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文《談生命》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6 11:47:0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初中課文《談生命》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初中課文《談生命》教學設計范文

  1.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

  2.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3.領會象征手法的運用,體會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達深刻的思想。

  4.自我反思,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分出層次。

  2.找出文中最能表達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粗略感知全文主旨。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制作中國現代文化名人卡并搜集女作家冰心的有關材料。了解冰心,并有所積累。

  2.制作課件。

  課件一:根據課文內容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示:

  (1)一江春水、冰消雪融、奔騰而下的氣勢;

  (2)水流遇阻、憤激怒吼的勇猛;

  (3)過淺灘,靜靜細流、一瀉千里;

  (4)雷雨交加、濁浪拍岸;

  (5)明月朗照、水流滯緩;

  (6)千條江河,流入大海。

  課件二:喜歡繪畫的學生可根據課文的第二部分生命又像一棵小樹的內容,用自己的筆描繪出你喜歡、熟悉的一年四季中的樹。

  提示:

 、僭绱褐猩煺钩瞿劬G的小樹;

  ②平原上、巖石上、城墻上伸展的小樹;

  ③在大樹擠壓下掙脫而出的小樹;

  ④夏天滿樹繁花,蜂蝶飛舞,小鳥枝頭歡唱;

 、蓍L到中年的茂盛的樹;

  ⑥秋風瑟瑟中長滿果實的樹;

  ⑦朔風怒吼、落葉盤旋的老樹。

  從中感悟一種生命的誕生,生命力的強大,進而對頑強的生命力產生一種崇敬之情,為學習本課做好準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言一::地球養育著無數的.生命,但置身于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里,你常常感覺不到它的不平凡,更感覺不到生命這樸實的形式下面蘊藏著多么豐富的哲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世紀老人冰心是怎樣以散文的形式揭示這一人生哲理的。

  導言二:我們在初一時學了《敬畏生命》、《熱愛生命》兩篇散文,文中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曾深深地震憾了我們的心靈。誰還能記得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者用一句話概括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和理解?(對學生回答做鼓勵性肯定)

  我們今天還要學習一篇有關生命的散文。看看世紀老人冰心是怎樣揭示生命的真諦的。

  二、介紹作家、作品

  三、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把握全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

  2.昕配樂朗讀帶感知課文,大屏幕出示問題,邊昕讀,邊思考。

  研究問題:

  (1)本文都把生命比作了什么?從幾方面來寫的?語言上有無明顯標志?

  這些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劃出文中的關鍵性句子。

  問題1明確:文中作者說生命像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文章從三層來寫的。第一層開頭也不敢信來生;第二層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第三層宇宙是一個大生命

  作用: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尤其本文談的又是很抽象的事物一一生命、人生。為了加深讀者的理解,作者用了兩個非常恰當而又形象的比喻:生命像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但水與樹又是互不相聯的兩種事物。怎樣把它們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呢?作者以唯物主義態度用了這樣兩句重復的話總結這兩個比喻段:我不敢說,也不會說,也不相信有來生。我說的是從生命的降生到結束,談的是親身的經歷、感情,讓青年人把握現在。

  語言標志:

 、偃欢也桓艺f也不敢信過渡..

  ②然我不敢說也不敢信

  這兩句話把散的東西編織在一起,把全篇內容有條理地穿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去掉,材料就散了。這幾句話既是主旨,也是連接手段。

  問題2明確:要記住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3.學生放聲地、感情朗讀課文。

  (大屏幕可同時播映教具準備②的課件,形象感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沒有條件可在研讀時讓學生根據課文運用想像、聯想來口頭描繪。)

  4.給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然后相互評論、補充。教師適時點評。

  四、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對一篇文章粗讀是為了整體把握全文,更重要的是要對一些精彩的內容進行研讀,體昧和推敲重要詞句對表達中心的意義和作用,更好地領悟作品內涵。

  2.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相結合。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學生思考、體味。

  (1)作者為什么把生命比作水,比做樹?作者是怎樣用形象化的語言加以描寫的?(分兩大組,分別研究水和樹。)

  (2)分別找出描寫水和樹時抓住了它們什么特點,試說說它們的象征意義。

  (3)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可從思想內容、藝術特點、語言表達方面)的地方,并陳述理由。

  (4)你領悟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后,是否又聯想到古今中外其他作家作品中的名句?

  是否也有過類似的感悟?

  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探究以上問題,并明確:

 、僮髡甙殉橄蟮氖挛,通過形象、貼切的比喻,使其具體化。

  生命一一水、樹。

 、诿鑼懰蜆鋾r,都是根據這一事物的自身規律展開描寫的象征意義描寫特點

  水的特點:水一一生命長河一一流淌的過程一一一復雜、曲折、多變

  樹的特點:樹一一人生之樹一一春秋四季一一發榮滋長、繁盛凋零

  作者筆下的水和樹與人的生命的規律是一致的。

  人生沒有絕對的幸福與不幸,歡樂與痛苦,順境與挫折,成功與失敗,而是相伴而行,相生相成。

 、鄞鸢副容^寬泛,可欣賞準確優美的語言,可欣賞富有哲理的議論,可欣賞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以及象征手法的運用等。有自己的看法、心得即可。

  ④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對比、感悟,提高欣賞品位。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人生比作月亮,把人生的悲歡離合、幸福、苦難比作月有陰晴圓缺,正確對待此事古難全。

  水一一順逆樹一一盛衰月一一一陰晴圓缺

  3.理解課文的深刻意義。允許學生向老師質疑,發表不同意見。

  教師小結:

  作者回顧一生的滄桑歷程,用象征的手法、用形象的比喻,揭示生命不會永遠快樂,也不會永遠痛苦。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可用學生自身經歷,調動他們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作品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五、布置作業

  1.反復誦讀課文。

  2.做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重點

  1.體昧、推敲文中形象化的語言,了解其象征意義。

  2.能從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中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檢查舊課

  1.指出不同層次的三名學生,分別朗讀課文的一部分,朗讀完畢,師生共同評價。

  (激勵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深刻、有感情地朗讀,掌握節奏、重音等朗讀技巧。)

  2.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課文中寫水、寫樹都是就著事物自身規律來展開描寫的。請你找出其中相應的句子。

  3.用你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人生的真諦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明確:人生的真諦是不可能永遠快樂,也不可能永遠痛苦。

  遇到困難時要不灰心,要勇敢樂觀有韌性,堅信雷雨過后就是艷陽天。山窮水盡疑元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順利時,也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要清醒理智地認識到人生應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

  (學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二、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體會重要句子的深層含義。

  說說課后練習三中兩句話的象征意義。

  (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由對第二句的揣摩、分析過渡到體驗反思。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想充實地度過人生,關鍵在自己。①《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②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之路;③張海迪戰勝病魔,耗時·四年創作長篇小說《絕頂頭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就病魔纏身,但沒有荒度放棄生命而是堅持寫作,呼喚生命;⑤可以引用實話實說節目,感受堅強的張默然的故事。

  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出發,珍惜時間,珍視生命,尤其是遭遇不順的時候,更不能被厄運壓倒。對生命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教師可視情況選。)

  三、體驗反思

  大屏幕出示思考題:

  1.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已經盡全力學習了,可學習成績仍無明顯改善;你想和同學搞好關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的情緒、思想狀態是怎樣的?

  2.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為什么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學生只要能扣住課文,說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說全。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激勵主流,互相感染。)

  教師小結:在人生旅途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們不失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堅持前行,也會成功的。

  四、布置作業

  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我怎樣面對一一一(勝利、困難)

  2.我怎樣直面現實中的一一一(苦難、真實、丑惡)

  板書設計

  談生命

  冰心

  一江春水 -曲折的兩岸 一滴一一入海 快樂與痛苦

  生命 感謝 大生命 相生、相成

  一棵小樹常變的四季 一葉 歸根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先锋资源在线视频 | 日本国产亚洲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