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具備自我保護的本領。能把自己看到、聽到、讀到的有關事情說清楚,并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2.能認真傾聽別人發言,自然地與他人交流。
3.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欲望,能夠寫清事情及感受,并與同學互改習作。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打開思路,引出話題
1.同學們,《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說一定深深地打動了你。魯濱孫在荒島上戰勝了各種困難,頑強生存下來的精神,使他成為一個英雄的象征。我們可能終生也遇不到那樣的.情境。但學會生存卻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板書:學會生存)
2.學會生存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倡的一個概念。國際教育委員會主席埃德加·富爾說:人們再不能一勞永逸獲取知識了,而要終身學習如何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系──學會生存。說說由這四個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暢所欲言聊話題
1.教師讀一則報道《14歲少女勇斗歹徒惹爭議:該不該見義勇為?》(正方:稱贊她是小英雄,社會呼吁見義勇為,有助于弘揚社會風氣;反方:雞蛋不要碰石頭,在通常情況下,未成年人還不具備與違法犯罪分子或突發事件、自然災害作直接面對面抗衡的能力,而見義勇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勞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體現了尊重生命這一主題,鼓動未成年人見義勇為是與法律明顯相悖。)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意見。
2.出示:
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正式出臺,敢于斗爭在新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被刪掉,見義勇為也從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消失。主動報告、遇有侵害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學會自救自護等有效保護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內容則首次出現。
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要珍視生命,就要學會生存,學會自我保護。
3.小組內交流
(1)交流內容:自己遇到、聽到或從報刊雜志電影電視等媒體了解到的有關自我保護的事情。
(2)交流要求:認真傾聽別人講了什么,你從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見解。然后共同討論:我們可能遇到哪些危險或災難,應該如何應對;小組總結后推選代表參加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