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史記》教學設計

時間:2021-02-02 14:14: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第二課時《史記》教學設計

  目標預設:

第二課時《史記》教學設計

  1、緊扣課題,立足文本,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真正走進司馬遷的內心世界,對人物形象進行漸進、深刻地解讀。

  2、感情朗讀,情感共鳴,進行文化浸潤。

  3、對學生進行扎實、有效的閱讀訓練,不斷提升語文素養與技能。

  重點難點:

  重點:在理解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感受司馬遷牢記父親囑托,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精神。

  難點:理解司馬遷受酷刑后悲憤交加的心情及為什么能忍辱負重、發憤著書。

  設計理念:

  1、堅持以讀為本,把“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首先通過默讀,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接著通過研讀,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世界,使學生更多、更直接地與文本對話;最后在一遍又一遍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人物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由模糊逐漸變得清晰、高大,使課堂教學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

  2、《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本設計力圖創設良好的對話氛圍,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在品讀中,珍視學生獨特體驗,讓課堂充盈著人性的光輝,流溢著生命的色彩。

  設計思路:

  課題的題眼為“發憤”,因此,我緊緊抓住“發憤”一詞進行教學。首先引導學生理解“發憤”,其次尋求“發憤”的原因,然后感受“發憤”的過程,最后感知“發憤”的結果。整堂課讓學生從“發憤”一詞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司馬遷。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質疑導入,理解“發憤”

  1、同學們,今天老師繼續和大家一起學習(齊讀)-——司馬遷發奮寫《史記》(老師故意把“憤”寫成“奮”)

  2、(學生質疑后提問)這兩個詞讀音完全相同,你覺得可以換一換嗎?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3、由“奮”和“憤”你分別想到了哪些詞?(勤奮、奮力、努力……;憤慨、憤怒、氣憤……)

  4、那你們覺得這兩個詞可以互換嗎?對!這個“發憤”不僅可以理解為努力寫《史記》、勤奮寫《史記》、堅持寫《史記》,還可以理解為滿懷義憤地寫《史記》,所以決不可以換,我們再一次讀一讀課題,讀出“發憤”的味道。

  二、緊扣“發憤”,研讀課文

  (一)感受“憤怒”的心情

  1、文中有一句話表明了司馬遷異常憤怒,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這句話。

  出示: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

  2、司馬遷“悲”的是什么?“憤”的又是什么?聯系司馬遷受處罰的起因、結果以及上一課老師給大家提供的資料小組內討論討論。

  3、交流

  4、同學們,這種慘不忍睹、慘無人道的刑罰,既殘酷地摧殘了司馬遷的身體,又極大地侮辱了他的人格,使一個原本頂天立地的血性男兒在人前再也抬不起頭來。何況這種屈辱本不應該降臨到他的頭上,他僅僅是說了一句公道話,誰知卻得罪了漢武帝,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可悲可憤啊!難怪他幾次想血濺墻頭,一死了之。

  5、指導有感情地讀: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比一比,誰能讀出悲痛、憤慨之情。指名讀,齊讀。)(一讀)

  6、老師這里有一份材料,描述了司馬遷當時悲憤交加、生不如死的感受,誰來讀讀這段話?

  出示:《報任安書》中這樣描述:我遭受了這場災禍,為人恥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臉再去謁拜父母的墳墓呢!每天愁腸反復回轉,在家中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兒去,每當想到這種恥辱,就汗流浹背,沾濕衣裳,自己簡直就是個宦官,連深山巖穴之中都沒有自己的藏身之處。

  7、同學們這種恥辱何等殘酷,何等悲憤,就是要把人往絕路上逼啊!再去讀一讀這句話,讀出司馬遷那遍及身心的傷痛吧!(二讀)

  出示:司馬遷悲憤交加,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

  8、你從這里的“幾次”、“殘”讀懂了什么?

  9、把你的感受再加進去讀一讀。(三讀)

  (二)感悟“發憤”原因

  1、過渡:但后來司馬遷的想法卻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司馬遷的內心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讓他忍辱負重地活下去,并堅持寫完這部52萬字的輝煌巨著《史記》的呢?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有關內容畫下來,并把每一個原因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出來,寫在課文的旁邊。

  3、交流。

  (1)出示:司馬遷出生在黃河岸邊的龍門,他從小看著波濤滾滾的黃河從龍門下呼嘯而去, 聽著父老鄉親們講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動。

  a、從這句話中你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讓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板書:英雄的影響)

  b、他從小可能聽過哪些英雄的故事呢?這些英雄的故事又給了他哪些影響呢?

  (他要把英雄故事記載下來傳給后人;他也想當英雄,成就一番事業;英雄能從逆境中站起來,遭遇坎坷能堅持住,我也能挺住,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c、是啊,黃河文化熏陶了他,英雄故事激勵著他,所以他想——齊讀——“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一讀)

  (2)出示:父親司馬談是漢朝掌管修史的官員……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

  a、你從這一段話中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讓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板書:受父親的影響)

  b、受父親的影響,他從小就酷愛歷史,積累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如果不堅持寫下去,就會前功盡棄,滿腹才華就會付之東流,所以他想——齊讀——“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二讀)

  (3)出示:司馬談臨終之時,淚流滿面地拉著兒子的……

  a、你從這句話中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讓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

  (板書:父親的囑托)

  b、父親是什么時候又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司馬遷聽了父親的話會怎么安慰父親呢?

  c、是啊!這是父親一生的愿望,臨終之前他最牽掛的就是這本史書,所以他對兒子千叮萬囑,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牢記這份臨終的囑托吧!(指導讀)

  d、父親臨終時的囑托時刻提醒著司馬遷,所以他想——齊讀——“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寫完這部史書!”(三讀)

  (4)出示:他想:“人總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

  a、“泰山”、“鴻毛”分別指什么?

  b、從他的想法中,你感受到他要怎么樣?他要做什么?

  (他要死得比泰山還重,還要有價值;他要成就一番事業,他要寫完《史記》,他要活出生命的價值。)

  板書:人生價值觀

  c、司馬遷,黃河之水養育了他,英雄故事鞭策著他,父親臨終的囑托時時提醒著他,活出生命的價值信念支撐著他,所以他打消了輕生的念頭,下定決心忍辱負重寫完《史記》。(板書:忍辱負重)

  (三)想象“發憤”過程

  1、引讀:所以——(出示):想到這里,他盡力克制自己……在上面寫下一行行工整的隸字。

  2、練筆。

  同學們,讓我們看一看書上的插圖,展開豐富的想象,任選一幅畫面,描述一下司馬遷是怎樣發憤寫《史記》的。

  出示:(1)冬天,司馬遷……夏天,司馬遷……

  (2)白天,司馬遷…… 晚上,司馬遷……

  (3)在編寫《史記》的過程中,遇到某一個年代的人、事不太清楚時,司馬遷……當他的所作所為得不到別人的理解,遇到他人諷刺挖苦時,他……

  3、交流、點評。

  (四)感受“發憤”結果

  1、不斷地研讀、整理、走訪、查對、書寫,就這樣——(引讀最后一小節)(板書:完成《史記》)

  2、這里有很多數字,你從這些數字讀懂了什么?

  3、僅僅13年嗎?《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寫成的,讓我們捧起書,帶著感動讀讀最后一段。

  三、暢所欲言,提高認識

  1、司馬遷卑微而又高貴的生命在血淚中得到升華,最終凝結成千古絕唱《史記》,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曾經這樣評價《史記》——出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司馬遷呢?你想對司馬遷說些什么呢?

  四、課外閱讀,拓展延伸

  課后請同學們閱讀《史記》里的故事,以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人生。

【第二課時《史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第二課時《史記》教學設計04-11

《史記》教學設計05-05

《史記》教學設計精選11-25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11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范文12-17

最新《史記》教學設計10-30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9-01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6-27

《鸕鶿》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偷拍日韩一区中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