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6 23:10:50 詩琳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范文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1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基本方法,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借助直觀并通過知識遷移,探索和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前后是具有連續性的,知道舊知識可以解決新問題,體會“轉化”的思想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單位“1”的量。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練習回顧。

  (1)單位換算。

  30厘米=()分米; 120分=()小時; 2000千克=()噸。 完成練習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把低級單位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的方法。

  (2)說一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什么?

  (3)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24÷25=();

  =()÷(); ()÷7=。

  2、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進一步學習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復習題讓學生感覺今天所學的知識是與學過的知識有關系的,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信心。既是對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知識的一個回顧,也為本節課理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創設情境,探索研究

  1、探索“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小新家養鵝7只,養鴨10只,養雞20只。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

  (1)閱讀與理解。

  教師:“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學生自主交流討論)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幾分之幾。

  教師:“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又怎樣理解?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20只是10只的多少倍。

  (2)分析與解答。

  教師:這里第一個問題可以把誰看作單位“1”?(學生回答:鴨的只數“10只”。)

  教師:根據分數的意義又可以得出7只是10只的幾分之幾?(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對應圖示。 。)

  教師小結:把10只看作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這個整體的。

  教師:那算式該怎么列?

  引導學生得出: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求7只是10只的幾分之幾,可以用7÷10。

  得到算式:7÷10=。

  教師:例題中的第二個問題“雞的只數是鴨的多少倍”又該如何解答呢?

  引導學生回憶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用除法解決。將問題轉換成20只是10只的幾倍,得出算式:20÷10=2。

  (3)回顧與反思

  教師:上面兩個問題有什么關系?可以通過比較這兩個問題的異同點。(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后反饋)

  相同點:都是用除法計算的。

  不同點:前一題的商是一個分數,后一題的商是一個整數。

  教師小結: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都用除法計算。在上面的兩道題目中,都是以鴨的只數(也就是單位“1”)作除數,得出的商都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都不能注單位名稱。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數;后面的題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數。

  教師: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預設:鵝的只數是雞的幾分之幾?雞的只數是鵝的多少倍?鴨的只數是雞的幾分之幾?

  小結解題方法:先找出單位“1”,然后以單位“1”作除數,進行除法計算。

  7÷20=;20÷7=;10÷20=。

  (4)自主練習(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做一做”第2題。)

  動物園里有大象9頭,金絲猴4只。金絲猴的數量是大象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先找一找單位“1”,然后再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呈現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經歷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環節,

  鼓勵學生大膽地呈現個性化的理解。通過比較分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加深了對“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理解。

  2、理解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用分數表示的高級單位名數。

  (1)出示題目9 cm=dm。

  教師:根據以往的方法,這道題該如何解決?當兩數相除得不到整數商時,商應該如何表示?

  學生嘗試自主練習。

  練習完成后師生交流討論。

  (2)比較這道題與本節課開始時的第1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都是用進率去除得到結果。

  不同點:第1題當中的數值都可以除盡,商是整數。這道題中的數值不能除盡,商用分數表示。

  得到答案:可以用9÷10=得到9 cm= dm。

  (3)教師:想想這個例題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嗎?

  (回顧今天所學的課題,學生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說出9 cm=dm就是求9 cm是10 cm(10是進率)的幾分之幾,也可以用9÷10=,所以9 cm= dm。

  教師小結: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換算成高級單位的名數,都用進率去除,能除盡時商用整數表示,除不盡時商用分數表示。

  (4)自主練習。 79 dm=m; 56 cm=2dm; 133 dm=23m。

  (讓學生在做之前說一說每題各個單位間的進率。)

  【設計意圖】通過把知識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讓學生會熟練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理解。

  (三)課堂練習,強化新知

  1、一個3平方米的花壇,種4種花朵,每種花平均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種5種花呢?(用分數表示)

  2、五(1)班共有17幅書法作品參加學校的書法比賽,其中4幅作品從全校255幅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并獲獎。

  (1)五(1)班獲獎作品占全班參賽作品的幾分之幾?

  (2)五(1)班參賽作品占全校參賽作品的幾分之幾?

  (在做之前,讓學生說說兩小題中的單位“1”分別是什么?)

  3、單位換算。 53 mL=L; 23千克=噸;

  13秒=分; 48公頃=平方千米。

  【設計意圖】通過多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對練習過程中不斷加深對“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認識與理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和歸納能力。練習的設計密切聯系教學的重難點,同時習題的編排體現由易到難的層次性,選取的素材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生活實用性。

  (四)課堂小結,回顧全課

  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先找題中的單位“1”,然后以單位“1”作除數進行除法計算。)

  2、把低級單位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名數,如果得不到整數商,該如何表示?

  (讓學生注意改寫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計算方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符號表達能力。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概念,掌握求解此類問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際例子和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含義,學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

  難點:正確尋找比較基準數(即“另一個數”),并準確構建分數表達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實物模型(如蘋果、書本等,用于演示)

  分數卡片

  練習題卡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約5分鐘)

  故事導入:講述一個關于分享食物的故事,比如小明有8個蘋果,小紅有4個蘋果,引導學生思考小紅的蘋果是小明的多少。引出今天的學習主題——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2. 新知探究(約15分鐘)

  概念講解:

  解釋“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意味著什么,強調是比較兩個數的關系。

  舉例說明,如10元是20元的幾分之幾,引導學生得出是“10是20的`1/2”。

  操作演示:

  使用實物模型(如蘋果)演示,如果有10個蘋果,其中5個是紅色的,引導學生分析紅色蘋果是總數的幾分之幾,并用分數表示。

  分組討論:

  小組內成員互相出題,比如“12本書中有6本是故事書”,討論并表達為分數形式。

  3. 鞏固練習(約10分鐘)

  基礎練習:給出一系列簡單題目,如“30是60的幾分之幾”,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分享答案及思考過程。

  進階練習:設計一些生活情境題,如“一班有40人,二班有30人,二班的人數是一班的幾分之幾?”鼓勵學生用分數表達并解釋。

  4. 總結歸納(約5分鐘)

  引導學生總結今天所學內容,強調: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關鍵步驟。

  分數在表達數量關系中的作用。

  在實際問題中尋找和確定比較基準的重要性。

  5. 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題,包括基礎計算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

  觀察生活中的一處場景,用分數描述兩個相關數量之間的關系,并記錄下來,下次課分享。

  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和作業反饋,評估教學效果,特別是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

  考慮是否需要對難點部分進行更多例題講解或個別輔導。

  反思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探索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概念,掌握求解此類問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例分析、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習慣,增強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含義,掌握求解步驟。

  難點:靈活應用分數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正確表述答案。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實物模型(如水果、積木等,用于分組操作)

  分數卡片

  練習題卡片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約5分鐘)

  故事導入:講述一個分蘋果的故事,比如小明有8個蘋果,小紅有4個蘋果,提問:“小紅的.蘋果數是小明的幾分之幾?”引發學生思考,引出課題。

  2. 新知探究(約15分鐘)

  概念解釋:用直觀的圖形或實物模型演示,說明“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就是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例題示范:

  解析:引導學生認識到B班人數相對于A班人數的比例,即20 / 30 = 2 / 3,因此B班人數是A班的2/3

  例1:如果A班有30人,B班有20人,那么B班的人數是A班的幾分之幾?

  3. 動手操作(約10分鐘)

  分組活動:學生分小組,每組分配一些實物(如水果、積木),自己設定情境,計算一組物品是另一組的幾分之幾,并用分數表示出來。完成后,小組間分享結果。

  4. 鞏固練習(約10分鐘)

  完成練習題卡片,包括:

  直接計算題,如“36是48的幾分之幾?”

  應用題,如“一包糖有50顆,小華吃了20顆,他吃了這包糖的幾分之幾?”

  5. 總結提升(約5分鐘)

  回顧知識點:師生共同總結“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拓展延伸: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境可以應用這個知識,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6. 布置作業

  完成相關習題,包括基礎計算題和實際應用題。

  觀察家庭或學校中的一個場景,提出一個“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并嘗試解答。

  評價與反饋

  在課堂活動中觀察學生的參與度、理解程度和團隊協作能力。

  通過練習題和作業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給予及時反饋和個別輔導。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教案范文08-26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復習教案08-25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11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問題教學反思03-22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03-12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04-29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的教學反思(精選17篇)01-20

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教學設計(精選9篇)10-10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簡單實際問題》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11-17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簡單實際問題教案08-2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第一页 | 中文字幕一级特大黄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欧美日韩国产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