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七年級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教學目標:
1、能帶著美好的情懷、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用優美的聲調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
2、能品賞散文精彩生動的語言,加以點評與積累,神游優美深遠的詩化意境。
3、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力求走進作家的心靈世界。
4、能培養細致觀察的能力,學會抓住景物特征狀物抒情的寫法。
5、能以“多彩四季”為背景,確定各種主題并展開相應的探究活動。
6、能積極參與說話活動,使語言具有針對性,有吸引力,打動別人。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3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春》 2課時
《三峽》 1課時
《濟南的冬天》 2課時
《夏》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 1課時
單元專題小結 1課時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描寫大自然的。色彩斑斕的大自然,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悅。這些作品不但描繪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蘊涵著作者真摯而又濃烈的情感。色彩明麗、詩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頌歌;《濟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樹美,雪美……一切都充滿了詩情畫意;《三峽》篇幅雖短,卻充溢著對大自然的嘆服和贊美之情;《夏》用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贊美作者心目中黃金的夏季!豆糯姼杷氖住范际菍懢笆闱榈募炎,精美的景物描寫、獨特的思想感情,讓我們與詩人同喜共悲。
學習這個單元要指導學生欣賞美的景物,體會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語言;培養他們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以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本單元的詩文文質兼美,是絕佳的朗讀材料,要在朗讀中體味感情。
本單元的寫作目標是要求學生帶著對大自然的愛與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觀察,去感受,把觀察到的景物和內心的感受寫出來,具體、生動,就會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確定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第一塊:明確單元專題含義: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語:明確任務聽講
2布置活動:讓學生閱讀單元提示閱讀、做好批注。教后反思
3布置活動:談談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準備3—5分鐘,然后口頭作文,注意要說出真實而獨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討論,結合閱讀提示,談談自己對四季的理解。
第二塊:了解單元大概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入:讓學生瀏覽目錄、課文(還可以延伸到發展性評價手冊)明確任務
2巡視、指導瀏覽目錄、課文
3布置討論:本單元的內容結合你的興趣、愛好及你的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如探究中外文學作品“春夏秋冬”所蘊涵的生活哲理等等)討論、組建學習小組
第三塊:確定單元活動方案: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布置學生商定單元的活動主題及計劃(活動要有廣泛性和趣味性要結合單元專題,如從四季中選取感興趣的專題,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編制一期 “春意常在”、“冬日浪漫”、“秋日私語”等為主題的壁報或網頁、組織一次散文朗誦會等。)討論、交流
第四塊: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教后反思
1出示評價內容:1、你對大自然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嗎?2、你有自己的專題嗎?3、本節課你發言了嗎?(組內或班上)4、你能品味散文中優美、詩化的語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嗎?5、你有自己的學習伙伴和小組嗎?6、你參與了以“多彩四季”為背景的探究活動嗎?自我反饋
2小結:自我小結
第2課時 《春》(一)
學習目標
1、能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對春的喜愛、贊美之情。
2、能品味文中精妙語句的含義,學會賞析散文的一般方法。
3、能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感受課文所展現的情境,為其配詩、配畫。
課前學習:
1、在網上查閱朱自清簡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
2、讀課文2遍,把你認為寫得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入:組織學生了解朱自清;ハ嘟涣飨嚓P內容。
2播放《春》的朗讀錄音,讓學生邊聽邊展開聯想和想象。聽完后,談談自己的感受。(從哪個角度談都可以)邊聽邊想、班內交流。
3要求學生在協作組內模仿朗讀錄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語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組內朗讀、互相改進朗讀方式,推選出代表在班內做示范朗讀。
4要求學生在聽示范朗讀時,用簡潔的語言理出全文的線索,并分別用“xx圖“的形式概括春天的美好景色。邊聽邊思考,在書上做好批注。
5組織交流、評價班內交流、互評。
第二塊:賞析“春景圖”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入:組織學生研讀課文,對精彩的或自己喜愛的語句進行圈點勾畫,并做好點評。閱讀、勾畫、批注
2組織協作組內交流、評價交流
3布置協作組任務:在“繪春”部分任選其中一幅圖畫進行賞析,可從描寫順序、角度、方法、語言、精彩語句等多角度賞析。組內交流,討論,完成一篇簡單的賞析性文章
4組織交流、評價小組推薦交流,組與組之間互評
第三塊:語文活動:為文章配詩、配畫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組織、參與活動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用古詩名句或自擬小詩圈點評注春草、春花、春雨等圖,并展開想象為文章配相應圖畫。
課后學習:1、背誦全文。
2、在網上查閱并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
第3課時 《春》(二)
學習目標:
1、能領悟課文的內涵,從中獲得有益的生活哲理。
2、能欣賞繪春作品,并能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入:組織學生交流課前學習的體會談體會
2創設問題情境:作者眼里的春天具有怎樣的生活哲理。閱讀、思考、圈畫、討論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互評
4師生共同仿照“春天像……”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描寫、交流、互評
第二塊:領悟“春“的內涵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組織學生反復朗讀“頌春”部分,體會其含義。閱讀、勾畫、思考、討論
2組織交流、點撥、評價交流
3學習評價: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情感體驗,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思考、自由發言
第三塊:語文活動:朗讀比賽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組織、參與活動朗讀、評比
課后學習:
1、根據你對“春”的理解改寫《春天在哪里》的歌詞。
2、從“春花”、“春草”、“春風”、“春雨”、“春勤”等內容中選取你最感興趣的專題,寫一段文字,或分類收集詩句,編制一期以“春意常在”為主題的壁報。
第4課時 《三峽》
學習目標:1、了解關于《水經注》的一些常識。
2、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意,感知課文內容。
3、朗讀成誦,學習洗練的寫景筆法,感受三峽的奇麗風光。
課前學習:
1、熟讀課文,查工具書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意,感知課
文內容。
2、收集有關三峽的圖文資料,摘抄精彩的描寫片斷。(如李白的《下江陵》、劉白羽的《長江三日》、電視片《話說長江》、《神女峰的傳說》等等。)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 后 反 思
1導入,播放電視片《話說長江》有關“三峽”的片斷,讓學生根據課前學習的內容談談自己對三峽的感受。交流、討論
2簡介作者和《水經注》,示范朗讀,讓學生畫出難讀或易錯的字音。聽講、做好批注
3組織學生自由朗讀朗讀、互評
第二塊:精讀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 后 反 思
1組織學生協作學習:參看頁下注釋及工具書,試譯課文,如有困難,提出后由其他小組的同學或教師幫助釋疑。協作翻譯全文
2指定學生翻譯,其他學生糾正、完善。交流、完善
3創設問題情境:課文寫了三峽哪些景觀?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你認為課文按這樣的順序來寫是否合理?說說自己的理由。組內討論、全班交流
4組織學生試背自由背誦
5創設問題情境:以洗練的筆法寫景,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試以文中對某一季節景象的描繪為例,分析這一特色。思考、討論、交流
第三塊:語文活動:暢想“三峽”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組織學生展開研究活動:至2009年,三峽工程完工后,水位將抬高至175米。請對照課文,推想一下,到那時,酈道元所描寫的景色有哪些變化?要求:要盡可能地通過上網或在相關圖書里查找資料,學會收集、保存、歸納、分析、整理并應用文字或圖片進行推想,整理成文。以協作組的形式完成研究活動,整理成文。
2組織協作組之間交流研究成果。交流、互評,選出最受歡迎的暢想家。
課后學習:
1、學習本文后,你聯想到李白的哪一首詩,還聯想到哪些描寫三峽的作品,將你所喜歡的文章內容選抄在摘抄本上。
2、談談你對“三峽工程”有哪些建議和具體措施。
第5課時 《濟南的冬天》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
2、能找出文中選用的準確生動的詞語及形象貼切的比喻、擬人句,并分析它們的精妙之處。
課前學習:
1、在網上查閱老舍簡介及他的作品,把老舍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做好適當的批注。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入,組織學生談談對老舍的了解。交流
2播放朗讀錄音,出示多媒體畫面(冬景圖)聽、看
3組織學生比賽朗讀(要求:邊讀邊展開想象)分組比賽
4創設活動情境: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講述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點是什么? 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容閱讀全文后理清文章脈絡,準備復述。
5組織學生復述、評選優勝者。復述、互評
第二塊:賞析精彩片段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入,根據學生的復述創設問題情境: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 ,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思考、交流,分析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段。(在片段旁注好你喜歡的理由)
2組織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段。背誦
3組織學生研討本文的語言:(1)你喜歡文中哪些優美的語句?為什么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2)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協作組內討論、研究,在文中做好圈點勾畫。
4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成果,教師小結交流、互評
課后學習:1、背誦全文。
2、選做發展性評價手冊。
第6課時 《濟南的冬天》(二)
教學目標:
1、能學會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2、能欣賞相關的優秀散文
課前學習:在課外閱讀或網上查閱有關描寫冬景的文章。
課堂學習:
第一塊: 比較閱讀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組織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通過和《春》的比較,小結歸納出景物描寫的一般方法。由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師以實例點撥,盡量不要告訴學生現成答案。小組合作探究、歸納總結。
2組織交流、教師小結交流、互評
第二塊:欣賞、實踐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教后反思
1組織學生協作組內交流課前學習時準備的描寫冬景的文章。交流、選出最好的文章
2在全班交流各組推薦的文章交流、談感受
3布置任務:在小組或班上向大家說說你家鄉的冬天是什么樣子,再借鑒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不限想或寫
4組織學生發言交流、互評
第三塊:語文活動:
課后學習:
編輯小冊子:將同學搜集的描寫冬天的文章和自己所寫的對冬天的感受整理成文
為文配圖,編輯成一本《我眼中的冬天》
第7課時 《夏》
教學目標:
1、用校園網、互聯網自主查尋收集相關資料,拓寬視野,感受夏的獨特魅力。2、2、感受作者筆下的夏的特征,體味作者對夏的贊美之情。
3、學習本文生動、準確、表現力強的語言。
課堂學習:
網絡教學環境的設計:
1、供一人一機的網絡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2、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網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第一塊:網上學習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講解操作注意事項,提供網址和搜索引擎讓學生查找有關“夏”的詩文。讓學生感受“夏”在文學作品中的不同象征意義。明確任務要點。
2巡視、指導上網搜索、下載、
3組織交流資料匯報查找的內容隨機交流自己的收獲
第二塊:回歸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完成以下任務:一讀,讀準字音(畫出難讀的字);二讀,讀準節奏;三讀,讀出意象,即了解文章描繪了哪些畫面;四讀,讀出氛圍和感情;五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朗讀、根據相關任務在書上做好批注。
2組織學生比賽朗讀 朗讀
3交流,以“我學會了 ”為話題,交流對文章的美點品析。參考話題:(1)我學會了一組優美的詞語。(2)我學會了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表現情感。(3)我學會了“夏”的新的象征意義。(4)我學會了用對比手法來表現主題。(5)我學會了想象,可使景物栩栩如生。等等思考
4組織學生交流交流
第三塊:網上創作活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組織學生在學習本文后進行一系列的網上創作活動(1)任選文中的一些你喜歡的詞語,寫一段話。(2)作者對夏天是充滿好感的,結合你的生活體驗,寫一寫你對夏天的獨特感受。在word文檔中完成。
2組織學生資源共享資源共享,交流文章
3組織學生在網上搜集一些描繪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詩文名句。上網搜索、下載
4學習評價:談談對本堂課學習的感受。談談感受
第8、9、10課時 寫作
本單元的寫作訓練
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積累,了解本單元幾篇寫景美文在寫法上的成功之處,作為自己習作的借鑒,再結合本單元的寫作指導語指導學生(1)從多方面觀察景物,多側面感知景物特點。(2)注意把握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景物的特點。并選取特定的景點(或學生自選喜愛的景物)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花一定的時間進行細致的觀察,鼓勵學生培養觀察和思考習慣,多寫觀察日記,以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八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和方法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組織學生自學自學“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
2寫作指導口頭完成習題一
課后學習:任選周圍你熟悉的景物進行觀察(如校園、小街、某植物等)
第九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提供參考題目:“我眼中的校園”、“家門口的風景”、“我最喜歡的植物”等學生討論自定也可以
2明確寫作要求寫作
3組織學生自改自己修改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十課時: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3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課后學習:在課外閱讀中或網上尋找一些寫景散文欣賞并摘抄或下載。
第11課時 口語交際:說話有針對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動別人
課時目標:學會有針對性地說話,并能有吸引力,善于打動別人。
課前學習:回顧自己在生活實踐中說服人、打動人的實例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讓學生自學口語交際“說話有針對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動別人閱讀
2讓學生談自學體會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成功實例。交流
3布置任務:請學生按口語交際的要求,任選其中一個任務來完成(1)準備自薦演說的內容(如競選班長、班委等)。(2)準備一個能吸引人、打動人的故事。(3)自創情景:*如何勸說因追星而荒廢學業的同學 *如何說服家長不給自己請家教等等任選一個任務完成,在協作組內評比,選出優勝者。
4組織每組代表在班內交流,選出最佳交流、互評
第12課時 單元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
。1)專題交流,師生互動評價。
。2)根據“1、”中的活動計劃開展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參與。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組織,老師給予指導和幫助。
單元活動參考選題
1、參觀一次山水畫展,聯系本單元課文描繪的圖景,培養觀察、欣賞能力。
2、組織一次愉快的郊游。游玩過程中,請你讓景物像人一樣活起來,同它展開心靈的對話,試著結交幾個自然界的“朋友”。郊游結束后,在班里組織一次以“我有一個‘朋友’ 的主題班會,介紹自己的一兩個自然界的“朋友”,并說說以它為友的原因。
3、將同學們自己撰寫的有關自然的文章裝訂成冊,并為其設計圖畫,“出版”一本班級刊物,可請老師或作家為刊物寫“序”或“跋”。
4、收集有關描寫春夏秋冬各個季節的詩句,熟讀成誦。在班里組織與此有關的朗誦賽、賽詩會等活動。
5、從四季中選取你感興趣的專題,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編制一期如“春意常在”、“冬日浪漫”、“秋日私語”等為主題的壁報或網頁。
6、探究中外文學作品“春夏秋冬”所蘊涵的生活哲理。
第13課時
綜合本單元的內容,進行學習總結,分析自己在學習中的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删鸵韵聨讉方面讓學生總結:
總結方面獲得收益存在問題
。1)課堂發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語文七年級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語文第四單元的教學設計06-24
七年級語文(下)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8-14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第四單元的教學設計07-19
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4-06
《第四單元練習課》教學設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