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1 14:33:5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九年級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目標:

九年級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1、了解一般寫景散文的寫作思路和構思方式,學習和運用從不同的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通過反復吟誦,能說出作品所寫的自然風景的個性特點,及給予人們的種種啟示。

  3、掌握吟哦諷誦的要領,學會在朗讀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其深蘊的人文內涵。

  4、學會合作探究和寫作,能從各個渠道收集、篩選和組合材料,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5、能用流暢的口語介紹本地的風景、特產、風俗和民情。

  二、單元課時安排 共13課時

  課本整體感知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鼎湖山聽泉》 2課時

  《林中小溪》及同作者散文 2課時 《飛紅摘翠記黃山》 2課時

  《畫山繡水》 1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自由閱讀 1課時 綜合學習與探究 4課時

  三、教學設想

  本單元的中心內容是自然山川,著重領略和要求掌握的學習方法是吟哦諷誦,就是要求學生能通過吟誦去體會和把握文章所表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要教會學生從反復吟誦中,了解作品所寫的自然風景的個性特點及給予人們的種種啟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蘊的人文內涵。并且能從吟誦中品味文章的神氣、寫作上的妙處,領會到寫景散文的一般思路。進而參與綜合學習與探究活動,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和寫作。

  四篇課文的安排,應各有側重點,《鼎湖山聽泉》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可以作為示例,指導學生學習在吟哦諷誦中注意作者感情嬗變的歷程及對人生和歷史的感悟;《林中小溪》一文在運用所學的方法自主學習的同時,可向學生介紹一下這位被稱贊為在整個世界文學中,未必能找到與他并駕齊驅的作家的前蘇聯作家的作品風格,并再選擇一些他的作品來加深學生的感受。《飛紅摘翠記黃山》《畫山繡水》則重點學習寫景角度的選擇與轉換及材料的整理和運用,為寫作做好準備。

  作為本單元重點學習的學習方法吟哦諷誦,一要創設好的情境,如為學生提供音樂、畫面等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和熱情。二是要指導學生在讀中思索、品味,以達到感悟的目的。

  單元起始課

  總結回顧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并明確任務:在初中兩年的學習中,你有哪些好的語文學習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學習。討論

  2出示、補充討論的話題:

  1、我們在課本上學到了哪些方法?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發表各自觀點

  共同走進九年級(上)語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指導學生瀏覽課文、目錄。本學期的語文課本和過去有什么不同?你認為本學期我們的語文學習和過去會有什么不同?瀏覽課文、目錄

  2布置任務:制訂本學期的讀書計劃(要求根據課文的相關內容,閱讀同題材、體裁的作品,和文學名著)制訂計劃

  3組織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交流

  整體把握第一單元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初步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后能簡要概括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各自然風景的特點)朗讀課文

  2組織交流指導學生瀏覽課文交流

  3指導閱讀《綜合學習與探究》了解其中所提出的問題,并在以后的學習中帶著這些問題學習,并能提出新的問題。閱讀

  4組成學習小組:1、分工收集資料。2、商定展示成果的形式。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1、熟練地朗讀第一課 2、收集有關鼎湖山的資料

  《鼎湖山聽泉》

  學習目標:1、在誦讀中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感情發展的脈絡。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聽這個關鍵來組合材料。

  3、能分析課文以泉為主,兼及其他的詳略有致、明暗交錯的組材方式。

  4、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

  5、學習本文將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狀寫中,并隨景致的變化,

  有層次地表達。

  6、在吟哦諷誦的基礎上,背誦優美語段。

  重難點分析:1、吟哦諷誦而后得之是本單元要重點學習的學習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要教會學生在吟誦中有所得、有所悟。首先就要讓學生產生朗讀的興趣,樂于沉浸其中,思考、感悟。因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是很重要的環節。

  2、學習本文將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狀寫中,并隨景致的變

  化,有層次地表達。是本課的另一個重點。在學習中,把讀寫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這種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鼎湖山秀美風光。

  教師補充。在優美的音配畫中,學生介紹有關鼎湖山的相關資料。

  2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思考:勾畫作者游山蹤跡,尋找作者感情發展的脈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作圈點勾畫和旁批。

  3組織學生交流交流

  二、反復誦讀,深入理解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設計:鼎湖山可寫之景很多,而作為游記,也應較全面地介紹。作者為什么要集中筆力寫山泉?又是怎樣做到以泉為主,兼及其他的?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討論、交流

  3指導學生重點朗讀第二三段:1、體會比喻的妙處(兩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2、找出下文中與此相呼應的比喻。3、引用楹聯有何作用?4、應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朗讀?學生自由朗讀、揣摩語氣語調、思考、交流、個別朗讀、其他學生評價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播送音樂,指導學生用心聆聽、感受。用一個比喻把自己所聽所感寫出來。聽音樂,寫片段

  2組織交流、評點交流、互評

  課后學習: 1、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2、收集古詩文中寫自然美景的名篇。

  第二課時

  課堂學習:

  一、課文分析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由《小石潭記》的由景生情引入對本文主題的認識。學生背誦、復習有關知識

  2指導重點朗讀第八段。1、文章是從哪些角度設喻的?2、為什么先舉樂音,再舉本體?作者如何把泉景與人生感悟聯系在一起的.?朗讀、思考、討論、個別讀、交流

  3指導學生沉浸其中反復誦讀至背誦誦讀

  二、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引導學生交流列代寫自然美景的佳作,進一步體會這種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寫法。交流古詩文、體會其表達的情感。

  2語文活動:小小辯論會

  是拉動經濟發展重要,還是自然環境、文物古跡的保護重要?學生按所持觀點不同分組,合作辯論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1、寫一個議論片段,把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地表達出來。

  2、預習《林中小溪》熟讀課文,并收集有關作者資料。

  《林中小溪》

  學習目標:1、在誦讀中,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顯示出的生命力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脈絡,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能找出眼前景與人生感悟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

  3、了解普里什文作品的風格,體會作品詩的深警和反復回蕩的旋律 之美。

  4、收集對眾多名家對普里什文的評價,通過對其他作品的閱讀,進一步加深對理解,并能有自己獨特的評價。

  重難點分析:1、在誦讀中體會作者蘊涵在寫景狀物中的豐富內涵和人生哲理同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只是經過上一課的學習,學生對此種表現手法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本課以此為重點,是要在鞏固的同時,學生能把他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2、普里什文的散文被稱為俄羅斯語言的百草。作品有其獨特的風格,作為初三學生,應該嘗試從一定的高度來評析課文,雖然很難,但可以從學習、借鑒名家的評論開始做起。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由《鼎湖山聽泉》導入:1、背誦第八段。2、復習由景生情、由情而悟的寫法。背誦、復習提問。

  2指導學生用剛學的方法朗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朗讀、勾畫

  3組織討論交流討論交流

  二、閱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朗讀文章主體部分,在學生自由朗讀的基礎上,請個別同學讀,并對他們的朗讀作出評價。

  問題:作者從小溪在林中沖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請說出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朗讀、勾畫、批注

  2組織討論交流討論交流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創新思維小練習:

  1、由涓涓溪流你有何獨特感

  悟?2、生活中還有哪些美景會給你聯想?學生選擇喜愛的段落反復誦讀,感作者所感,生自己所悟。

  引導學生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課后學習:1、收集眾多名家對普里什文的評價,并閱讀《大地的眼睛》

  2、背誦優美段落(自由選擇)

  第二課時

  課堂學習:

  一、反復誦讀,評析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檢查學生背書情況學生輪流背誦

  2教師補充及歸納對作者有代表性的評價學生交流有關作者及評論家對他作品風格的評論。

  3為學生評論提供范文學習、借鑒、模仿名家的評論,為課文中的某一部分寫一段評論性的文字

  4組織交流、指導評價交流、評價

  二、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引導學生比較閱讀閱讀普里什文的另一部作品,比較、進一步體會其作品的風格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1、進一步修改課堂上的評論性文字。

  2、收集有關黃山、桂林的資料

  《飛紅摘翠記黃山》

  學習目標:1、能說出黃山諸景的特點。

  2、了解電視解說詞的特點,能說清本文寫作角度的轉換。并能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這種變換角度多方面寫景的方法。

  3、能用流暢的語言介紹一處自然景觀。

  重難點分析:黃山是一個大題材,它的特點是多方面的。作者用多幅畫面組接連綴,從各個方面寫出了黃山的特點。在寫景是依據觀察和表現的需要,自由地變換角度。這是本文的學習重點。

  課堂學習:

  一、朗讀課文、理清層次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景導入:播放有關黃山的風光片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看影片,并交流手中資料

  2朗讀課文,1、課文介紹了黃山的哪些內容?找出課文在介紹自然景觀時,選材組材上和前面兩課最大的不同。朗讀、思考

  3組織交流、歸納小結交流

  二、反復誦讀,學習多角度寫景的方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由學生選擇喜歡的內容反復誦讀,準備做一次電視節目主持人朗讀、為說話練習作準備。

  2按文章所寫的不同類別,分別請幾位同學介紹。學生配合畫面介紹

  3思考:1、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表現景物的?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景物的特點。學生讀讀、思思,并做好批注。

  4組織交流、歸納小結交流

  二、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教師提供一個學生較為熟悉的自然景觀,供學生參考。學生選擇其中一點,學習用多角度寫景的方法,寫一段解說詞。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1、繼續完成課堂小短文。 2、背誦精彩語段。

  《畫山繡水》

  學習目的:1、能說出本文在選材和組材上的獨特之處。

  2、學習和嘗試運用間接材料來豐富作品內容,表現事物的方法。

  3、理解作品中所表達的主題,并能有自己合乎理性的評析。

  重難點分析:1、學習和嘗試運用間接材料來豐富作品內容,表現事物的方法。是學習本文的重點。

  2、品味楊朔散文詩化的語言是難點,因而在教學安排上要注意:一是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提升語言的感悟能力,二是參考評論家的評論,三可以和《林中小溪》比較。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由黃山導入。交流手中有關資料

  2朗讀課文,說出本文在選材上和前面文章的不同。讀讀、思思

  3組織交流交流

  4問題探討:本文用了不少間接材料來寫景,作者是怎樣運用的,你認為哪一段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地方,反復朗讀,思考、討論、交流

  二、反復誦讀、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由課題畫山繡水的內涵,引出對楊朔語言風格的評析。(教師可指導學生從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句式工整、筆墨凝練等方面探究)學生探究楊朔詩話的創作風格在文中的表現。并做好旁批

  2組織交流交流

  三、拓展遷移、質疑探討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設計:

  1、有人認為把眼前的美景和凄慘的故事聯系在一起,很不協調,在自然美景和階級教育聯系在一起就更是牽強附會了,你怎么看?

  2、楊朔寫散文是像寫詩一樣寫的。普里什文稱自己的散文為詩體隨筆請比較一下兩者的異同,你個人欣賞誰的作品。學生可任選其中一個問題,小組內合作探究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把探究所得形成文字。

  綜合學習與探究

  第一課時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歸納寫景散文的一般路數,常用的表現手法歸納、交流

  2指導探討練習一到三題小組合作探討,大組交流

  課后學習:把前面布置的對課文內容的質疑整理出來,選出有價值的問題,準備下節課探討。

  第2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指導探討第四題學生討論

  2把從學生中收集的問題返回到學生中去,選擇有質量的,小組探討。小組合作探討交流

  課后學習:整理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常州的相關資料。

  第3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巡視、指導各組的活動組內交流資料,補缺補漏,并確定展示形式,分工寫作

  第4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出示評判標準和要求各組交流,評判

  2學生推薦師生互動評判

  3組織優秀作品出展板

  教學反思

  單元小結

  總結方面獲得收益存在問題

  (1)課堂發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教學反思

【九年級第一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第一單元教學設計09-09

第一單元教學設計09-09

《第一單元長征組歌》單元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第一單元電的教學設計08-09

小學第一單元的教學設計06-22

第一單元除法教學設計06-22

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初一) 教案教學設計12-05

《第一單元教學設計》導學案12-15

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2-19

第一單元教學設計15篇09-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婷婷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 日本中出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五月天国产AV | 亚洲欧洲国产日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