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29 18:17:3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元素》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元素》教學設計

  1、知識和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zhì)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tǒng)一起來。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關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2、過程和方法

  (1)通過查閱資料和分析食品標簽等探究活動方式,培養(yǎng)學生運用分類、歸納、概括、比較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的能力。

  (2)通過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查閱資料,了解地殼,生物的細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形成世界是物質(zhì)的,物質(zhì)是由元素組成的認識觀。

  (2)發(fā)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號

  2、教學難點:元素和原子的區(qū)別聯(lián)系;元素符號的含義

  三、教學方法

  基于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比較抽象,所教學生對化學用語儲備不足和抽象思維能力薄弱的實際情況,我借助多媒體、原子模型,采用了以教師講述為主、問題引導分析來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兼以自學輔導,教師點撥,分組競賽活動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中,再通過大量練習以求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講練并重,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制作、原子模型

  五、教學過程

  (1)、元素

  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

  3、元素是宏觀概念,原子是微觀概念

  4、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2)、元素符號

  1、書寫規(guī)則

  2、含義(宏觀和微觀含義)

  (3)、元素分類

  (4)、元素周期表

  六、反思

  1、理論教學更要讓學生動起來,一是“腦動”,在元素概念教學上設置更多的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互相合作、積極思考;二是“眼動”,三是“手動”,元素符號的書寫,元素的分類和元素周期表的應用上就充分讓學生參與進來,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巡視輔導,對較大的疑難進行共同討論、詳細講解。

  2、精講多練,努力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在練習中盡量使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符合新課程的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還有很大差距,是今后自己不斷克服和加強的。

  3、在設計中,我深深體會到在概念教學上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實例化、形象化的必要性,如何通過多種形式采用直觀教學手段,以形象思維強化認識的表象,從而推進抽象思維的發(fā)展,這些都是自己之前做得不夠和需要加強學習的。

【《元素》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元素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03-31

《元素》教學設計14篇04-15

課題3《元素》教學設計09-02

氧族元素課程教學設計05-18

《碳族元素》教學設計范文07-03

化學元素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04-11

《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11-03

《元素、元素符號》教學反思11-21

初中化學元素教學設計范文09-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 | 日本视频观看无卡免费精品页码 | 中文字幕免费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 亚洲成α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