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教學設計變臉
大班藝術教學設計變臉
一、設計理念:
1、在一次區域活動中,偶然發現幾個小朋友在用橡皮泥裝飾臉部,興趣非常濃,同伴之間還會互相觀賞。顯然這是幼兒無目的創作活動。由此,萌發了一個以彩泥為中介,進行藝術發明的教學活動。
2、彩泥的可塑性強,幼兒只要在彩泥上捏一捏、壓一壓、拉一拉就能迅速的變換造型。而將這些彩泥以不同的形態裝飾到臉上,即突出了活動內容的“新、奇、趣”,又激發幼兒在探索中學習的欲望,就會發生出滑稽、詼諧的樂趣,抓住了幼兒這種好奇、快樂的心理,從中讓幼兒在這愉悅情景中達到認知的教育目的。但是這種自發的興趣多屬于淺層的興趣,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水平上,這種興趣容易轉移,也易于動搖。我們教育的目的是將淺層興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情感體驗與認知能力培養的水平上,達到教育的目的。從而設計了本次活動——變臉。
二、活動目標
基于上述理念,確定了本次活動的具體目標:
1、以“變臉魔術”來激發幼兒好奇心,發生創作表示的欲望,從中欣賞臉譜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造型美。
2、能有創意地進行臉部裝飾、變化,并能用大筆夸張的手法畫出臉譜表示的特性。
3、能學會同伴之間互相介紹、相互欣賞的'藝術表達表示能力。
以上目標融合了欣賞、操作、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內容,體現了綜合教育的思想。
三、活動準備
1、彩色橡皮泥若干、鏡子人手一面、輔助資料若干(牙簽、雪花片、雙面膠、記號筆)。
2、毛筆、顏料,在教室周圍的墻上貼好圖畫紙。
3、磁帶、錄音機、扮演用的道具(魔術衣、魔術帽、魔術棒)、數碼相機。
四、活動流程
五、活動過程
(一)欣賞變臉魔術,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猜一猜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教師出示橡皮泥。
2、“今天,老師就用這些資料來變個魔術,你們說怎么樣?”
3、“好,我就開始了,你們不要偷看啊!”老師迅速轉身變臉造型,出乎意料,出現神奇的魔術臉形。
4、“怎么樣?老師變了什么?”讓幼兒進行自由講述。
(二)操作——變臉魔術。
1、操作前,教師提出活動的要求:
(1)每個小朋友要設計一個自身非常喜歡的形象,動作要快。
(2)注意粘的方法,別讓彩泥掉下來。
(3)每個人一面小鏡子,一邊照鏡子一邊變魔術,還可以同伴間互相交流,但聲音要輕。
2、個別幼兒介紹自身的作品。
3、“你們做的臉譜真有趣,想不想給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們也看看?把它保管下來,我們想一個什么好方法呢?”引出下一個環節畫臉譜。
(三)畫臉譜。
1、教師提出繪畫要求:畫自身。讓幼兒一邊對著鏡子觀察,一邊作畫,要根據自身臉的圖案、色彩進行繪畫。
2、幼兒練習:鼓勵幼兒懸手大筆作畫。
3、互相欣賞、評價。看誰的畫最像?
(四)展示、互賞。
1、以游戲“魔術扮演”的形式讓幼兒自選一樣道具(魔術棒、魔術帽、魔術衣)進行扮演。
2、在扮演中,引導幼兒互賞,為自身裝飾的臉譜設計一個造型,教師為其拍照留念。
六、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中設置“小舞臺”,為化好妝的幼兒提供扮演的機會,感受創作的勝利,學會大膽表示自我。
2、開設“變變變”活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利用現有資料進行再創作活動。
七、點評
1、本次活動詼諧有趣,極具創意,富有表示力,在幼兒自身發明美的同時展現了藝術美,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的。
2、活動中始終貫穿了欣賞美、發明美的原則,通過嘗試以美術為主線,綜合了手工,同伴之間合作、交流的社會性發展,注重了自我欣賞、自我表示等能力的培養,來發展幼兒綜合素質。
3、結合了動手操作、繪畫表示、自我展示等多種形式,本課程的表示形式是發展的、開放的、動態的、跨領域的、跨科學的。
【大班藝術教學設計變臉】相關文章:
大班藝術《變臉》教案03-29
《變臉》教學設計02-14
變臉教學設計07-05
變臉教學設計范文05-31
《變臉》教學設計的內容05-29
課文《變臉》教學設計01-17
變臉的優質教學設計07-21
有關《變臉》教學設計07-10
《變臉》語文教學設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