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可以拼成長方體(正方體)。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
知道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可以拼成長方體(正方體)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空間關系。
教具準備:
投影 實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復習舊知:
1、大家喜不喜歡猜謎語呢?邱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幾個謎語,大家想不想猜呢?
同學們,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幾位圖形朋友,還記得它們是誰嗎?(教師出示幾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指名說一說。
2、今天老師又把它們請來了。同學們說出老師手里拿的圖形叫什么?(學生說出老師手里的圖形的名字)。
3、把這些圖形拼、搭在一起會是什么樣子?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它們,了解它們。
板書課題:搭一搭。
二、用相同的正方體拼新的立體圖形:
1、用兩個同樣的正方體拼圖形。
(1)師:先請組長從圖形盒里面拿出兩個正方體,小朋友們想一想用兩個同樣的正方體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呢?注意我們要遵守樂園的規定喔!要愛護圖形,做到輕拿輕放,擺完后坐端正。
(2)師:邱老師要看哪一組的小朋友最快擺好,最先坐好呢?
(3)找一名同學上來展示
小結:不管是橫著拼還是豎著拼,用其所長個同樣的正方體我們拼成的都是一個長方體。
2、用3個同樣的正方體拼圖形。
(1)師:再請組長從圖形盒里面拿出三個正方體,小朋友們動手拼拼看用同樣的.三個正方體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呢?注意我們要遵守樂園的規定喔!要愛護圖形,做到輕拿輕放,擺完后坐端正。
(2)師:誰愿意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說一說你用兩個什么圖形有拼成了什么圖形?
師:還可以怎么樣拼呢?誰還有不一樣的拼法嗎?
師:剛才我們知道,兩個或者三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拼在一起有事一個新的圖形。下面,你就可以任選幾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拼一拼,試一試,看看怎么樣能拼出一個更大的正方體。
(3)學生活動:拼完了同桌相互檢查,看看拼的是不是正方體。
(4)學生到前面展示作品。師:這樣拼可以嗎?你拿的也是這樣的圖形拼嗎?
(5)小結:看來,幾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新的正方體呢?
三、圖形知識大挑戰
師: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圖形知識大挑戰了,你敢挑戰嗎?每個圖形后面都有一道題,你想挑戰哪一個?
1、填一填: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導名說一說。
2、辨一辨:用3個正方體可以搭成下面哪些形狀
3、數一數: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4、試一試:剛才我們選擇的都是正方體來拼圖形,下面請組長從盒子中找出兩個一樣的長方體我們拼拼看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活動后指名介紹。)
師:這樣可以拼嗎?你也來試一試。
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體也能拼成一個長方體橫著或者豎著拼都可以。
師:拼正方體也好,拼長方體也好,為什么你們都不選圓柱?(指名幾個學生發表見解。)
四、玩積木,看誰搭得又穩又高
師:小朋友我們終于來圖形樂園超過好玩的積木天地了,圖形朋友邀請我們搭積木了,我們桌子上的盒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積木,先請大家都不要動身體坐直,看清楚游戲規則再開始好嗎?今天我們進行搭積木游戲,名字叫《看誰搭得又穩又高》。
身體坐直告訴老師你準備好了沒有?
(1)明確任務:出示游戲規則:所有的積木都要用上。
師:大家都知道游戲規則了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學生說一說,教師及時評價。)
(2)討論方法
師:在搭之前,小組里的同學先商量一下,怎么樣搭可以又高又穩?教師參與學生討論,適時指導。
師:如果你們商量好了,就動手搭一搭,小組的的同學互相提建議。教師參與學生活動,及時指導:搭得既要又高又穩,球放哎哪里能放穩?
引導發現:長方體豎起來可以搭得高,球放在最上面可以放得穩。
(3)比較評價。
師:小組里比一比誰搭得高?各小組都選出一名搭得高的,再比一比這幾個同學搭得誰最高?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不在一個組里不好比。
師:那你們能不能想到一個比較大方法呢?
預設學生:
1、在同一個桌子上重新搭一次。
2、用繩子來量一量。
……
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追問:都是用這些積木,為什么他的搭的就高一些呢?讓學生再次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搭得又高又穩的最佳方法。
(4)、播放圖形電影世界。
師:剛才我們參觀了圖形電影,看到了很多立方體拼搭的美麗的圖形,我們自己想不想也來用我們的積木來試一試呢?看誰搭得最有創意?
五、全課總結
今天大家玩得開心嗎?你們這次去圖形樂園學到了些什么呢?
【一年級上冊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設計01-18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設計07-03
《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教學設計07-20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設計03-25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設計04-11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設計07-03
《認識物體和圖形》數學教學反思03-14
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01-02
《認識物體和圖形》數學教學反思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