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盒探究性活動的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長方體和它的表面的探索,進一步了解直線與直線的平行、相交、異面的關系,以及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垂直的關系。
2.會設計制作長方體紙盒,并對紙盒進行美術設計。
此外,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判斷、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空間想象力、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滲透空間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和特長。
[引導性材料]
按“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8~10組),每組準備一只長21厘米、寬14厘米、高7厘米的長方體白紙板盒,一只墨水瓶,另配有白紙一塊,剪紙刀、剪子、膠水、刻度尺、鉛筆和彩筆各一支。
(教師應對學生合理、有效地分組,盡可能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同質”,就可以保證各組實踐操作所花的時間大體一致,也便于各小組之間進行公平的比較和競爭;“異質”,即組內成員的差異性,有利于每個成員發揮其個性和特長,有效地展開互助與合作。)
(另外,為了便于學生直觀地探索和研究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順利地設計制作墨水瓶的包裝盒。教師要預先制作幾個長方體紙板盒。制作時,盒子盡量要做大一點,便于學生觀察;面與面之間的`連接處都要用膠帶封好,不留下制作的痕跡,使各棱在外觀上保持一致,學生沿棱將紙盒剪開時,可隨機地得到不同的平面展開圖,以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教師在講臺上展示出粉筆盒、玻璃杯、藥品、營養品等各種各樣的產品包裝盒,問:這些包裝盒的形狀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從而提出本節課的主題:長方體和它的表面。
[知識產生和發展過程的教學設計]
問題1--1:長方體是一個立體圖形,它是由幾個面、多少條棱、多少個頂點組成的呢?
問題1--2:長方體的6個面是平面圖形還是立體圖形?是什么形狀?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有什么特殊的位置關系?(互相平行)這兩個面的形狀有什么關系?(相同)。它們的面積呢?(相等)長方體中相鄰的兩個面有什么特殊的位置關系呢?(互相垂直)
問題1--3:長方體的棱共有12條,同一方向的棱的大小和位置有什么特殊的關系呢?(同一方向的棱互相平行,且長度相等)不同方向的棱呢?(不同方向的校互相垂直或異面,長度不一定相等)。
(學生回答時有可能答不全,教師要根據情況分位置關系和大小兩方面引導學生去觀察、比較、思考;另一方面,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學過的定義,找出平行、垂直、異面的棱,找出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棱與面、面與面。)
問題2--1:現在請將每一組的紙制長方體沿棱剪開,展開成一個完整的平面展開圖,需要剪開多少條棱?(由組長負責,人人參與,分工明確,團結合作,強調用剪刀和剪紙刀時要注意安全,盡量保持衛生。)
(剪開長方體紙盒,得到平面展開圖,應剪開七條棱)
問題2--2:如圖2。8—1所示,將其沿棱剪開,所得的平面展開圖是什么樣的?由各小組長到講臺前分別展示所得的圖形。
(由于每組學生剪開的棱不同,會得到不同的平面展開圖形,教師要對學生的創新活動給予充分的肯定,即使不能全部展示六種情況也沒關系,教師可以繼續讓學生探索,直到展示出六種情況為止。)
問題2--3:你能試著從六個平面展開圖中發現它們的共同特點嗎?(它是由長方體的表面所組成的。六個表面在同一平面內;邊與邊之間互相平行或垂直;原來相對的面成為相隔的面;長方體的長、寬、高成了其平面展開圖中的每個長方形的長和寬。)
(學生可能不能完全討論出結果,教師可在啟發之后,給予完整的結論。)
問題3--1:按剛才長方體的平面展開圖的大小,在白紙板上制作出平面圖,并折成長方體。
(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在動手制作的過程當中一方面復習知識,另一方面加強組員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和特長。)
問題3--2:設計出與教科書中長城牌墨水瓶不同的圖案,不僅可用彩筆在盒上畫出包裝盒表面的產品廣告設計,而且可以用電腦進行創意。圖案以樸實大方設計合理為主。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設計制作包裝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次不行可重來。當個人想法與大家想法不一致時,可保留自己的想法,個人服從集體,發揮團結合作的精神。)
【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盒探究性活動的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紙盒教案06-29
探究性教學設計活動總結05-17
探究性教學設計活動總結11-17
《形狀與結構》教學設計06-22
《重疊的形狀》教學設計06-09
形狀變了教學設計02-09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1-11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3-24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