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小板凳》優秀教學設計
課改在義烏實施已有半年,不說轟轟烈烈,也是有聲有色。我們雖沒能成為課改的有幸兒,未能參加系統化地培訓,但有幸趕上了這潮流,所見所聞另人耳目一新。于是試著在自己的課堂上落實新課標精神,漸漸地,我發現學生學得輕松了,學得開心了,F摘錄其中的一節課,談談收獲與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理解糟糕。
2、能理請課文第三自然段是怎樣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會讀不同語氣的句子。
3、初步感受愛因斯坦從小做事認真,肯花力氣,不怕失敗的精神。
教學準備:
1、三只小板凳頭飾
2、板凳自述材料(自編)
教學過程:
一、出示三只小板凳圖片,揭題,讀寫生字凳。
二、三只小板凳自述:
。ù笾聝热荩簮垡蛩固棺鋈恍“宓实慕涍^。)
三、自由談體會。
。ǜ惺軔垡蛩固棺鍪抡J真、肯花力氣、不怕失敗。)
引出課文第2、3自然段:愛因斯坦交了板凳后會發生什么事?
四、學習第2、3自然段
1、自由讀,讀后說說愛因斯坦交了小板凳后發生的事情。
。ü膭顚W生說后點出:這段話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
2、老師為什么從一大堆中作業中那出了愛因斯坦做的小板凳?
隨機出示:()的布娃娃
()的泥鴨子
()的蠟水果
3、愛因斯坦做的小板凳到底有多糟糕?
說說對糟糕的理解。
怎樣的板凳是糟糕的?(用筆畫一畫)
4、這么糟糕的小板凳怪不得老師要生氣。誰來讀讀老師的話?
出示句子:你們誰見過這么糟糕的板凳?
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板凳嗎?
給這兩句話換個說法后進行比較。
指導讀出不同的語氣。
。ㄐ〗Y:以后我們在寫文章時要想表達更強烈的意思,就可以用第一組這樣的句子。)
5、這時同學們都在笑愛因斯坦?珊髞,他們為什么不笑了?(概括地說一說)
6、分角色表演。
要求:追求逼真,反映當時的真實情況,如同學門的反映等。
7、老師當記者采訪。
采訪同學:為什么發笑?為什么不笑了?
采訪愛因斯坦: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五、拓展延伸:
收集有關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故事。
收獲與反思:
1、上課伊始,三只小板凳娓娓道來,學生饒有興致地聽著,不僅感受了做好一只小板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體會到了愛因斯坦做事認真、不怕失敗的精神。為了使學生對這一體會更深刻,又在分角色表演的基礎上,老師當記者采訪愛因斯坦及同學們,把故事中人物的思想轉化為自己的切身體會。因此,課堂上的這兩個環節不是孤立的,在層層鋪開的基礎上加以深化、升華。課標中強調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還應該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我想,這兩個環節就是課標精神的落實吧!
2、課標中指出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在引導理解老師為什么從一大堆作業中拿出了愛因斯坦做的小板凳?時,隨即出示:()的布娃娃根據學生的體會填寫詞語,并不局限于課文,豐富了語言的.積累;在體會朗讀文中老師說的兩句反問句后,換個說法,進行比較。此舉培養了語感,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但在具體操作中,一些提問的方法不夠恰當,如比較兩句話(反問句和改寫后的陳述句)哪句表達思想感情更強烈些。我這么一問,學生就感到困難。有的說是第一句,有的說是第二句,各持所見,如果我能換種問法,效果就會不一樣,如:請你讀一讀,哪句話的語氣更重一些?學生就會毫不猶豫地說是第一句。這時再適時點撥一下:語氣重的句子作者往往要想表達的感情更強烈。這樣,就能水到渠成了。這樣看來,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方式多么重要,要在比較中選擇最恰當、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3、在指導朗讀時,讀老師批評的話,幾個學生拍案而起:邊拍桌邊讀?雌饋磉@老師是氣憤到了極點。學生的朗讀水平是提高了,可思想是否偏激了(原來,這就是他們眼中的老師)?在課堂上,我一時找不到點子來解決,只是說:看來老師是真生氣了。我想,我是錯過了一次教育的良機。
課堂上的遺憾真是太多了。但有了反思就會有提高,新課標精神在今后的課堂上定會落實得更充分。
【《三只小板凳》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只小板凳》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11
課文《三只小板凳》優秀教學設計07-02
三只小板凳的教學設計07-04
《三只小板凳》教學設計05-24
《三只小板凳》優秀的教學設計方案07-04
《三只小板凳》的教學設計范文11-12
關于《三只小板凳》的教學設計范文07-10
《三只小板凳》優秀教案設計范文07-01
《三只小板凳》教案設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