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1
一、教學內容和目標
1、 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2、 能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 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的負面影響,以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4、 養成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習慣,并根據天氣預報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 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2、 能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三、教法和學法
教師采用演示圖片、談話、實踐、強化和發現等方法
學生采取視聽、討論發言、小組合作交流、比賽、角色扮演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讓學生通過網絡直接收看全國未來48小時內的天氣預報節目(問天網),并做記錄,討論我們秦皇島的天氣情況”這一情境。
2)提問:“那么誰能來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氣情況呢?(注意描述過程中都用到哪些關鍵詞!)
3)讓學生繼續描述給出的三張表示不同天氣的圖片所反映出來的天氣情況,并提出問題:“那么描述天氣要從哪些方面來講呢?天氣又有什么特點呢?”
4)、出示一些民間諺語:“青蛙叫,雨水到。蜻蜓一起飛,表示有暴雨。朝霞暗紅雨凄凄,晚霞青白行千里。人黃有病,天黃有雨”。讓學生日常生活中能具備看云識天天氣的能力,由此提出問題:那么我們怎么來看懂衛星云圖和在城市天氣預報圖上辨別各城市的天氣情況呢?
5)師生共同完成后,讓學生先仔細閱讀辨別書本和地圖冊上的天氣符號,并組織開展小組天氣播報游戲。讓學生進行視聽、實踐、比賽、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地理學習的`主人。
6)小結:由剛才同學們的發言可見,天氣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那么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到哪些方面呢?(出示相關資料)由此讓學生議一議天氣對人類活動還有哪些影響? 7)接著再根據學生的生活提問:“在你的生活中都經歷過哪些不同的天氣類型呢?對你產生了哪些影響?
8)。同時設計角色扮演活動:明后天學校將舉行秋季運動會,如果你是運動員,班主任、體育教師、校長都有應該充分考慮天氣情況,那么你會從哪些方面來作準備呢?
9)布置作業: 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影響,那么,我們的活動是否對天氣有影響呢?請調查天氣對我們農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我們的農業活動對天氣又有什么影響?作為未來世界的主人你怎樣減小農業活動對天氣的影響?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重點:
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難點:
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活動過程
1、欣賞課件,激發興趣。
欣賞"草船借箭"的FLASH,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師:今天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叫"草船借箭",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2、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播放課件,根據幼兒回答整理。
3)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4)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自身感覺、媒體包括:電話、短信、電視、報紙等、動物)
5)播放課件,根據幼兒回答整理。
6)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天氣、溫度、穿衣指數等)
3、趣味問答,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4、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現在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今天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講述了多變的天氣,教材緊貼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天氣及其影響,在師生的共同交流、學習中,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基本完成,有成功之處,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3
知識目標
1、在生活中能正確使用天氣與氣候術語。
2、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
3、學會識別衛星云圖、常用天氣符號,能夠收看電視天氣預報。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聯系實際區別天氣和氣候。
2、初步學會閱讀天氣預報中的衛星云圖和簡易天氣預報的技能。
德育目標
1、通過聯系本地的天氣變化、氣候特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開展氣象觀測、預報的課外活動興趣,增強科教興國的意識。
2、通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使學生認識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1、天氣和氣候術語的正確使用。
2、收看電視天氣預報。
教學難點
風向標——風桿、風尾、風旗及風向。
教學方法
聯系生活體驗、比較、識圖、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具準備
1、投影儀、錄像機、錄像帶等。
2、自制有關投影片及卡片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三國時期諸葛亮“趁濃霧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曹營”的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法西斯突然向當時的蘇聯發動閃電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凍傷,連汽油也凍了,使坦克裝甲部隊失去了威力。而蘇聯紅軍利用冬季的有利條件,發動全線反擊,使德軍損失百萬兵力。這說明了在戰爭中了解天氣的變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現實社會中,無論是人類的生產活動,還是生活活動無一不與天氣和氣候有著密切的聯系。
板書: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講授新課]
板書:一、天氣及其影響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本P46圖3.1三幅景觀圖片,看看幾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狀況的天氣,然后讓學生把視野放開。結合生活體驗,想想除了這三種狀況的天氣外,還有什么狀況的天氣?試著把它描述出來。
學生:略
教師:欣賞配樂散文節選:“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陽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氣驟然變冷,空中布滿了鉛色的陰云;中午,凜冽的寒風刮起來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個下午;黃昏時分,風停了,就下起鵝毛般的大雪來。”讓學生根據散文節選中對天氣的描述,結合生活體驗實例,分成學習小組從時間上、變化上討論歸納天氣的特點及其概念。
學生:略
板書:1、天氣的概念;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他是時刻在變的。
特點:(1)時間短
(2)時刻變化
現在同學們根據天氣的特點說出幾個表示天氣的詞語(電閃雷鳴和風細雨暴風驟雨風和日麗雨過天晴)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春暖花開這個成語是表示天氣嘛?
學生:不是,是表示氣候
教師:那么氣候與天氣有什么差別呢?氣候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學生:略
板書:2、氣候的概念;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個地區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半變化不大。
特點:(1)長期
(2)變化不大
教師:我們現在了解了天氣與氣候的兩個概念及其各自的特點,那么現在同學們說說下面的一些語句哪些是表示天氣哪些是表示氣候。(分組搶答)
(1)狂風暴雨(天氣)
(2)多云轉晴(天氣)
(3)四季如春(氣候)
(4)冬冷夏熱(氣候)
(5)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天氣)
(6)一場秋雨,一場寒(氣候)
(7)春風又綠江南岸(氣候)
(8)烏云密布(天氣)
(9)彩霞滿天(天氣)
(10)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
7、教師對學生的比賽點撥評價后,設問過渡:天氣是人們經常談論和關注的話題,那么,天氣對人類有什么影響呢?
板書:3、天氣的影響
教師:現在同學們談談天氣對自己的上學、參加各種活動、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影響。
學生:略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47圖3。2中的資料,看看這些信息,說的是人類哪方面的活動與天氣的關系呢?(A說明了天氣與交通的關系,B說明了天氣與日常生活的關系;C說明了天氣與農業生產的關系;D說明了天氣與軍事活動的關系)再啟發學生從天氣與工業生產、工程建設、商業活動、旅游活動、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關系,參照已有資料至少再補充一個資料。
過渡:既然天氣對我們的生活及生產這么重要,那我們有沒有什么方法來預知未來的天氣狀況呢?
板書:二、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教師:通常,天氣預報要說明一日或幾日內陰晴、風、氣溫、降水等情況。在電視預報節目中,常常可以看到想圖3、4這樣的衛星云圖。衛星云圖是天氣分析和天氣預報的重要依據。現在我們就來根據圖3、4來一起解讀下衛星與圖。
板書:綠色表示陸地
藍色表示海洋
白色表示云區,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云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為了便于讀懂天氣預報,通常用專用的符號表示天氣狀況。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圖3.5常用的天氣符號。來了解并記憶一些常用的天氣符號。
同學們想想,生活中除了收看天氣預報,我們還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了解未來的天氣呢?
學生:看云識天氣……
教師:對,我們還可以根據云和動物的變化來了解未來的天氣,同樣也有很多與天氣相關的諺語。哪個同學來說說。
學生:略
過渡:現在我們的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經濟也越來越發達,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是伴隨著環境的污染也越來越多。如今在很多地方人們發出呼吁: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板書:三、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僅注意每日天氣的'變化,而且越來越關注每日的空氣質量。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污染指數來表示。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那么我們現在一起來看看全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同學們想想影響空氣質量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學生: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
板書: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人類活動
教師:如課本52頁就有兩幅圖,講的就是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同學們可以選擇一個你比較感興趣的問題,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學生討論回答)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部分內容,一是天氣和氣候,天氣是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因而具有短期、多變的特點;氣候是多年大氣的平均狀況,因而具有長期、少變的特點;天氣是氣候的基礎,氣候是天氣的綜合。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正確地使用天氣和氣候術語。二是了解了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天氣預報的內容以及我們怎樣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三是了解了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4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二、重點:
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三、難點:
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四、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PPT、已做好的氣象記錄表格。
2、課前準備讓家長帶幼兒看幾期天氣預報。
3、天氣預報視屏及多媒體教室準備。
五、活動過程。
(一)討論氣溫的變化。
1、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幾天的氣溫有什么變化?(幼兒發言談及每天氣溫是不同的。)
2、溫度變化說明什么道理?(天氣是多變的,有時氣溫很高,有時氣溫很低。)
3、溫度高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溫度低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
4、溫度高的時候你穿的衣服怎樣?溫度低的時候你穿的衣服又怎樣?溫度高的時候草、樹木長得怎樣?溫度低的時候又怎么樣?
5、小結:氣溫是不斷變化的,氣溫的高低與我們的穿著、生活有關系,與植物的生長也有關系,溫度很低時農民就要注意防凍。
(二)討論近期天氣的`變化。
1、今天是什么天氣?大家回想一下,上個星期的天氣有什么變化?哪幾天是晴天?哪幾天是陰天?哪幾天是雨天?
2、晴天是什么樣的?在晴天你感覺怎么樣?陰天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有陰天?陰天會變化成什么天氣?(因為天空中積多了云,遮住了陽光,就變成陰天,陰天可能變成雨天,也可能變成晴天。)
3、你喜歡什么天氣?為什么?引導幼兒討論天氣與人生活的關系,晴天光線好,教室里亮堂堂舒服,大家在太陽底下曬曬太陽暖和,洗的衣服容易曬干……陰天使教室里黑乎乎的,不舒服,雨天出門不方便,要帶雨具。
4、小結:天氣是不斷變化的,有時晴天,有時雨天,有時陰天,有時還會下雪。
(三)討論近期風力的變化。
1、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幾天風也是不一樣的?幼兒充分討論。
2、你怎么發現風力不一樣的?風力大小與我們生活有沒有關系?你知道風力大小與什么人關系最大嗎?為什么和漁民的關系最大?(風大浪就大,船出海就有危險,漁民最關心天氣預報中的風力大小。)你們有沒有注意過風吹過來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以后你們多注意幼兒園里的國旗,看看國旗往哪個方向飄。
3、總結:天氣是不斷變化的,今天和明天就可能不一樣,上午和下午也可能不一樣。天氣變化與我們大家的生活有關系。我們每天應聽聽廣播電臺、電視臺的天氣預報。
(四)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氣象,聽天氣預報。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及區別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學會識別衛星云圖,常用天氣符號,會在天氣預報圖上判讀天氣現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學習天氣和氣候,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初步學會識別天氣預報中的衛星云圖和了解常用的天氣預報。通過活動使學生體會天氣的`變化與生產生活的關系,增加生活常識的技能,學會將所學的只是運用于實際,初步培養學生的時間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認識人類生產生活與天氣的關系,提高學生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2、能判讀天氣預報圖包含的天氣信息
3、天氣對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難點:
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培養學生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教學內容:
多變的天氣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地圖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什么是天氣?
2、什么是氣候?
3、如何區分天氣和氣候。
活動一:怎樣看懂天氣預報
1、識別天氣符號
2、解釋風向并理解風力及風向標。
讓學生嘗試模擬電視天氣預報的主持人,播報各大城市的天氣情況。
活動二:
空氣質量與什么有關系?
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是什么?
如何才能減輕污染保護大氣環境?
課堂小結:
本節課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并通過教師的點撥把握重難點內容。
作業:
老師指導,分小組完成填充圖冊
板書
教學反思: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6
[教材簡解]
天氣,與每個人的生活休戚相關,也越來越多地影響著幼兒的生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提出了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的目標,而了解天氣的變化,正是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認識的重要內容之一。
陰晴雨雪、沙塵、霧霾……,幼兒每天都能體驗到天氣的變化,對天氣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卻缺少進一步的經驗提升,如何引導他們對熟悉的自然現象產生關注,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獲得經驗的提升、總結和初步的系統化,是設計這一活動的出發點。
進入中班下學期,幼兒的觀察、探究等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并嘗試用語言、圖畫等表現事物的特征,積累了簡單的記錄經驗。結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活動從認識形象的天氣符號入手,引導幼兒發現天氣的多變,從而引發關注,并通過合作配圖、交流討論,真切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并引發后續的關注。
[設計理念]
充分體現《綱要》和《指南》精神的科學教學活動是以幼兒為主體的,它不僅僅關注科學知識的獲得,還更重視科學素養的養成、科學興趣的培養。“多變的天氣”這一教學活動,以“多變”為主題,通過三個環節的不同設計,使幼兒主動發現天氣的多變,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引發對天氣的關注。環節一,利用天氣與符號間的多次轉換,形象地了解天氣的變化,并與環節三鏈接,體現“多變”的主題;環節二設置了有意義的情境,以配圖形式,將天氣與幼兒生活相聯系,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現,知道在不同的天氣下需要做合適的事情。同時通過交流討論,分享同伴間不同的思考;環節三既是對前面經驗的鏈接,又為后續關注提供鋪墊。
[目標預設]
1.認識晴、雨、雪、霧等天氣符號,發現天氣是多變的,引發對天氣的關注。
2.知道在不同天氣需要做合適的事情,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小組操作板(含晴雨雪霧符號、√ × ?符號、圖片插槽設置等)每組8幅生活圖片(曬被子、放風箏、輪船、飛機、傘、墨鏡、帽子、口罩)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引出天氣符號今天的天氣怎么樣?(以晴天為例,結合幼兒回答,ppt出示晴天圖片假如請你用一個符號來記錄晴天的話,你會怎么記錄?
我們看看生活中是怎么記錄的——出示晴天天氣符號(評析:從今天的天氣導入,自然引發幼兒的興趣,并且利用幼兒已有的記錄經驗,建立起天氣與天氣符號之間的聯系,了解生活中可以用天氣符號來記錄天氣,從天氣轉換到符號)
二、認識各種天氣符號,發現天氣是多變的1.認識各種天氣符號(1)認識雨天符號(如當天為雨天,與步驟一中內容互換)出示雨天符號 ——看到這個符號,你知道表示什么天氣嗎?
(評析:利用ppt鏈接,設計可隨機調換的符號,可結合當天的天氣與步驟一中的圖片內容靈活調換)
(2)認識多種天氣符號出示多種天氣符號(晴、多云、陰、雨、霧、雪、沙塵)除了晴天、雨天,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氣?從符號中你也能找到嗎?有沒有你看不懂的?(結合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天氣圖片)(評析:當幼兒對符號有了概念之后,又從符號轉換到天氣,從眾多的符號中找出相應的天氣,初步感受天氣的多樣)2.了解同種天氣不同程度的符號(1)出示三種雨天符號為什么同樣是雨天,要出現三種不同的符號?
(2)除了雨天,有沒有其它天氣也會用不同程度的符號表示?(結合幼兒回答,ppt展示雪、風等天氣不同程度符號,拓展經驗)例: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例:不同等級的風(評析:從單一的符號到三種不同程度的符號,是在上一環節基礎上的遞進,上一環節是不同天氣的變化,這一環節是相同天氣不同程度的變化,通過符號→天氣的轉換,再次感受天氣的多變。)
3.小結原來,天氣的變化有這么多,有晴天、陰天、雨天,還會刮風、下雨、下雪起沙塵,同一種天氣還會有很多不同的變化。
(評析:小結,將經驗進行適時的提升與總結)
三、合作配對圖片,感受天氣與生活的關系1.為四種典型的天氣進行生活圖片配對,知道不同天氣下做哪些合適的事情
(1)討論配對方法,了解合作要求
①Ppt展示8幅生活圖片:曬被子、放風箏、輪船、飛機、傘、墨鏡、帽子、口罩這些圖片表示生活中我們會做的事情,你看懂了嗎?
②出示操作板(以晴天為例)怎樣才能從8幅圖中選出所有適合晴天的圖片?三個人一組,該如何合作?遇到有不同意見怎么辦?
(師結合幼兒回答,梳理配對方法與合作要求,如:可以一張張圖一起看,也可以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起討論,一起看;合作時可以一起先看,再配對,再檢查,也可以有人負責配對,有人負責介紹;遇到有疑議的,可以討論或者放在操作板?區)(2)幼兒三人一組,合作配對圖片(評析:圖片配對,截取了幼兒生活中典型的情境,將天氣與生活的關系,巧妙的用游戲配對的形式呈現,使幼兒在自我分析、配對的過程中獲得發現,而不是機械的學習。
)2.交流討論,感受天氣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1)分享合作經驗哪一組完成最快,你們是怎么合作的?
活動反思:
春夏時天氣變化反復,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對天氣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這次活動中,我結合圖片的形式來讓孩子們了解天氣,大部分的孩子們都能很快地說出來,而且能夠說出各種氣候的明顯的特征,活動的效果比較好。值得提到的是,我應該利用孩子們指認圖片的歡快氣氛再引導孩子們討論一下各種天氣下人的活動,尤其是雨天要注意哪些安全?這是整個活動中的一個不足吧。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觀察天氣變化,知道不同天氣現象的名稱,并用語言正確表達。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晴天、雨天、多云的`氣象圖片,晴天、雨天、多云的標志圖片,小兔圖片
活動過程:
1、情景角色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扮演小兔:聽說奶奶生病了,我得去看看她。然后教師演的小兔起了床,拉開窗簾,強烈的陽光射進來。
2、觀看圖片了解不同的天氣變化。
(1)觀察晴天的天氣特征。
小兔: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啊?
教師出示晴天的氣象標志:一個紅太陽。
小兔:今天是個大晴天,紅紅的太陽高高掛,我要去看奶奶去了!
(2)觀察陰天的天氣特征。
小兔提著籃子走在樹林里,忽然一片烏云遮住了,遮住了太陽。
教師播放陰天的氣象,問:現在天氣怎么樣啊?發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出示陰天的天氣標志:烏云。
(3)觀察雨天的天氣特征。
教師播放雷雨氣象,討論:這時候,天氣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小朋友聽到了什么聲音?看到了什么現象呢?教師出示雨天標志:雨滴。
3、幼兒從圖片中找出晴天、陰天、雨天的標志并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PPT課件、表格
配套課件:
大班科學課件《多變的天氣》PPT課件
下載地址: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播放PPT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短信、電視、報紙等)
4、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天氣、溫度等)
三、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趣味問答: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老師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四、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9
教材分析
“多變的天氣”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天氣與氣候》的開篇。之所以將其放在《天氣與氣候》的第一節學習,是因為天氣與生產建設和日常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從教材結構看,它是繼續學習氣溫、降水和氣候知識的基礎。從教材內容看,其實踐性很強,安排了很多有關天氣的常識,進一步強調了天氣是人們生活、生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通過大量與天氣有關的讀圖、課堂活動讓學生學習對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體現了新課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學一開始即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學情分析
1、學生的學習基礎分析
初一學生在小學學習了一些地理知識,再加上對生活的體驗,對天氣知識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認識。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難。
2、學生學習能力分析
①初一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漸發展。
②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水平方面經過前段的學習,有一定基礎。
3、學生學習動力分析
初一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本節內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處的知識,使教學一開始即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閱讀天氣預報中的衛星云圖和城市天氣預報圖。
(2)識別天氣預報中常見的.天氣符號所表示的天氣現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初步學會閱讀天氣預報中的衛星云圖和簡易的天氣預報圖的技能。
(2)養成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的良好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認識人類生產、生活與天氣的關系,提高學生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天氣的特點,用天氣預報圖預報天氣。
(2)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
識別各種天氣符號,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 10
活動目標:
1、感知天氣的多變性,了解一些簡單的氣象標志和常識。
2、能用自己的方式學習觀察、記錄、統計天氣。
3、對天氣變化感興趣,樂于觀察、探索。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氣象的圖片和光碟。
2、課件、視頻、氣象標識卡、天氣統計表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記錄請幼兒記錄幾天的天氣。然后一起回顧前幾天的天氣記錄情況,做個比較,了解天氣的.變化。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天氣呢?我們怎么樣才能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氣?(天氣預報)
二、觀看視頻請幼兒仔細觀看天氣預報,認識其中一些簡單的天氣符號。提問幼兒:你最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除了天氣預報,我們還可以怎么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氣呢?
三、欣賞故事請幼兒欣賞故事《倒霉的小馬》,結合故事提問:晚上,小白馬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第二天是一個大熱天呢?天空周圍很紅很紅會怎么樣?太陽四周圍了一個圓圈,天氣會發生什么變化?同時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其中所描述的天氣變化現象及征兆。
四、交流、討論引導幼兒討論:小動物會怎樣預測天氣呢?(螞蟻搬家、燕子低飛、魚兒浮出水面吸氣)。在天氣變化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玩游戲,聽聲音出示氣象標志,鞏固認識氣象標志。
五、分組操作幼兒分成三組,(三位老師每人負責一組)統計不同地區二月份的天氣情況,幼兒間互相合作統計出晴天、陰天、雨天各多少?做一個比較,進一步感知天氣的多變性。
六、分享、交流檢查每組幼兒的統計情況,總結出本月以什么天氣為主。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講述了多變的天氣,教材緊貼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天氣及其影響 ,在師生的共同交流、學習中,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基本完成,有成功之處,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多變的天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多變天氣教學設計05-10
多變天氣教學設計4篇05-10
多變的天氣教案設計05-18
多變的天氣教學反思03-05
多變的天氣教學反思04-22
多變的天氣教學反思的內容06-25
《多變的天氣》教案10-11
《多變的價格》教學設計08-22
小學《多變的天氣》教案06-22
形容天氣多變的句子08-27