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安全教學設計三篇
篇一:小學三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初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珍愛生命。
2、能力目標
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在調查、訪問過程中學習與人交往,嘗試記錄信息,并在體驗活動中把信息轉化為行動和經驗;能夠針對上學路上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培養民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
了解上學路上的安全隱患,識記常見的交通標志和安全警示標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識,掌握與自己有關的交通規則;學會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學準備:
1、課件(《上學歌》、三種到校方式、《我能說“不”》)
2、簡筆畫(紅綠燈、小橋、十字路口、公園、小百貨店等)。
三、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唱《上學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吧。
2、這首歌你喜歡嗎?對,它寫的都是我們小朋友上學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樣上學的呢?
3、經過概括,得出三種結論:
小朋友上學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車或電動車,還有的是坐公交車或爸爸媽媽自己開車送的。
(二)畫一畫
1、小朋友,你們家住在哪兒?離學校遠嗎? 2、從你家到學校要經過哪些地方呢?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在黑板上貼上簡筆畫(紅綠燈、小百貨店、小橋、十字路口等)
4、誰能上來擺一擺?請你簡單介紹一下吧。
5、師:我們都很熟悉從家到學校的路線,能把這些畫下來嗎?(你們可以照圖畫,也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畫,如果太難畫,或者不會畫,就用文字來表達吧!)看誰觀察得仔細、畫得清楚。
(三)評一評
1、在四人小組中交流畫的路線圖。
2、組內交流,推選畫得最好的同學上臺匯報展示。
(四)議一議
1、過渡:一(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會兒就把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畫好了。那么你在上學路上見過下面這些情況嗎?
2、課件演示:《我能說“不”》
3、如果你就在邊上,你會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
4、你做過這樣的事嗎?
5、教師總結:
(1)在上學路上玩卡片、玩螞蟻,會遲到,影響我們一天上課的情緒。
(2)吃零食攤上的食物,會影響健康。
(3)玩摸獎游戲,買小玩具,浪費錢又影響學習。
板書:上學路上不玩耍。(齊讀)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畫上學路線圖,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手來,通過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引導學生回憶上學的路線,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并學會分析路上的安全因素。
2.應盡可能再現學生的生活場景,通過辨析學生身邊的事例,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行為。
創設游戲環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知識。
篇二:小學三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能明白上學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確立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
2、初步認識最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二)行為目標:
培養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遵守交通規則。行人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地方靠邊走,穿行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在鐵路道口注意來往車輛,不搶行。
(三)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確立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
2、能認識有關的交通標志、交通設施。
三、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布置學生到大街上認一認交通標志和設施。
教師:
1、畫有交通設施的十字路口掛圖及十字路口圖若干。
2、交通標志圖。
3、交通標志和設施的小圖片若干,分類裝入小塑料盒內。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新課。
1、聽故事錄音。
2、請學生就故事內容說說自己的看法。
3、 看課件,聽故事
4、請學生們就故事內容說說自己的看法。
3、 教師小結:如果有陌生人來學校接自己,一般情況下不認識的人,我們不要隨便跟人走,我們要加強自己的防范意識,要學會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輕者受傷,重者死亡。給自己帶來傷害,給家人帶來痛苦,給社會帶來麻煩。
4、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課堂小調查,研討上學路上應注意哪些方面。
1、小調查:上學途中,多少同學自己獨自上學;多少同學和小伙伴結伴上學;多少同學由家人送上學。
2、小演習:教師播放鈴聲,讓學生根據入學來的經驗,做出相應的行動。然后查一查,東西帶齊了沒有,歸程隊排得好不好。
3、四人小組討論:
(1)放學時,應該注意什么?
(2)回家路上,應怎樣注意安全。
(三)、合作學習,認識交通標志設施。
1、認識交通設施:
繁華的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特別多,為了保證行人的安全,交通的暢通,馬路上修建了許多交通設施。同學們,你們能從屏幕上找出交通設施并說說它的作用嗎?
(1)同桌互相說說。
(2)指名上講臺說給大家聽。
2、認識交通標志:
為了保證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設施外,還有許多交通標志。老師帶來各種交通標志,你們想認識它們,和它們做朋友嗎?
(1)每組推薦一名代表上臺抽一張交通標志。
(2)小組內交流討論,抽到的交通標志上畫了什么?是什么標志?在哪見過?有什么作用?
(3)匯報學習情況。(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仔細想,如果認為發言的同學說對了,就鼓掌鼓勵,如果認為他說錯了,就舉手糾正。)
3、讓學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標志。
(四)模擬活動,鞏固新知。
1、布置一條十字路口的大街,張貼和設立各種交通標志、交通設施等
2、全班分成若干小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交通標志,一組當司機。教師和學生輪流當警察。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請同學們暢談自己的收獲(學生自由組合交流)。交通安全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同學們為了防止受傷害,珍惜寶貴的生命,老師希望每個同學都成為注意交通安全的小模范。
一、教育與訓練目標
1、知道小學生要做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2、初步學會正確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臟東西;
3、初步養成衣著整潔,天天洗臉,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不隨地吐痰,不含手指頭的衛生習慣。
二、教育與訓練要點
1、愛清潔講衛生光榮。
2、衣著整潔,天天洗臉,早晚刷牙。
3、不隨地吐痰。
4、正確使用手帕,口袋里不放臟東西。
三、教育與訓練準備
1、顯微鏡下的細菌錄象或掛圖。
2、一個臟孩子圖片。
3、一個病孩子圖片。
4、一塊大手帕。
四、教育與訓練過程
1、對比導入活動。
老師請一位身體健壯、衣著整潔、講衛生的本班學生走上講臺,出示“一個臟孩子圖片”。小朋友你們喜歡和誰交朋友?為什么?
2、創設情景明理。
(1)這個臟孩子不僅外表難看,而且在他的身上有許多小蟲。這些蟲很小很小,是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如果用顯微鏡一看,就很清楚了。這些小蟲就是對我們人體有害的細菌。
(2)看掛圖明理。
A這些細菌喜歡在臟東西身上生存,如果我們不天天洗臉,細菌就會侵入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如果不天天刷牙,細菌就會蛀空我們的牙齒。如果我們飯前便后不洗手,如果我們把
手指頭含在嘴巴里,細菌就會順順當當地爬進嘴里鉆到肚子里。這些細菌到了我們肚子里“大鬧天宮”,我們就會肚子疼,發高燒。
B出示病孩子圖片。小朋友這些圖片上的孩子為什么會生病?生了病的孩子能不能愉快地學習、愉快地活動?請學生講講生病時的體會。
教師歸納:我們要不讓細菌侵入到身體中去,就應當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3)討論明理。我們除了不讓細菌侵入身體,還應當不讓細菌傳給別人。
A有時我們要吐痰,該怎么辦?為什么不要把痰吐在地上?
B出示兒歌: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吐痰要入盂,養成好習慣。(要求學生不隨地吐痰)
3、學兒歌導行。
(1)我們怎么做才是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受歡迎的孩子呢?
學習兒歌:小朋友要記牢,衣著要整潔。
天天要洗臉,早晚要刷牙。
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含手指頭。
不要隨地亂吐痰,手帕天天帶身邊。
人人愛清潔,個個講衛生。
養成好習慣,大家都喜歡。
(2)對照兒歌,讓學生講講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今后要改正。
(3)檢查帶手帕情況。提出問題:帶手帕有什么用“你是怎樣用手帕的?
A教師出示大手帕,邊示范邊講解。
最外:面擦汗;打開第一層,擦嘴、擦手;打開第二層,擦眼睛。擦完后要疊好。如果大噴嚏時,打開手帕,捂住鼻子,不對著別人。
B集體練習,了解每一層,每一面的用處。
4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有愛清潔講衛生才能使我們健康地成長,希望小朋友把學到的兒歌記在心里,并按兒歌去做,讓我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教育與訓練鞏固與延伸
1、制訂個人衛生檢查制度,定期進行衛生檢查。
2、與家長取得聯系,配合學校共同進行衛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篇三:小學三年級安全教育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危險的行為是導致意外受傷的原因。
2、 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點:正確認識導致意外受傷的危險的行為。
課前準備:課文圖片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天在校園里學習、活動,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在我們看起來很普通的活動,卻隱藏著極大的危機,威脅著我們的人身安全。
二、 新課:
1、 出示課文插圖的投影,
請同學們討論:
(1)這些屬于什么行為?
(2)可能會導致什么后果?
2、 分組討論,指名匯報。
3、 同學們在校園內還有哪些不安全的行為呢?
4、 討論:如果你發現這些行為,你會怎么做呢?你想對這些同學提出什么建議呢?
5、 歸納總結。
教育目標:
1.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事故的簡單處理方法。
2.讓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教育過程:
1.揭示課題。老師講述小故事引入課題(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與家人走失,你該如何應對這種突發情況。)學生自由發言
2.引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碰到各種難題和意外傷害事故。每個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說一說具體的事例。]
師適當地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在黑板上。
意外傷害玩汽彈槍 日常生活中的突發 父母離異
用危險的事情打賭情況 遇到挫折
做危險性的游戲 同學的交往
在工地附近玩耍
3.出示思考題。
(1)如果讓你碰到這些情況,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想辦法來克服。
(2)教師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告訴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品質
4.師總結。一個人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發事件時,要堅持真理、誠實、勇敢、謙虛、自尊、儉樸、清廉、堅毅、樂觀等品質。
【小學三年級安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8-17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3-28
安全教學設計07-21
小學生《乘車安全》教學設計07-17
安全用電的教學設計07-14
《乘車安全》教學設計11-06
安全標記教學設計06-08
用電安全教學設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