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進一步感受人類的生存與周圍環境休戚相關、密不可分,知道應該投身環保,關愛家園。
2、結合身邊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問題。
3、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課前準備】
1、教師:
準備關于全球生態環境狀況的數字和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數字,以及今年重慶地區旱災情況統計數字。
2、學生:
準備自己收集到的關于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破壞家園的不良行為。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大瀑布的葬禮》《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課文,快速瀏覽,說說你的感受。
(可針對一課,也可針對整個單元談感受。)
小結:課文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類生存與周圍環境休戚相關、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資源,關愛家園,不能隨意浪費資源,破壞環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問題。
評:喚起學生對單元課文的整體回憶,進一步感受人類的生存與周圍環境的密切關系。
二、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四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分別是什么。
2、師生共同確定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為什么要珍惜資源和怎樣珍惜資源。
評:通過閱讀學習提示,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學生的審題能力得到了提高。
組內交流討論
(一):為什么要珍惜資源:
⑴ 學生按要求進行準備。可以結合本組教材的`內容進行交流,也可以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⑵ 進行組內交流。
⑶ 示范帶動,交流評價:
① 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② 將學生收集的資源有限資料用展示臺展示交流。
③ 評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后的感受。
④ 教師出示收集的關于全球生態環境狀況和我國生態環境狀況的幾個數字。
⑤ 開展看后感受交流。
評:合作學習,資源共享,更多的學生參與交流。學生根據表達需要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組內交流討論
(二):怎樣珍惜資源:
⑴ 學生展開積極討論,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
⑵ 注意發言規范,集思廣益達成一致意見。
⑶ 全班交流,評比環保精點子:
① 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② 將學生收集的環保從我做起精點子進行梳理:
A、節約每一張紙。
B、在需要傳達問候和祝福時,盡量不使用紙制的賀卡。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節約每一滴水,保護長江水資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E、不使用塑料袋,自覺抵制白色污染。
⑷ 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對照討論意見說說還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評:精點子的評比,著眼現實,對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有積極的意義。
三、課外延伸
請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生活狀況,對于鋪張浪費、隨意破壞的行為該如何制止?
評: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將環境保護的大主題,落實到日常行為的小細節中。
【總評】
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身邊的事例,討論交流如何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課外資料的補充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每一次的練習都有較明確的要求,也有利于讓學生的口語表達更規范。
【 口語交際習作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口語交際習作四的習作教學設計06-25
《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07-13
《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01-19
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09-27
《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05-13
《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03-17
《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07-13
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02-03
《口語交際習作四》的教學設計06-22
口語交際習作四的教學設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