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滴水穿石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其中“啟示”就是啟發、告知的意思。“滴水穿石”也作水滴石穿,即滴水日久可以把石頭穿透。它給予人們的啟示正是本文的闡述的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寫安徽太極洞內的奇觀以及本文的觀點。第二部分從正反兩方面事例說明他們的成功都是靠了“滴水穿石”的精神,反之則不能。第三部分揭示“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作者運用敘議結合的手法,有理有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朗讀理解鍥而不舍、孜孜不倦、揮毫、自勉、爐火純青等詞語的意思。
2、掌握反問句及關聯詞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文章運用事例來說明道理和前后照應的方法。
2、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從而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啟示,學習這種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懂得要實現美好現想就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文章運用事例來說明道理和前后照應的方法。
2、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人都離不開“滴水穿石”的精神,從而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啟示,學習這種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精神。
教學難點
1、懂得要實現美好現想就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
教學準備
配套光盤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這一單元我們和名人進行了理想交流,誰能告訴大家你分別人他們身上學到什么?(學生交流)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去尋找打開理想之門的鑰匙。(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學習新知
1、解題
誰知道啟示是什么意思?(生答)通過預習以后,你知道滴水穿石給了我們什么樣的.啟示嗎?(生自由回答)老師知道大家的預習能力是極強的,誰還有其它發現?(生自由發言,師相機引導)
2、觀奇
我們一起去參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吧!誰能找出水滴滴穿石洞的句子?(生找)哪些詞語給你的印象最深刻?(接連不斷,滴在同一個地方,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等)
朗讀
談感受(你想對水滴說些什么呢?)
師:是啊,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上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讓我們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吧!(生齊讀)讀到這兒,你又有什么感受或發現?(師根據情況,滲透關聯詞和反問句的運用)
3、受啟
我們看看古今中外這些名人是怎么做的吧?請大家結自學第三自然段,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
生自學。
匯報,師相機引導朗讀。
可能發現的知識點有:
A、這三位名人都有目標專一,堅持不懈的品質。
B、雖然都歷經磨難但毫不氣餒。
C、引號的作用都是具有特殊含義,“滴水穿石”指的是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滴穿”指克服種種困難,層層磨難。“頑石”則指種種困難,層層磨難。
D、三位名人的“頑石”分別指什么?
請選擇一個你最佩服的名人讀讀,注意讀出你的敬佩之情喲!(生自己朗讀)
抽生朗讀
齊讀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如果變成陳述句的話表達的效果還一樣嗎?你能說幾個這樣的句子嗎?
但是大家都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人高空落下來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極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卻不能把石塊滴穿,這是什么原因呢?(生齊讀)此時你又想說些什么呢?
4、拓展
你生活中有這樣的經歷嗎?現在你知道該怎么做了嗎?
其實古今中外還有許許多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例子,你能舉幾個嗎?
5、學法
作者真厲害,能從正反兩方面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讓我們理解“滴水穿石”的意義,方法真巧妙,讓我們也學習這種方法吧(板書:“敘議結合”)
請大家默讀全文,看看作者還用到了哪些寫作方法。(生默讀,匯報)(師板書:前后照應,過渡自然)
三、總結全文
大家也很厲害,讓我們銘記“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吧!(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讀得真起勁,你又有什么發現嗎?(找出反義詞,加入關聯詞,師板書實現理想)
讓我們再次銘記“滴水穿石”賦予我們的啟示吧!(生背誦)
讓我們永遠銘記“滴水穿石”賦予我們的啟示吧!(生再次背誦)
四、當堂練習
完成課后第二題。
四、布置作業
1、閱讀一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故事。
2、積累一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名人名言。
3、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滴水穿石的啟示
目標專一
實現理想
持之以恒
【小學滴水穿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滴水穿石》教學設計05-07
滴水穿石教學設計01-10
滴水穿石教學設計01-10
小學語文《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12-03
《滴水穿石的啟示》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8-17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4-15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5-08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7-09
《滴水穿石的啟示》教學設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