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10的認識與組成》教學設計
《10的認識》是人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第64、65頁的教學內容。
在認識6-9后,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數感,具有認識和應用數字的經驗和知識基礎,因此本節課力求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生動的活動和情境中體驗、學習有關10的知識。
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大小,能簡單區別10個和第10,會寫10。
2.使學生在活動中、操作中,歸納并掌握10的組成。
3.通過學具的拼擺,使學生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習方法和能力。
4.通過游戲、兒歌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10的故事:
創設情境
1、故事導入: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于數字娃娃的故事,看看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課件出示)
有一天,09這些數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當了隊長,于是它就驕傲起來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它看到0最小,站在隊伍最前面,就走過去,神氣地對0說:你呀,沒頭沒腦的,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和我比起來,你真是太渺小了。0聽了非常難過,傷心極了。1聽了以后打抱不平,它走到9的身邊,很有禮貌地對9說:不對,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還大呢!9聽了非常驚訝。
2、提問:小朋友們,數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是幾呢?1說他和0組合起來比9還大了,是不是這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板書課題)
探究學習
1、學習主題圖:
老師這里有一副圖,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分別是幾呢?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
①同桌同學互相交流。
②指名回答: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10只白鴿。
生:草地上有9個小朋友和一位老師,一共有10個人。
③指名學生帶著同學數。
2、擺一擺:小朋友們10個人你會數了,那10根小棒你能擺出來嗎?
學生擺小棒。提問:你是怎么擺的?(一根一根地擺,兩根兩根地擺,五根五根地擺)
3、舉例:小朋友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事物是與10有關的,你能用10來說一句話嗎?
4、指導寫10: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認識了10,還要會寫它,翻開數學書65頁,自己學習10的寫法。
提問:誰來說說10要怎樣寫呢?應注意什么問題呢?
指名回答并出示10的寫法課件。
強調:先寫1再寫0,左邊寫1,右邊寫0,占兩個日字格,1和0不能分開。
然后在小方格本上寫5個10,投影儀展示同學的作業并評價。
5、認識10以內數序和大小
①小朋友們,數字娃娃從那次吵架以后,再也不吵架了。因為他們明白了,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你們看,他們又排著整齊的隊伍向我們走來了。(教師出示尺子的課件)
②提問:括號里該填幾?
③提問:小朋友們這把尺子與我們前面學過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一個10)10是排在哪里呢?(9的后面)
④提問:我們知道了9和10在直線上的位置,那在計數器上又該怎樣表示呢?出示9顆數珠,齊數。
提問:這表示幾呢?那10要怎樣表示呢?
⑤給數字排隊,你會怎么排?按什么排?
⑥9和10的大小關系,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嗎?(板書910、10齊讀)
你知道了9和10的大小關系,那你現在能說說數字娃娃1說對嗎?為什么?
進行思想教育:說得真好,那么我們能不能像9開始那樣看不起別人?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不能瞧不起別人,要學會尊重人。
⑦剛才我們用10顆數珠表示10,現在你能用數珠說說第10和10有什么不同嗎?
下面老師要考考你了,你能做出這道題嗎?
練習: □□△□□□□□□○□□
一共有( )個□,從左數起○在第( )個,把右邊的10個圖形圈起來。
指名回答,并評價。
小朋友們,你們學得非常認真,我們來放輕松一下,老師想和你們玩個游戲。
6、學習10的分成
1)實踐操作,分小棒:
師:還可以怎么分呢?請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說一說10的組成,并寫下來。也可以直接寫。
(教師巡視,發現不同情況。)
2)匯報板書:
學生匯報各自發現的10的組成,在投影儀下用小棒演示,說一說,并寫在黑板上,并領導大家讀一讀。
3)歸納發現: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10的認識與組成》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10的認識與組成》教學設計教師引導學生整理黑板上板書的10的組成,按一定順序讀一讀,并發現其中的規律:10的組成有5組,共9個。
──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能知道10可以分成9和1,交換位置。
──10的組成中,前面的數越來越大,后面的數就越來越小。
4)理解中記憶:
拍手打節奏,誦讀10的組成──按不同規律和順序誦讀后,嘗試閉眼誦讀10的組成。
5)自由背誦,個別背誦
6)對口令
二、總結關于10的知識──關于10的知識的回顧總結
這節課,大家學的開心嗎?認識了哪個新朋友?了解了關于它的哪些知識?
三、完成關于10的練習──應用有關10的知識
練習九,題1、2、3。
板書設計
10的認識
10 10 10 10 10
教學反思
新課一開始,我利用故事引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既復習了9以內數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數學思考:用什么辦法不讓9這么驕傲,幫一幫傷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學習的新數10。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了兩個數字可以組合成一個新的數,數與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
在數數的時候,創設大量的情境:數人物,數鴿子,數珠子,數刻度等內容都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教學效果沒有想象的那么好。
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白10個和第10個的區別,但最后在說區別時沒有再重點強調下,或許效果會更好。
在教學10的組成時,因為學生在學習2~9的認識時,已經對數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學習,這樣鍛煉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把以前學到的方法順利遷移過來。在匯報完答案之后,再讓學生評一評哪種方法最好。然后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對數游戲鞏固新知。又讓學生說說看到什么,就能想到什么,找出各個分解式之間的聯系,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最后以一首兒歌《湊十歌》結束新課。
最后的練習,設計的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10的組成的認識,但因時間關系沒有很好地利用,同時因自己急于把課上完,所以比較匆忙,沒有引導學生觀察題目說題意。
整堂課下來,一方面,學生在課前情緒有所波動,另一方面,自己對于這堂課過于緊張。幾年沒接觸數學,對數學的教學一直都沒有什么經驗。以至于學生的興趣沒有充分調動起來,也出現了很多這樣那樣的錯誤,比如:應培養學生數數時,按順序數,這樣就不會少數,漏數。很多環節沒有處理好,在教學中,我對孩子的表揚一直比較欠缺。在教學語言方面,自己也一直沒注意到,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學習和提高。
【數學《10的認識與組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的認識和組成》教學過程設計10-31
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參考07-06
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模板04-13
小學數學《數的組成》教學設計06-22
數學《比的認識》教學設計06-16
10的認識教學設計09-13
10的認識教學設計09-06
《10的認識》教學設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