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母親的恩情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3個字只識不寫。
重點:識字、寫字。
用具:字卡、教學圖片。
一、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1、同學們,自古以來,人們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就是歌頌母愛的。說的就是唐代詩人孟郊感受母愛而作詩的故事。
2、板書課題,讀題。解題:“恩情”,深厚的情意,恩惠。從題目我們可以看出寫誰的恩情?
3、簡介作者。
二、范讀課文。
三、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圈生字,讀準音,標出小節數。
2、小組討論記憶生字的辦法。
3、指名讀字卡,齊讀。
4、全班交流記憶生字的辦法。
5、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小節,齊讀。
6、齊讀全文。
四、寫字指導
1、學生書空筆順。
2、觀察生字的字形和在格中的位置。
3、指導描紅。
4、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內容:學習課文。
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重點: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用具:字卡、教學圖片。
一、復習
1、認讀字卡。
2、讀詞卡。
過渡:母親的恩情表現在什么地方呢?
二、精讀指導
1、指名讀第一到二小節。
2、讀后你想說什么?
1) 親的`恩情表現在她的行動中,出示有關句子(夜深了......縫著)。
(1) 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母親的恩情?
(2)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
(3) 從“一針針一線線”一詞你體會到什么?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2)母親的恩情還表現在語言上,出示句子:她望......
(1)小朋友們請看圖,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后,母親每天都在掛念兒子,盼望兒子回來。母親的恩情多么感人啊!
(2)誰能說說為什么孟郊看到母親頭上多了幾根白發,眼睛就濕潤了,他會想些什么呢?
1)出示圖三,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讀課文。
(1)他看到了什么?
(2)他想到了什么?讀有關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出示句子:沐浴著陽光的小草......恩情啊!
這一句話說的是什么意思?
3是啊,母親的恩情孟郊永遠銘記在心。
1) 指名讀四、五小節。
2) 這首詩是什么時候寫的?從“50歲”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這首詩寫出了詩人對母親的敬愛和懷念,作者用吟誦詩歌的方
去贊美母親,就叫《游子吟》。
4)誰想吟誦這首詩?指名讀。
5)指導理解詩意。
6)齊讀全詩。
7) 這首詩中的母愛是那么平常,又那么偉大。千百年來感染了
無數游子之心。這首詩也成了千古傳唱的佳句,讓我們記住它。背誦全詩。
三、指導朗讀全文。
【母親的恩情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04-18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11-09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模板02-02
人教版《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02-02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與反思12-27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范文09-28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14篇04-18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3篇01-19
《母親的恩情》教學設計4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