植養殖、職業體驗等多個方面。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具體的勞動項目,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能,體驗勞動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如家務勞動、手工制作等。

  (2)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勞動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3)通過勞動課,讓學生了解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難點

  (1)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2)如何引導學生在勞動中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如何對學生的'勞動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三、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通過圖片、視頻等直觀手段,讓學生了解勞動項目的操作方法和步驟。

  2.實踐教學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掌握勞動技能。

  3.小組合作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勞動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探究教學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勞動項目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家務勞動

  1.整理床鋪和衣柜。

  2.打掃客廳和衛生間。

  3.洗碗和擦桌子。

  4.烹飪簡單的家常菜。

  第二單元:手工制作

  1.編織手鏈和項鏈。

  2.制作紙雕作品。

  3.縫制小布袋。

  4.制作木質相框。

  第三單元:種植養殖

  1.種植花卉和蔬菜。

  2.飼養金魚和烏龜。

  3.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4.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第四單元:職業體驗

  1.參觀工廠或農場,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和特點。

  2.模擬職業場景,進行職業體驗活動。

  3.分享職業體驗的感受和收獲。

  4.討論未來的職業規劃。

  五、教學評價

  1.評價內容

  (1)學生的勞動態度和勞動習慣。

  (2)學生掌握勞動技能的情況。

  (3)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

  (4)學生的勞動成果。

  2.評價方式

  (1)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包括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勞動成果等。

  (2)學生自評:學生對自己的勞動表現進行評價,包括勞動態度、勞動技能掌握情況等。

  (3)學生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包括勞動態度、團隊合作精神等。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 20

  一、教學目標

  1.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在勞動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4.通過勞動課,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關心社會。

  二、教學內容

  1.日常生活勞動

  (1)學會自己整理書包、書桌和床鋪。

  (2)掌握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基本家務勞動技能。

  (3)了解家庭用電、用水、用氣的安全知識。

  2.生產勞動

  (1)學習種植蔬菜、花卉等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和養護方法。

  (2)嘗試飼養小動物,如金魚、烏龜等,掌握動物的飼養方法和注意事項。

  (3)參與手工制作活動,如制作風箏、燈籠、陶藝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3.服務性勞動

  (1)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如關愛老人、環保宣傳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在學校內開展服務性勞動,如打掃校園、整理圖書館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教學方法

  1.講解示范法:教師通過講解和示范,向學生傳授勞動知識和技能。

  2.實踐操作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實踐中掌握勞動技能。

  3.小組合作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勞動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4.探究學習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勞動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日常生活勞動(第1-4周)

  1.第1周:整理書包和書桌。

  2.第2周:洗衣的方法和技巧。

  3.第3周:烹飪簡單的美食。

  4.第4周:家庭用電、用水、用氣的安全知識。

  第二階段:生產勞動(第5-12周)

  1.第5周:種植蔬菜的方法和步驟。

  2.第6周:飼養小動物的注意事項。

  3.第7周:制作風箏。

  4.第8周:制作燈籠。

  5.第9周:陶藝制作。

  6.第10周: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

  7.第11周:動物的生活習性。

  8.第12周:生產勞動成果展示。

  第三階段:服務性勞動(第13-16周)

  1.第13周: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2.第14周:學校內服務性勞動。

  3.第15周:服務性勞動總結和交流。

  4.第16周:勞動課綜合評價。

  五、教學評價

  1.評價方式

  (1)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勞動態度、勞動技能掌握情況、團隊合作精神等。

  (2)結果性評價:對學生的勞動成果進行評價,包括作品的質量、完成度等。

  (3)自我評價: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勞動表現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和反思能力。

  (4)相互評價: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

  2.評價標準

  (1)勞動態度: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尊重他人。

  (2)勞動技能: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能夠熟練操作。

  (3)創新能力:在勞動中能夠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

  (4)團隊合作:能夠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勞動任務,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五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勞動課的教學計劃12-10

小學勞動課教學計劃05-21

小學五年級上冊勞動課教學計劃(通用11篇)04-26

小學勞動課教學計劃范文(通用12篇)01-22

五年級上冊勞動課教學總結06-07

四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01-25

二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06-24

四年級勞動課教學計劃10-21

五年級勞動課總結(精選24篇)05-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播放大乳大屁股系列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欧美国产一级免费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精品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